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咖啡市场又活跃起来,很多品牌都听到融资消息。新茶品牌也不甘示弱,将产品线延伸至咖啡品类。
日前,奈雪首家茶饮PRO店在北京开业,与普通门店相比,咖啡业务新增。不过,喜茶之前也推出过自己的咖啡产品,线上线下点餐系统都有“喜茶咖啡”的选择。
业内人士指出,与欧美相比,国内消费者对咖啡的需求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这也是近年来咖啡赛道日益火热的重要原因。新茶企业为了占领更多的消费场景,寻求新的发展,主要从事咖啡业务。这两个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叠的消费群体,未来或许可以共同成长。但目前,与专业咖啡品牌相比,咖啡核心供应链仍有一定差距。
新茶饮涉足咖啡业务
3月20日,奈雪的茶PRO在北京长营田街开了第一家店。作为一家全新的门店,店内在原有茶叶和欧式软包布局的基础上增加了咖啡区。根据奈雪的茶,“奈雪PRO”实际上是从去年开始推出的。作为新店,“奈雪PRO”将在一线城市深耕,进驻商业办公区和高密度社区。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北京首家“奈雪PRO”店在其菜单中增加了“精品咖啡”的选项。目前在售的咖啡产品包括燕麦咖啡、冰博克咖啡、摩卡咖啡、拿铁咖啡、美式咖啡7种,均与奥塔利联合品牌,价格在15-24元之间。
奈雪的茶表示,“奈雪PRO”的推出是基于对商务人士对一人咖啡和食物需求的洞察。茶和咖啡不是对立的,而是共存的需求。“从我们的数据分析来看,我们消费者对茶和咖啡的需求已经达到了80%,也就是说,我们80%的顾客既喝茶又喝咖啡。但奈雪的茶也说:“我们的初级产品一定是茶。无论是专业精神、行业领导力还是创造力,都要把茶建设好。同时,我们还将为客户推出高品质的日常咖啡。作为类别的补充。"
其实在奈雪进入咖啡品类之前,西茶就已经推出了自己的咖啡产品。新京报记者在丰台金堂购物广场西茶店的菜单展示上看到了“喜茶咖啡”的字样。小程序中也有相应的咖啡产品,有雪山香草拿铁、咖啡波波冰、芝士咖啡、拿铁、美式,产品价格在13-29元之间。爱茶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公司的产品以茶为主,暂时没有咖啡的外在含量。
此外,廉价奶茶品牌蜜雪冰城于2017年推出全国连锁饮品品牌“乐凯咖啡”。产品线有5大类27个产品,价格基本在10元以内。借助米歇尔冰城的供应链体系,幸运咖啡馆于2020年4月开业。正在蓄势待发的乐乐茶,也在2021年初推出了旗下首个咖啡品牌——“豆豆乐”,并在上海北外滩的白玉兰广场开设了首家门店。
在业内人士看来,咖啡和新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消费群体的重叠,新茶企业的咖啡业务布局可以吸引一些单一品类的消费者购买咖啡或茶。丰富了自己的产品品类,也扩大了消费人群。成熟品牌开始横向多元化,探索更多可能性。通过拥抱更大的咖啡赛道,新茶品牌占据更多消费场景,寻求新发展;另一方面,它也寻求在快速增长的咖啡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
咖啡市场被资本看好
2020年以来,咖啡行业展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不仅涌现了很多新品牌,也有很多品牌被资本看好。融资已经成为咖啡行业的普遍做法。
今年3月初,有消息称,便捷精品咖啡品牌SECRE已完成数千万元的A系列融资。本轮融资由无锡金投牵头,老股东宏辉资本紧随其后,资金将主要用于线下咖啡门店扩张、品牌建设和咖啡产品研发迭代。到目前为止,作为一个成立不到两年的品牌,崔氏已经获得了四轮融资。加拿大民族咖啡品牌Tims也在今年2月底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此次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领投,腾讯增持,中鼎资本跟投。
今年3月,意大利咖啡品牌illy coffee完成了2亿欧元的股权转让融资,投资方为美国私募基金rhone Capital LLC,占股20%。伊利咖啡投资后估值为10亿欧元。据天眼查显示,上海连锁精品咖啡品牌many coffee也在同月完成了A轮融资,投资方为新加坡投资公司淡马锡。
3月16日,此前因财务造假退市的Luckin coffee也宣布,已与主要债务持有人达成重磅协议
组债务及加强资本结构的协议。另外,瑞幸咖啡表示,正在积极利用多种渠道进行融资,公司目前正在与可信投资者进行为期30天的内部讨论,通过私募募集至少2.5亿美元。在过去十年间,中国咖啡市场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据前瞻研究院统计,从2013年到2023年,预计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将上涨238%。相比新茶饮市场发展迅速,国内咖啡市场也被业内认为仍然有较大增长空间。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咖啡消费仍处于初期阶段。《2017-2021年中国咖啡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我国咖啡消费量在以每年15%-20%的幅度快速增长中,远高于全球2%的平均增速。
消费品行业投资人辛伟东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站在投资人的角度看,咖啡在全球拥有12万亿元市场规模,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咖啡贸易量巨大,在全球范围内可以称为超级食品。基于巨大的人口红利以及目前所处的阶段,咖啡消费习惯正在养成,市场规模年化增速可以达到15%以上,潜在市场空间较大,是比较理想的投资窗口期。
咖啡与茶或将走向融合
正是看到了中国市场咖啡行业的投资潜力,新茶饮方面才会毫不犹豫地出手。根据奈雪的茶2020年12月初发布的《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显示,2020年新式茶饮已经迈入数字化3.0阶段,截至2020年底,新式茶饮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而中国茶饮市场的总规模为4420亿元,中国咖啡市场的总规模为2155亿元。
上海啡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东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新茶饮品牌可能更加希望借助咖啡业务进入到新的市场,它们目前更愿意把门店开到商务、写字楼等位置,这些区域的消费群体,对于咖啡的接受程度更高,需求也更大。新茶饮发力咖啡业务,也有补充产品线的需求。另一方面,咖啡相较于新茶饮,毛利率方面还是不错的,新茶饮品牌也有出于提升毛利率的考虑。”
新茶饮近年来发展迅速,是一个相对年轻的赛道,但收获一波红利后,如何将红利持续下去是一个考验。“对于新茶饮品牌而言,新的增长点可能是需要持续开店,通过旗下的资产来拉动。在线上引流成本相同的情况下,开发咖啡产品线,也能够导入新的客流,形成新的增长点。”王振东表示。
此外,新茶饮品牌在咖啡赛道的业务能力如何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王振东表示,从本质上讲,新茶饮可能会在咖啡行业较为核心的供应链、产品研发方面与专注咖啡的品牌存在差距。而辛伟东给出了相似的研判。他认为,“新茶饮做咖啡产品,个人感觉会有一些品牌心智的挑战。一杯喜茶、奈雪的咖啡,既不是星巴克咖啡,也不是自有品牌的奶盖果茶,想向消费者诉说什么样的品牌故事?”
对于咖啡和茶饮未来的发展,辛伟东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新茶饮和传统咖啡品牌在人群画像、消费场景、产品定价、品牌定位等方面有所区隔,咖啡市场足够大,不会带来太大的冲击,反而由于新消费人群的养成,可以一起将市场做大。王振东也指出,咖啡行业近几年是炙手可热的项目,拿到资本的项目也越来越多。但整体来看,咖啡与茶饮并非是对立的状态,未来不排除二者融合发展为一个赛道。
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