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国家创业金发放骗局,政府创业无息贷款

作者法制日报记者丁国峰通讯员苏

我接到一个自称相关部门的电话,要求你接收“扶贫资金”和“创业资金”。我相信很少有人会上当这个老式的骗局。但近日,江苏省反通信网络诈骗中心(以下简称“省反诈骗中心”)发现,此骗局开始升级,“转向微信”,骗子以“微信附近的人”出现,不少市民被骗。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千万不要轻信自称给你钱的信息,如“扶贫基金”、“创业基金”等,以免上当受骗。

今年1月初,江苏宿迁市民杨先生突然遇到一个“微信附近的人”,自称是上海某公司员工赵。在微信上聊了很久,杨先生得知对方公司有投资项目和扶贫项目。

当赵得知杨先生经济条件不好,想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创业时,他说公司正好有一笔20万元的扶贫款,但需要杨先生走法律程序,并承诺生意成功后会把钱还回去。

杨先生得知自己有钱后非常高兴,立即询问如何操作。赵要求杨先生联系“王律师”。“王律师”告诉杨先生,要想收到这笔扶贫款,必须先交个税。之后,按照“王律师”的要求,杨先生将3.68万元汇入指定账户。当然,汇款后他并没有收到所谓的扶贫款,也无法与赵和“王律师”取得联系。

无独有偶,家住江苏泰兴的叶女士也通过“微信附近的人”认识了一个外号叫“新伟”的男子。对方自称是某集团投资人刘。和叶某谈了一会后,刘也发现叶某有创业意向,于是表示只要叶某提供身份信息,就帮他申请创业基金。

很快,对方表示已申请创业投资基金,金额30万元。之后,刘联系“王律师”领取了这笔资金。“王律师”告诉叶,如果要收钱,首先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为了尽快拿到资金,叶某按照对方要求将5000元汇至指定账户。结果和杨先生一样,联系不上对方。

“其实杨先生和叶女士遇到的骗局都不是新的,都是老骗局的变种。”省反诈骗中心负责人表示,以往此类收取“扶贫资金”“创业资金”的骗局往往是通过电话进行的。骗子会冒充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委托人,声称有相关款项要收取,利用委托人的心理引导其到ATM机操作,诱导委托人将银行卡内的存款转入骗子账户。

警方提醒:针对此类诈骗,省反诈骗中心提醒广大市民,无论是接到电话要收钱,还是有网友声称能提供钱款,千万不要轻信,先通过官方渠道查清楚。如果政府部门确实有相关款项,一般会向社会公布,可以通过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找到,媒体也有报道。对于一些需要先交钱再收钱的人来说,基本上可以判断为骗局。

同时,在发生此类事件时,如果对方要求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公民个人信息,也不要轻易透露,以免个人信息被窃取,为犯罪分子提供诈骗钱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