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张伟
最近看了关于企业家的纪录片《燃点》。作为一个失败过几次,还在创业的企业家,对此我还是有很多话要说。
针对纪录片《燃点》和我个人的创业经历,我想表达一下我的感受:
标题是:创业不是人们做的事情。拼的不是骂企业家不做人,而是说创业的过程需要面对很多普通人无法想象的痛苦,而这种痛苦和焦虑是普通人无法承受的。
1、创业者在极度悲观与极度乐观之间,在过山车式的精神状态下徘徊
《新氧》 CEO金兴在公司上市时这样说:鬼知道过去6年,我们是怎么过来的?一句话,企业家的声音暴露无遗。
在接受采访时,金星说:“我本来打算等到公司上市休息几个月,太累了。其他人认为我们做得很好,但我的内心充满了危机感和不安全感。
拉古的创始人。com坦言,当创业者觉得别人做不到的时候,你要觉得是。当别人感到乐观时,你不得不焦虑,精神上也很坎坷。
创业者极度的乐观是对自己梦想的坚信,极度的悲观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充满了危机感。
就像罗永浩说的,每一次感觉到有事情要做的时候,我之前都有过四五次这种感觉。
最后没有成功。
有多少正常人能忍受这种极度乐观悲观状态下的煎熬和徘徊?我们多次看到一些企业家跳楼自杀的新闻。有人说不怕死。他们还怕什么?
只是很多人无法理解企业家曾经整天精神抖擞的山地车生活。
2、钱烧得太快,常人无法承受资金的压力
《燃点》创始人提到在北京创业,卖了一套房,最后创业失败。今天非常火爆的网上销售直播
44244" qid="6595512183700854029" mention-index="0">薇娅,当初创业做直播卖货的时候,卖了2套房,她跟老公整天为了到底坚持去做还是不争论,最后说了句,再卖一套房再试一年吧。连续买了几套房的薇娅根本不知道最后将会面临什么解决,只是想为了梦想再赌一把。

马化腾创办腾讯,1999年当时OICQ(QQ的前身)注册用户数已经达到了100万。但空有用户,没有商业模式的日子并不好过,腾讯的账上只剩下1万元现金了。
马化腾开价300万元,想把公司卖掉,却处处碰壁。“买家”们的态度很相似:不理解腾讯这些无形资产的价值。 甚至还用腾讯的电脑,桌椅的数量来给腾讯估价——这让马化腾非常沮丧。
有份儿关于创业成功率的数据,创业3年还活着的企业不到7%,也就是说93%的企业已经死亡。
这就是创业,你得准备好卖房卖车,负债累累,甚至可能会成为万任唾弃的老赖的心理准备。
3、创业者时刻都在奔波,没有休息,只有创新
《燃点》的创始人进行谈到自己,上市前想着等上市之后就好好休息几个月,太累了。等上市了之后,却发现我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休息不了了。
上市了的新氧的创始人,每天在迎接新的标准:如何在众多上市公司中,成为一家更厉害的公司。
黄包车的创始人谈到自己面对断崖式融资难题,让自己突破的成长,让自己快速反省,如果反省再慢点儿,危机感在慢点,企业可能就黄了。

黄包车的创始人孟磊说:在巨大的压力下,才会让你成长迭代,你自己想象是没有作用,只有巨大压力来到的时候,才能有成长的意愿。
《燃点》这个创业纪录片,你会发现每一个创始人每天都想到的是如何成长,整天在思考解决市场问题、解决产品问题、解决资金问题、解决人才问题等等。
每一个模块都在逼着你去学习成长,去迭代升级你的认知。

关于创业罗永浩说的一句话特别对:如果你是为了赚钱而创业,劝你还是放弃,如果你是觉得下辈子还是要干这件事儿,那你就选择创业。
因为能坚持先来的人,都是靠着信念!
作者:张涔汐,用男性的视角看职场,以女性的视角看人生,既能剖析人性的复杂,也能把世间冷暖写笔下,新书热销《你的努力,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微博@张涔汐
近期热文,点击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