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典型创新创业的人物,经济类创业者事迹

编者按:回顾2019年,很多人觉得有点难。但是历史总是显示势能凝结的“燃烧”的逆转。所以我们的关键词锁定了:燃烧。为生命燃烧,为希望燃烧,为恐惧燃烧,为爱和信仰燃烧。岁末年初,我们锁定了一群奋斗者,倾听他们关于风雨飘摇的过去一年的故事和感受。开篇章节来自12位创新型浙商。心中波涛汹涌,志向高远。12月20日,记者在杭州看到,在2019(12)《浙商》年会上,一群企业家和创业者在为自己的商业梦想而燃烧。站在年会舞台中央,“2019浙商年度创新人物”散发着激荡前行的澎湃气息。这是2015年以来浙商创新面孔的年度集体亮相。

“只有改革者前进,但创新者强大,但改革创新者获胜。”创新用它清晰的线条拉开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的距离。在这些浙商身上,我们发现了创新基因,见证他们用创新之光照亮整个集团的未来。

颁奖仪式结束后,记者采访了12位获奖的创新型浙商,问了他们两个问题:2019年你难吗?2019年,你会燃烧吗?他们的回答向我们传递了迎接2020年的信心和动力。

物流解决方案被认可——

李莎萍:摸准痛点 引领行业

“今年5月,当得知我们的物流解决方案被美国《硅谷《APAC CIO OUTLOOK》杂志评为亚太地区TOP10,并获得年度最佳公司时,我们非常高兴。”杭州积石迈新能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沙平表示,他们在去年底就预见到2019年将是不平凡的一年。

今年,新能源智能码垛车、商业物流车成功试制;定位为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大数据中心的公司总部大楼在杭州富阳开工建设;收购四川一家物流设备叉车企业,可谓积石迈的持续成就。“在R&D以及传统堆垛车和工程车的制造领域,吉世迈已经努力了近20年。我们非常清楚行业的痛点。”李沙平说,吉世美现在所做的是世界同行从未做过的事情。它将汽车的三电系统与传感器集成控制模块相结合,改变了传统物流车辆的车身,并利用智能软件实现更好的人机交互,大大降低了能耗。

人工智能假肢生产了——

韩璧丞:想法纯粹 不惧挫折

2019年,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韩最高兴的是,研发了三四年的智能假肢,年初就开始生产了。“脑机接口技术可以应用于很多领域,我们选择用它来为身体残疾的人提供负担得起的智能假肢。我们使用的底层技术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带来了革命性的应用。我们的智能假肢可以让人们用意念控制每一根手指。”

韩举了一个例子。去年,在央视的一档节目中,一位右手安装假腿的女孩用意念控制假腿,与郎朗进行钢琴合奏。“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意念控制假肢弹钢琴。”

三年前,28岁的韩还是哈佛脑科学中心的博士生,但他已经从事脑科学研究五年了。“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仍然会遭受挫折,但我们从事科学的人有一个简单的想法,那就是我们必须用科学技术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垃圾分类是新的时尚——

ention-index="0">芮勇:心态平和 勇于作为


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2019年,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从严垃圾分类的新规定,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美欣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芮勇觉得这是行业的巨大机遇、也是挑战。


“垃圾分类是一场革命,它不仅重构了固废领域的价值链条,也对老百姓的意识和行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固废环保领域行业领先企业,芮勇觉得美欣达多年的转型升级方向得到了认可。


2019年,很多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都在强调企业作为。芮勇认为,企业家要有平常心,“没有绝对不好的年份,其实这一年我们也看到很多科技企业、创新产品、高新技术行业在快速发展,只是有些企业因为要素瓶颈、没有及时调整所以受到了冲击。”


5年修复一套古建筑——


吴永旦:不慌不忙 化解危机


10年前,东阳三贤楼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永旦在山西运城买下一套元代全木结构建筑。该建筑32米高,一柱到底,外三层内九层,榫卯层次复杂。5年前,200多个匠人开始修复该古建筑。“不少构件已经腐烂或遗失了,我们对每个构件进行剖析,考察年份、材质,等研究透了,再来修复。今年4月,终于修复完毕。”


“我们之前从没修复过如此构造的建筑,不想辜负古人的匠心。我做古建筑修复的原则是,在复建中保护,在保护中修缮,在传承中发扬,让古人建造的好东西在我们手里绽放第二次生命。”


吴永旦说,从业多年,虽然没有经历过大风大雨,但小困难总是不断。“但我不会慌,去化解掉就是了。我们有一分钱就做一分钱的事情,不会一分钱当三分钱去用。”


5G牌照发放赋能企业——


赵国民:抬头看路 埋头拉车


5G牌照提前发放是广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赵国民心中2019年最重要的一件事。“国家在做重大的经济结构转型,传统产业也都在进行‘互联网+’改造,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这都离不开基础网络设施建设,所以,5G牌照发放对所有产业链企业都是战略机会,是对所有企业的赋能。”广脉科技以运营商为核心,构建从5G基础网络建设、物联网应用、智慧城市、大数据、云平台,再到视频娱乐等数字内容运营服务的完整5G数字生态系统。


对企业来说,要及时应变、拥抱变化。“洞察全世界发展的格局,针对变化构建战略是企业家最重要的能力,也是最基本的能力。”赵国民说,“创办企业,就是要抬头看路,埋头拉车,如果路看不清,意味着摸不着方向,那就会很危险。”


装配式建筑“结缘”亚运——


邹华:携起手来 克难攻坚


2019年,华临绿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邹华最开心的是华临公司承接的余杭亚运会场馆改建项目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许多新产品、新技术、新元素融入其中。


2016年,邹华斥资5亿元建造国内首个装配式被动建筑——华临绿建研发中心。“当时国内没有同类经验可以借鉴,我们碰到了很多技术难关。但我们克难攻坚,终有所成。”在他心里,这个研发中心是公司业务核心转向了装配式绿色建筑的拐点,也是他人生一个全新的起点。


今年1月至11月,华临的业绩逆势而上,同比增长40%。邹华认为,企业的最大困难,来自原地踏步。“没有创新,就会停止成长,企业可能很快就被淘汰了。所以,我们公司30%的精力在做创新。我始终相信,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给中小微企业一个“家”——


黄峰:小微发展 值得期待


“让中小微企业体验‘家’一样的感觉,是当前运营中小企业产业园最大的核心价值。”杭州网驿产业园集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峰这样认为。2019年,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比一般企业大得多。“小微企业最容易被大环境感染,从而不敢投资,裹足不前。”过去一年,黄峰观察到,虽然有的小微企业困难重重,但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值得期待。


服务小微企业,也进入了转型升级的阶段。“过去小微企业尤其是实业,扩大规模基本是要拿地投资建设厂房、研发中心等,很多产业园也是提供土地指标,但现在不一样了。产业园提供统一的厂房、研发中心,以配套服务(研发、供应链服务)、增值服务(金融、政务服务等)作为产业园运营的最大价值。未来的小微企业产业园将会是一个个产业社区。”


产品输出去资金引进来——


叶文光:跨界创新 换挡提速


2019年让利尔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文光感受最深的是在应用技术领域中国展现出来的魅力和价值。“以前国内企业都是代理国外的科技产品,是把钱输出去,产品换回来,这两年倒过来了,欧美企业都在做我们的渠道商。”叶文光说,“我们也需要他们这样的渠道商,可以在本土落地。”


利尔达是国家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十余年来致力于物联网嵌入式行业的技术及市场推进。“2019年,全世界经济都在换挡,每个国家都想在科技领域中分一杯羹。”叶文光认为,利尔达的重要使命就是为传统企业、传统产品转型升级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都在说跨界融合,跨界就是创新,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结合,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新伙伴加入令我振奋——


陈宇飞:顺势而为 借势发力


“2019年我们进行了全新的品牌升级,打破了原有的业务边界,从一个专业的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升级成为一个为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赋能陪跑的咨询平台。随着业务结构的变化,核心团队的结构也需要变革和进化。”


在浙江投融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宇飞眼中,找到合适的人才,是一件难忘而开怀的事。在一周时间内,陈宇飞面试了20多位不同的高管候选人,最后成功携手3位新伙伴。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我们选择顺势而为,借势发力。”陈宇飞说,企业发展过程中最难能可贵的是面临困难时不忘初心,这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石,同时也要坚信没有困难是不能战胜的,创新发展是唯一的破解路径。要相信明天会更好,也相信“相信的力量”。


集风发电技术“发芽”了——


李赫葆:从0到1 厚积薄发


“我们公司研发的集风发电技术获得了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四国专利,只需要有点微风,每秒风速3米,就能满负荷恒定发电,效能比传统风力发电提高3倍以上。今年,这项研发了整整10年的技术终于进入立项阶段,明年计划投入1亿元,开始建造第一个落地项目。”浙江宝泰控股集团董事长李赫葆的言语中满是兴奋,“从0到1太难了,但我们坚信集风发电技术是一个革命性的项目。”


作为一家综合性企业,宝泰控股拥有多个业务板块,电缆和机电安装业务奠定了企业腾飞的基础,并为科技创新研发提供了资金支持。李赫葆的父亲在火力发电厂工作了40年,从小他就对“电”有一种耳濡目染的亲切。“最美的风景往往来自最熟悉的地方,因为只有执着和专注挖掘的土地,才能喷涌出沁人心脾的甘泉。”


实木家具基地试营业——


陈焕苗:虚实结合 重塑平台


对于浙江甬盛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焕苗来说,2019年最难忘的事情是,总投资8亿多元、总面积20多万平方米的华东实木家具总部基地于10月份开始试营业了。


“我们宁海人在全国开了约3000多家实木家具企业,年销售额700多亿元,但实木家具在宁海的年产值不到2亿元,这是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我希望改变这种状态。这是我牵头成立宁海家具产业联盟,以浙江甬盛家具有限公司为核心打造华东实木家具实体交易平台的初衷。”按照陈焕苗的规划,华东实木家具实体交易平台不仅要解决高端实木家具做不了电商的痛点,更要辐射长三角,打造一个虚实结合的平台,重塑传统家具制造业的产销模式。


产业迭代是发展规律——


吴佳玉:看到机会 把握机会


“总体来说,2019年难、也不难。”看待过去的一年,宜信卓越财富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浙江区负责人吴佳玉颇有感慨,“2019年是一场考试,是对过去几年数字化、信息化转型的一次测验,基本功做得好的企业就不难,没有及时转型升级的企业就会觉得难。”


吴佳玉认为,这一年貌似在传递很多困难,但要看到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企业有非常大的市场拓展。“产业都是要迭代发展的,这是规律,所以不用悲观,迭代的过程中,肯定能看到机会,企业能不能把握机会非常重要。最起码,我们观察到,中国的新科技企业已经度过了0到1的过程,未来是大爆发的阶段,从1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