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汽车有文化
微信号:Autocul
过去100年的美国汽车文化造就了一个世界闻名的汽车国家。对比今天的中美汽车文化,有助于我们少走弯路,尽快打造与中国地位相称的中国汽车产业。
一
20世纪初,美国汽车制造商风起云涌。当时,每个人都在设计城市汽车,但亨利福特在他的小型福特公司致力于开发适合美国农村使用的汽车。经过不断改进,直到第20款车型(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的T型)采用高强度合金钢和大尺寸车轮设计,证明适合农村道路和农民的需求和购买力,才最终定型为T型车,广告词为"美国1908年的大事是T型车进农家"。
“农家”,迄今仍是美国最大的汽车市场。
T型车一上市,就供不应求,迫使福特发明了流水线生产模式,1914年生产了14万辆T型车。这就是市场经济无处不在的自由竞争机制。如果你不做,别人也会做,即使你领先别人一段时间,他们也会追上来。
那么美国政府在做什么呢?政府的责任是鼓励竞争,反对垄断,使产品和企业在竞争中发展先进,消除落后,制定法律法规规范竞争,使产品符合社会要求,仅此而已。
72年后的1982年,中国宣城飞彩公司研制出中国第一辆三轮农用车,售价7000元。农民们连夜排队用硬币买车。中国的三轮农用车迅速遍地开花,因为它们采用了遍布农村的农业机械系统的生产力。到1996年,中国三轮农用车年产量达到200万辆,超过了当时中国汽车行业最大的车型T型车,集中度非常高。飞彩、金蛙、巨力、易初4的产量之和占200万辆的一半以上。中美两国的汽车工业都是从农村起步,在这点上,中美两国的汽车文化是相同的。
我国三轮农用车最早使用的柴油发动机生产于20世纪50年代,使得农用车仅处于50年代水平,安全性差,功率低。金蛙厂与刘基厂合作,在四轮农用车上安装了80年代的276发动机,价格上涨了3000元,但升级到了80年代的水平。安全性大大提高,在当地试销中大受欢迎。一个县可以卖一千辆车。中国有多少个县?这个市场会有多大?我去汽车局申请目录,却得到了答案:“上面规定:四轮农用车不批准目录,你不用再来了。”这样对待一款畅销车型,是中国汽车文化的特殊现象。
福特的T型车不断进步,车越来越好,公司越来越大。中国的三轮农用车不准改进,给金蛙厂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最后,工厂被卖给福特,在中国建厂生产福特汽车。两国汽车文化走不同的路,两国的公司也各有归宿。
二
1940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面积汽车尾气污染,400人死亡。因此,美国汽车工程学会的精英们立即组织起来,研究改善汽车尾气的方法。因为各方(车主、企业、社会)利益不同,用了十年,也找不到解决办法。这说明汽车涉及千家万户,只有国会才能协调各方利益。因此,国会决定由环境保护部提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提交国会审议通过。未来美国的汽车保修法、节油法、汽车服务法、汽车零配件供应法规等都是由国会指定的相关部门起草,最后由国会批准。
中国过去是汽车工业局管理汽车工业,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体制。汽车局撤销后,不知道哪个部门负责汽车。不知道是谁提出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想法。2004年“两会”期间,两会代表关心的是如何以市场换技术。《中国汽车报》发表了国家发改委一位博士的署名文章,他重播了“实现自主发展、自主品牌需要20年”的老调。才知道“市场换技术”来自发改委,汽车行业的领导机构大概就在发改委。至于谁负责汽车,我不知道,而美国没有汽车工业的领导机构。国会只制定管理条例,各部门负责汽车事务。这就是中美汽车文化的差异。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和日本都吃够了缺油的苦头,纷纷提高燃油税,鼓励生产节油车。而美国车商为了谋取高利润,反而宣传大就是美,鼓励车主购买大油耗的豪华轿车。
strong>20世纪70年代中东两次石油危机,由阿拉伯人来提高油价了,欧洲、日本节油车大量进入美国,逼得美国大油耗轿车工厂关厂停工,解雇工人。国会责成能源部提出汽车能源政策,能源部提出平均油耗法,不干涉汽车公司生产什么车,但必须使每家公司的平均油耗不大于8.5L/100km,于是三大公司重新设计车型、改装生产线。通用公司原来没有排量2L以下的车型,就新建两个汽车部,土星部设计热电厂量1.9L车,产品和生产线全新设计,竞争对手是日本的1.8L的花冠。另一个部叫GEO部,专门和日本公司合资建厂,既学习日本的管理技术,也将人选的日本几个1.0—1.6L排量的小型轿车美国市场化,使通用公司的平均油耗达到8.5L/100km的要求。通用第一个抓住日本铃木的微型车,起了个美国名字叫“地铁”,将它改装成单排座的敞篷车,在纽约汽车展上挂出长幅标语:“这是你能买到的世界上最便宜的敞篷车”。在大就是美的时代,敞篷车被大力宣传过,现在用它来宣传微型车了,这个由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来宣传世界最小的汽车,在市场引起哄动效应,接着日本大发将其夏利、富士重工将其公平牌微型汽车也送到美国市场来了。
可是回头看看,这些美国受到吹捧的微型汽车在中国的遭遇如何呢?
(1)在上海不能上高架。
(2)在武汉不能上长江大桥。
(3)在广州禁止进市区。
(4)在北京禁止上干线。
产生这些中美差别其原因是中国没有节油法规,西欧有高燃油税法,日本有轻四轮车法,美国有平均油耗法,京都议定书要限制CO2,为什么中国不制定节油法规?
四
1990年纽约一家报纸发表题为“不许有钱人污染我们城市空气”的读者来信。信中说大排量轿车在城市里用城市速度行驶时,发动机在高怠速下运转,废气污染特别严重,建议限制使用大排量轿车云云,报纸编辑欢迎读者参加讨论,报上讨论很热烈,持续了近半年,等到大多数人都知道了大排量轿车的问题后,议员向国会提出提案,很快就通过了油老虎车税法。规定34种排量大于3L的豪华轿车为油老虎车,要征收车价10%的油老虎车税。一个美国朋友说:“我们是交得起税的,但油老虎车就和公害车相去不远了,开油老虎车上路同随地吐痰一样,是不文明的,所以不用也罢。”
在34种油老虎车名单上,有两个特点:
(1)排量都在3L以上。
(2)除一款通用车外,其余全是外国著名品牌,通用的凯迪拉克是通用公司执行了美国能源部的平均油耗法的。有通用的小排量汽车保驾,不成问题,外国大排量汽车没有小排量汽车保驾,所以就被逮着了,所以油老虎车是专门对付进口豪华车的。
2004年12月23日《北京日报》报导了奔驰公司被批准在中国生产奔驰E级和C级轿车,我大吃一惊,排量3L的奔驰轿车已被美国油老虎车税法列为油老虎车,中国居然批准奔驰公司在中国生产油老虎车!这又是一个中美两国汽车文化的不同点。
五
自从1900年里曼谷有900名孕妇在汽车里分娩,说明城市里车多了就成了一个大停车场,于是城市要加大停车费限车的说法上报了。城市要限车,使轿车企业睡不着觉了,因为这样一来,发达国家的轿车市场由不断增长改为更新加快,这就要各公司更多更快地换型。而发展中国家都要求档次较低的车型,各公司还要留下开发力量进行氢动力汽车的竞争,技术开发力量都不够用了,只有走企业重组、平台共用的路子,于是制造高价车的奔驰要和以制造低价车闻名的克莱斯勒合并了,宝马公司购进英国陆虎公司就投资让它制造小型轿车,世界汽车工业市场的重点是走向中、小型轿车,中国汽车工业需要发展小康经济用的城乡小康车,而汽车领导机关却准备在中国生产油老虎车,中国汽车官员嫌贫爱富的毛病在当年“下东风,上红旗”的错误决策上就暴露无余,至今未改。
当年丰田将中级轿车皇冠、光冠出口美国失败,丰田认识错误,改而开发升排量花冠,结果一炮打响,成为全球畅销车型,现已落户美国,反销日本。
汽车是综合多方面现代科技成果的产品,汽车工业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但汽车工业的发展不只是单纯的科学技术问题,从上述对比看,文化观念对于汽车工业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需要从汽车文化上来总结反思。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试试回复这些关键词:
法拉利|丰田|别克|明锐|上汽| 沃尔沃|雷克萨斯|特斯拉|三菱|奇瑞|创酷| MG |雪铁龙|吉利|马自达|长安|撼路者|北汽|马丁|品牌|电影|斯柯达|英菲尼迪|奥迪|比亚迪|科鲁兹|骏派|现代|本田|昂科威|极光|锐腾|英朗|苹果|胡茂元|包晔|风云|翼虎|DS|蔡建军|福特|阿里|北京现代|东雪|希特勒|MINI|克莱斯勒|大众|兰博基尼|汽车穿越|甲壳虫|野马T70|汉兰达|奔驰|兰博基尼……
汽车有文化autocul每天文化一点点投稿及咨询加微信:6144756
多位资深媒体人、评论员创办
获搜狐旅游汽车联盟2014年度贡献自媒体
策划出版:《别处,是归客》等
Wechat Autocul
Zhouhaibin Inc.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