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进入了一个有希望的生产项目。但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工匠,产品质量一直没有提高,使得公司难以重振旗鼓,最终因亏损严重而停产。如果另一家企业去同一个生产项目,由于技术力量雄厚,劳动力整体素质乐观。这样一来,生产很快就会形成规模。短短几年,经济效益倍增,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一位企业家说,“当今世界,它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和科技的进步是不一样的。企业员工爱岗敬业已经不够了。他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具备专业技能,才能适应科技进步和职业发展的要求。”这很有见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敬业精神和专业技能是企业员工必须同时具备的素质,两者缺一不可。因为企业的员工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精通自己的专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一流的成绩。
敬业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但没有“精细工作”的能力只能是累。试想,如果从事安全工作的人不掌握安全生产的规律,如何保证安全;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不会懂业务,怎么给员工上课;搞金融的不懂得记账,不懂得计算员工收入;如果我们自身的政治素质不高,满口脏话和怪话,如何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搞技术的不懂技术,怎么保证产品质量.即使他们一整天都很忙,恐怕也没有太大的改善。如果只强调敬业,而不强调业务熟练,那么要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只能是一句空话。
正如古人所说,勤奋胜于勤奋。要精通业务,首先要消除认识上的误区,摒弃“无功劳不努力”“无辛苦不疲劳”的错误思想,牢固树立“平庸是错误的,没有应对是过分的”的观念,以是否精通自己的业务、取得了多少成就为衡量员工能力和工作质量的标准。其次,要好好学习,不懂就问,不要学。如果说勤奋学习是“精业”的必经之路,那么好的学习就是“精业”的最佳捷径。只有带着问题和疑问学习,我们才能学习和收获。再次,要充分发挥典型的引导作用,用典型的激励作用带动员工钻研业务、掌握本职工作,做到既敬业又“熟练”。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将敬业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卢永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