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流程
建设项目成本管理是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和合同措施,将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进一步寻求成本节约的最大化。
二、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包括六个链接:施工成本预测;预测成本的范围是什么?
施工成本计划;最后,如果我们进行成本控制。
施工成本控制;
施工成本会计;如果成本在控制之下,就应该核算。
施工成本分析;看看成本和计划有没有偏差。如有偏差,找出偏差原因并分析。
施工成本评估等。分析过后,哪些地方未来需要提升,哪些地方需要坚决制止。
(一)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是根据成本信息和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采用一定的特殊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可能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估计。是项目建设前的成本估算。
成本预测是建设项目成本决策和计划的基础。
成本预测方法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
定性预测:个人拍卖法、专家会议法。
移动平均法。
(二)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是以货币形式编制生产成本、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以及为降低项目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计划的书面计划。
角色:
1.是建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进行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础;
2.是降低工程成本的指导性文件;
3.它是设定目标成本的基础。
成本计划的内容:
它包括直接成本计划和间接成本计划。
工程造价计划的编制方法:
1)利润目标法;
2)技术进步法;
3)按实际计算方法;
4)定率估计法(历史数据法)。
三、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影响施工成本的各种因素的管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施工中的各种实际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确保项目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应贯穿于从招标阶段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它是成本管理的核心。
成本控制是不确定性因素最多、最复杂、最基础的成本管理内容。
成本控制的主要环节:计划预控、运行过程控制和纠偏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项目成本分析表法;工期——成本同步分析法;赢得值分析法(综合控制分析法)。

四、成本核算
是指利用会计核算体系,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归集,统计其实际发生额,并计算项目总成本和单位工程成本的管理工作。
成本核算包括两个基本环节:一是按照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对施工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施工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二是根据成本核算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出该施工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表格核算法和会计核算法。前者进行岗位成本的核算和控制;后者进行施工成本核算。
作用:项目成本核算所提供的各种成本信息,是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各个环节的依据。
五、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在施工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包括有利偏差的挖掘和不利偏差的纠正。
简单概括:就是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成本形成的过程中的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进行析。找出成本形成的原因。
项目成本分析的方法:
1) 比较法:计算出来的单位值和计划值对行对比。
2) 因素分析法:也叫连环替代法,将各个影响因素逐个来迭代,然后找出主要原因、次要原因、非主要原因等等。
3) 差额计算法:
4) 比率法(含相关比率法;构成比率法和动态比率法三种)。
综合成本分析法:
1)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
2) 月度成本分析;
3) 年度成本分析;
4) 竣工成本的综合分析。
六、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是指在项目完成后,按项目成本目标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将成本的实际指标与计划、定额、预算进行对比和考核,评定项目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各责任者的业绩,并以此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处罚。
项目成本考核的内容:包括企业对项目成本的考核和企业对项目经济可控责任成本考核。
考核指标:成本降低率或降低额。
成本降低率是相对值;成本降低额是绝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