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不理财,钱会不理你”。近年来,通过理财来保存和增加个人或家庭财富,防止资产缩水,已经成为许多投资者学习和探索的路径。
与此同时,大量名为“财务管理课程”和“金融商务课程”的在线教学课程广告充斥互联网。
财务管理类还是诈骗类?
《理财课程》的一则广告声称,从1元钱开始交钱,或者9.9元学习理财课程,就可以成为“理财大师”,而且“稳赚不亏”,利润超过20%。
你相信吗?
不靠谱的金融培训(央视财经)
据消费者李先生介绍,去年年底,他因为一则“1元钱12节理财体验课”的广告,加入了十倍学堂、伊班克尔学堂的理财培训微信群。体验课结束,所谓的“老师”开始劝说学生为高级课程支付高价,说交了费用就可以永久学习财务管理,偶尔还会发截图说有些学生是跟着老师的做法赚到了学费。
李先生回忆说,机构的老师有时会和他私下交谈,说“制造焦虑”、“增强兴趣”,还给他发了一些利润图。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他又花了7999元购买了一门高级理财课程。
李先生:体验班的内容还是很不错的,高级班的学费也挺高的。但是“老师”说有些人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赚回学费,还诱导我们没钱就报这个班,可以改变现状。
按照这些“老师”的说法,你可以通过高收费的高级课程来赚钱,年化回报率可以超过15%,甚至超过20%。带着这样的期待,很多同学花了近8000元成为金卡会员。然而,学生们很快发现,支付了几千美元学费的课程甚至不如以前的一美元课程。
出于失望,很多学生提出退款,但总是被各种理由拒绝,甚至被工作人员勒索。
据了解,只有少部分学生在交费后收到了发票和协议,但发票的类别是“咨询费”,所谓的协议实际上是一些交费说明,而不是协议。由于缺乏权利保护的证据,学生们正在努力捍卫自己的权利。
“十倍学堂”理财课截图
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些金融类课程中的很多所谓“老师”都没有相关资质或经验,大部分都是用同样的说辞来应对培训后的不同学员。
“十倍学校”的运营主体
是否具备相关教育培训资质?
为什么不提供合同和发票?
如何解决退款问题?
“十倍学堂”公司回应道
据天空调查,最近被很多消费者投诉,后来改名为“伊班克尔学校”和“蔡慧学校”的名为“十倍学校”的财务管理课程,由北京伟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经营范围包括企业管理咨询、经贸咨询、教育咨询等。不包括教育和培训。
对此,工作人员回应称,公司已成立专门团队解决相关问题。据了解,公司目前已经搬迁,工作人员不愿透露新办公室在哪里。此外,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公司不再接受任何课程报名。
“财务管理课程”需要监管
谨防漏洞百出的虚假宣传!
第一个《国民财商教育白皮书(2021年)》显示,仅2019年,我国新增与“金融教育”“金融培训”相关的企业近2000家,较10年前增长800%。因此,很多专家预测,财商教育将是一个数百亿规模的蓝海市场。
有业内人士和法律界人士认为,财商教育确实有必要,但行业不规范
现象亟待监管。北京中简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晓表示,赞同对财商教育进行持牌管理的,这个管理必须精细化。胡晓:
财商教育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因此对于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开展某类财商教育培训,应该建立起一个明确的标准。对于涉及高风险投资标的培训内容的,无论是对于机构本身,还是教师的资质都应该有明确的要求,这样才能够便于监管部门的管理,也便于消费者的选择和判断。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源表示,类似于“财富自由、穷人思维、学会钱生钱”的广告,大部分涉嫌虚假宣传。李源建议,消费者可以“抱团”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对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杰英认为,这些“小白”理财网课内容本身就漏洞百出。
高杰英:
投资理财是一门专业,基金经理都有排行榜,永立潮头非常困难,受过专业训练的精英人士都很难保持稳定长期的高收益,你怎么能相信几千元就能买到稳赚不亏的投资策略?
高杰英建议,很多想学习基础的投资理财知识的人可以选择去听一些公开的讲座,或者到相关的网站上,学习一些免费的大学课程。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没有稳赚不赔的投资
报名理财课还需擦亮眼
别想赚钱反被骗!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