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21日电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前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稳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有序化解处置突出风险点,整顿规范金融秩序,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
网贷行业开始洗牌 利率下行渐成趋势
作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热点,点对点借贷平台的风险事件不断爆发,让很多投资者感到不安。监管部门没有停止。随着P2P专项整治初见成效,厦门、广东、上海等地相继出台了网上贷款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备受关注的网贷机构资金存管政策也“长靴”。
随着P2P网贷银行资金存管的开放,P2P“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结束,行业“洗牌”即将来临。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金融技术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坦言,今年8月24日过渡期结束后,P2P行业可能会经历一次大洗牌。
反映在数据上,网贷行业的回报率在下降。根据网贷之家和盈灿咨询发布的月度报告,今年2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9.51%,同比下降235个基点。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员马军表示,与往年两位数的收入相比,网贷行业的收益率下滑已经成为必然。
马军:“首先,平台之间的竞争会降低利率。同时还有一些监管政策,各方面合规的要求和成本都比以前高很多。综合利率可能包括部分平台的合规成本。”
风波不断 问题平台浮出水面
在监管压力下,问题平台逐渐浮出水面。零一财经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新增问题平台多达1106个。风险事件主要呈现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封闭平台占比仍较大,占35.7%;二是重大风险事件增多,如808信贷、E-Express贷款、思达投资、国成金融等。金融副总裁于坤认为,随着监管规则的逐步实施,“不合规等于退出”已成为业内共识。
于坤说:“存管后,自一般账户开立后,借款人和投资人双方都按照指令和合同开立个人账户并转移资金。如果一些平台此前发行了不合规产品或资金池产品,肯定会被存管标准卡住。”
有银行资金存管 投资并非进了“保险箱”
虽然回报率下降,风险依然存在,但与其他投资方式相比,目前P2P网贷平台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一年期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只有5%。虽然P2P平台的收益率不会高很多,但是期限比较短,一至三个月就可以赎回。选择短期产品也是很多投资者规避风险的一种方式,可以拿到利润就走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曾刚提醒,网贷存管政策出台后,从源头上消除了P2P的道德风险,但并不能解决网贷本身的操作风险。
曾刚说:“P2P本身肯定有信用风险,但还有另一个风险。把钱投入P2P平台,其实根本就没有实际使用,而是挪用了,这就增加了一层道德风险。我们引入了抑制道德风险的存管机制。平台可以看到钱,但不能挪用。但最终投资本身的信用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办法消除。”
那么,作为投资者,如何在不踩雷的情况下识别风险平台呢?马军表示,与高利率相比,未来网贷行业竞争的焦点将集中在安全性上。投资者在选择平台时,应注意平台的备案、银行资金存管等信息。
马军说:“看看有没有平台做过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