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从正阳门下开始 职场从创业时代开始九歌

创业剧扎堆儿,出精品不易

《创业时代》,黄轩主演,专注于手机软件开发。

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近日电视屏幕上掀起了一股创业浪潮,主角们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投身于时代洪流。光是10月份就有一部黄晓明、尹涛、阿曼达主演的情感剧《你迟到的许多年》,带你走进改革开放浪潮下的风风雨雨;黄轩、杨颖主演创业剧《创业时代》,共同揭秘互联网商战内幕;本周在北京卫视播出的女性励志剧《正阳门下小女人》,展现了自主创业的艰辛。

无论是个人奋斗故事中的下海,还是手机软件的研发,抑或是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而发生了几次变化的城门楼下的小酒馆,这些剧的出发点几乎都是将个人放在时代的浪潮中,聚焦于历史的变迁。每部剧涉及的年龄背景和专业领域都不一样,比如1985年来自铁路部队的《你迟到的许多年》;即使《创业时代》混淆了具体的年龄,也是关于过去十年的互联网业务江湖;《正阳门下小女人》的年龄感更强。从1955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该剧的第一个重大历史节点就是公私合营。

长时间跨度,注重展示历史节点,是这些创业剧创作中常见的策略。为了紧扣“改革开放四十年”这个主题,这种手法确实更有针对性。除了目前正在播出的几部上星剧,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荐的首批“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电视剧推荐参考剧”中,这样的创业题材也占据了大部分,比如侯鸿亮团队制作的《大江大河》、延续温州商业传奇的《温州三家人》、反映本土创业发展史的《面朝大海》。

“通过分析剧集的类型,可以发现‘创业剧’本身对创业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据影视剧评论家纳兰孟静介绍,去年的《大浦东》 《西京故事》等剧陆续播出,逐渐形成了这种以创业经历反映时代变迁的“真实题材热”。然而,他认为目前市场上的创业剧很难作为一个严格的类型存在。比如黄晓明、尹涛主演的《外滩钟声》,虽然涉及到部队转业、下海经商,但从播出内容来看,创业部分只能算作故事的一部分,并不是节目的重点。《北部湾人家》和《鸡毛飞上天》虽然聚焦创业体验,但如果划分为大题材类型,则会被归为“现代都市题材”和“编年体情感剧”。

影视专业媒体《影视独舌》主编杨文山认为,创业剧本身也经历了迭代,年龄感更强的《合伙人》不同于城市感更强的《你迟到的许多年》。“从类型来看,创业剧比职场剧更高级。职场剧描述的是当下,创业题材跨越一定时期。大部分都可以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相提并论,所以也适合作为庆典。改革开放40年的献礼剧。”

《创业时代》的制作人郝金明表示,自从《正阳门下小女人》早期创作讲述了一个优秀的男性创业故事后,从创作计划来看,《鸡毛飞上天》已经拓展到女性个人创业。“我们希望根据社会上不同人群、不同状态、不同性别来展现,包括老年人。”由于主角设定的变化,剧中穿插了许多感情戏。郝金明认为,整部剧主要突出了一个柔软坚韧的女性角色,但角色的塑造也是在传达“不管生意有多大,只要家人坚持正确坚定的信念,就能把路带走。”企业家精神,“这种精神本身就适合改革开放,

放四十年的时代精神。”


“创业剧保留了职场剧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关系,市场化的接受度也相对较高。”杨文山认为,由于创业过程必然包含了改变现状、寻找机会、面对竞争、突破困境等阶段,这个题材其实也十分适合做影视创作,又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机遇,导致了市场上这一类型的项目扎堆上马。不过,创业这一题材同时要求对现实需要具备足够的了解,而且需要通过人物的经历去展现历史变化,对编剧和故事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纳兰惊梦”指出,国产剧此前涉及创业题材的并不算多,《鸡毛飞上天》这样的精品几乎是偶得,根本原因还在于能够操控这种题材的编剧其实十分匮乏。


“创业剧这种时间跨度动辄数十年、涉及行业领域又相对专业的类型,还是要仰仗有过一定生活经验的‘熟手’编剧。”“纳兰惊梦”说,电视剧制作领域总喜欢一窝蜂地追捧同类题材,但如何做出精品,需要创作者们三思而行。(记者 李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