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
老城体育场仍对市民开放
7月24日,记者从市体育局获悉,老城区体育场新建室内游泳池已完工,将进行验收。此外,篮球场和田径场馆正常对公众开放。
记者在洛阳体育学校所在的老城区人民街10号找到了老城体育场。在老城区体育场入口处,张贴着《洛阳市体育运动学校体育场对外开放管理制度》: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训练的前提下,学校体育场向广大市民开放。
记者走进老城区体育场,看到这里入口南侧的篮球场上有几个人在高温打篮球。田径赛场北侧为洛阳体校,西侧为羽毛球馆、排球训练馆、摔跤训练馆。
《民国时期洛阳城关图》西北运动场东北运动场(记者从《洛阳市老城区志》翻拍)
溯源
修建于1937年7月 曾改名为洛阳市体育场
《洛阳市老城区志》记载,1937年7月,洛阳县运动场建成,又称东北运动场(今老城体育场)。
记者走访发现,西北运动场和东北运动场都是按地理位置命名的。西北运动场位于洛阳老城区西北角,东北运动场位于洛阳老城区东北角。
《洛阳市老城区志》显示,东北运动场、西北运动场设施较差,只有一大片平地,可用于田径、球类等比赛。洛阳解放后,西北运动场被废弃。1953年,政府在原有的基础上修建了东北运动场,按照现代体育场的要求,修建了一条400米的跑道,8条跑道,一个宽70米,长110米的足球场。更名为洛阳体育场,是当时全市最大的体育场。
1956年,洛阳第一个有灯光的篮球场建在旧城体育场东侧。1964年,在旧城体育场东北角,建成了一个占地3500平方米、可容纳4000名观众的阶梯式圆形看台照明篮球场。到1985年,市内老城区体育场的设施有一个田径场、一个足球场、一个灯光篮球场、一个乒乓球室、五个排球场、四个篮球场和一个旱冰场。
历史
市一届、二届运动会在此举行
1959年4月,洛阳市第一次运动会在老城体育场举行。运动会包括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体操、游泳、自行车、射击、摩托车、广播、飞机模型、举重、摔跤、手球、羽毛球和武术。本届运动会总成绩排名前三的组织机构是:081厂(中国易拓)、426厂(洛阳轴承厂)、洛阳矿山机械三厂。
1964年4月,洛阳第二届运动会在老城体育场举行。与第一届运动会相比,增加了象棋和围棋。
前老城体育场(记者翻拍)
荣誉
冠军,从这里走出
洛阳体校退休职工李新德回忆说,1993年夏天,学校从西工体育场搬迁到老城体育场,到今天。
学校简介显示,该校是我市历届河南省运动会夺金夺银的主力军。学校成立以来,为国家培养了近5000名合格的中等体育专业人才,为国家和省输送了500多名优秀运动员。训练出来的优秀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亚运会、全运会上多次获得冠军。学校培养的运动员已经四次打破世界纪录,两次追平世界纪录。其中,在2010年第一届世界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游泳运动员孙获得金牌;在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上,该校运输运动员马珊获得了场地自行车项目的金牌。
目前,与新区体育中心相比,老城体育场和西工体育场历经沧桑,过往历史鲜为人知。幸运的是,《洛阳体育志》对老城区体育场和西工体育场给予了高度评价:“上述体育设施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能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丰富了洛阳人民的文化生活。这些现代体育设施有
【购买信息轻松享受,快来关注Leju.com】
文章来源:洛阳网-洛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