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民族传统体育包括什么 传统体育养生项目

河南商报记者郑超文/图

9月9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在郑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贵州代表团备战比赛和贵州民族事业发展情况进行说明。

贵州代表团共464人,自今年三月起开始备战

贵州地处中低纬度,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享有“中国夏都”的美誉。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地理条件为山地户外运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贵州有55个民族,其中18个是原生民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射弩、竹筏、陀螺、龙舟等特色民族体育深受各族人民喜爱。

贵州代表团副团长、贵州省委统战部副主任、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石松江介绍,贵州代表团总规模464人,其中运动员、教练员、领队422人。“运动员主要是苗族、布依族、彝族和土家族。该省有14个土著民族。他们来自6个市州和3所高校,涵盖农民、学生、教师、干部职工等。

为备战全运会,贵州在去年成功举办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基础上,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选择龙舟、竹筏、弩射、陀螺等14个大项、91个小项、10个表演项目作为参赛项目。

拉动旅游、提供就业……民族传统体育助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贵州民族自治地方贫困人口从492.1万人减少到87.8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1.8%下降到5.58%。贵州贫困地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贵州代表团秘书长、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徐有刚表示,民族传统体育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三助”。

第一,帮助健康,帮助穷人。坚持每四年召开一次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积极举办国家级、省级单项体育赛事,广泛开展省内外民族体育交流,稳步推进全省民族体育基地建设,大力实施民族体育进校园等措施,充分发挥民族体育对促进人民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通过向群众推广民族体育,为各族群众提供了更多的体育健身选择,有利于推进“健康贵州”建设,补齐国民健康短板,全面提高各族群众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切实增强获得感,为全省“健康扶贫”贡献力量。

二是助力文化产业和就业。比如,端午节赛龙舟已经成为贵州省很多地方拉动旅游经济的重要文化名片;龙舟赛已成为黔东南州凯里市司夏镇少数民族的重要就业方式;黔东南州台江县国家体育器材厂成为全国高脚鞋等器材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国家体育表演项目“武装山朱珠”已成为毕节市部分民间艺术团体商业演出的主要内容。

三是助力旅游业快速发展。目前,独竹票已成为赤水市大同古镇景区独具特色的表演节目,人物陀螺、猴面鼓等表演已成为荔波县部分景区的热门旅游项目。

(编辑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