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越来越方便了(瑞财经)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不断提升企业开办服务水平的通知》,支持地方政府不断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在4月28日举行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注册局副局长郑观澜表示,《通知》,从问题出发,从实际出发,从企业期望出发,是聚焦改善营商环境、发动企业提供便捷服务的阶段性成果,也是进一步推进各项行动的政策依据。
让创业更省心的13项措施
“良好的商业环境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提升企业服务水平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郑观澜指出,截至2020年底,全国各省(区、市)均开通了“一网统管”平台,实现了“网上填报一表、线下采集一窗”,各地开办企业所需时间缩短至4个工作日。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企业的服务水平与社会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仍存在平台使用不方便、部门间信息共享不充分、各地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影响了企业的业务体验。”郑观澜说。《通知》为解决企业创业中的难点、堵点、痛点,从6个方面提出13项改革措施,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创业服务水平。包括提高“一网通办”平台的使用效率,提高企业提供的身份认证服务水平,优化代扣社保费用和住房公积金账户的服务模式。
《通知》还提出推进企业开办标准化。郑观澜表示,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企业开办全过程网上办公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推动制定企业开办全过程网上办公国家标准。“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力争2021年12月完成标准立项,2022年完成标准制定。”郑观澜说。
郑观澜说,“这些措施既有适用于全国各地的‘规定动作’,也有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大胆探索的‘自选动作’,让各地结合实际,更好地贯彻落实。”
推动企业创业要素电子化
重点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应用。《通知》强调,要将电子营业执照作为企业开办相关业务的合法有效的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手段,在新增纳税人中推行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今后,企业可以在经营场所展示电子营业执照,而不是悬挂纸质营业执照。
据郑观澜介绍,自2017年起,市场监管总局推动电子营业执照“无介质”、免费应用。目前,全国统一的电子营业执照系统和全国电子营业执照数据库已经建立。
北京率先探索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方介绍,北京市已实现北京市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北京市社会保险在线服务平台等近20个场景。目前,已有超过106万个市场主体下载并申请电子营业执照,占北京市市场主体的50%,电子营业执照申请总量已达到3750多万次。
“目前,电子营业执照已接入国有综合政务平台,应用于电子注册、网上年报、公章刻制、税务、社保等各个领域。”郑观澜说:“到目前为止,全国市场主体已经下载并使用电子营业执照进行身份识别
作为世界银行营商环境的参与城市,北京和上海的企业创业服务水平对中国整体排名至关重要。方介绍,近年来,北京市以深化企业一网通为重点,搭建了“电子窗口”服务平台,实现了企业开通过程中的所有事项都可以在“电子窗口”平台上一站式办理。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了“一体化”“无纸化”“零见面”的体验,让企业和群众感到更有成就感。目前90%以上的企业通过全流程电子化模式启动,实现线上一次性申报、统一受理、统一反馈、一日免费结算。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彭表示,2018年以来,上海对照世界银行的评价标准,着力构建创业企业“一站式”服务体系,重点减少环节、时间和成本。借助“一窗通”线上服务平台,创业者在上海创业,一张表格申请所有事项,一个窗口领取所有凭证。创业只需要一个环节和一天,不需要任何成本。“依托‘一个窗口’,启动业务数据实现精准共享和高效应用,重塑各部门业务流程和业务
并联办理,创业者线上申报内容明显简化,办事效率大幅提升,一天时间就能办结。”彭文皓说。“将做好世行营商环境评价相关工作,积极应对世行标准调整,牵头做好营商环境评价中‘企业开办’指标评价工作,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流程。”郑冠兰说。
孔德晨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