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适合创业者的头像 励志创业头像

经常有人问,游哥,你为什么不多写点创业的东西。的确,有时候工作累了,真的很想摆脱,做自己的老板。太容易了,没人在乎!

三年来,我分享了大概1000篇文章,对,对,就是1000篇。其中主要有四个话题。第一个是求职跳槽,然后是城市选择,然后是学历提升,第四个是副业发展.如果一定要排创业话题,那只能排第六,因为第五名是职场生活

每个人都知道他们有几磅,两把或几把刷子,但你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你以为1实际上是0,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想创业和尝试。众所周知,试错的成本非常高。

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这也是我一直强调行业淡化了地位甚至能力的原因。月薪2万以下的工作,不需要什么能力。所以,这个时候大家都可以在主业上有所突破,至少工资会先上去。

我们来看看一个大三学生的真实工资。大学毕业后,她在家乡工作了2年多,去了一家保险公司。她知道自己的年薪不是几百万,但是一个月能挣3000元左右。有时候她要存钱,连生活费都不够。她需要父母来补贴自己。这个时候你说什么?

今年2月,疫情期间,她鼓起勇气,把简历送到一线城市。她是3月份加入公司的,现在到2020年底已经转正了。我们看看她这个时候的工资。

大约8000元,是住宿费用。税前已经上万了。

除了我的读者和群友,几乎没有人会相信这种三千到一万的事情。甚至到今天,我已经分享了几千篇文章,发布了几千个案例,但还是有人这么说:“吆,2个手机玩得很溜嘛!

我是说,我哥用两部手机不同的微信号和头像和自己聊天,然后截图编故事给别人听。编上千个故事,我能编出来吗?别提成千上万的了。我编一个太麻烦了。真相是最节省时间的。

然而,这也表明,普通人即使工作,也极难改变自己的传统思维。我之前说过,每20个新读者中就有一个能认可我的文章,我已经觉得这个比例非常可喜了。

其实刚才那个工资三千到一万的学弟在这里写了《二本机械、生化环材等劝退专业,如何在毕业3年时达成年薪30万?》。

有人问:“你不是写的本科嘛,这位学妹才大专毕业!”

是的,这些企业不仅不看你的专业,还收大学生,但他们的基本工资比同龄本科生低2-500元。

你会问:“硕士呢?”

硕士比本科高2-500元。

在这些企业中,学历的优势不明显,但也很明显。当然,未来的发展取决于你进来后的工作表现。

除了上面的例子,我的思考,比如学历提升、城市选择、就业落户分离、高工资首选、重视企业选择、淡化专业、发展副业、创业成功率2%等等,反复塑造了大量成功案例,更多的是少走弯路。但是有些人还是不听。

我写过很多关于创业的文章,主要如下:

加盟个星巴克如何?肯定纯赚!有点闲钱,你说是炒股好,还是理财,或做啥生意?

strong>
  • 准备借20万加盟一个奶茶店,行不行?
  • 接下来56个风口行业,让你受益终生!
  • 创业做老板,最缺的是什么?是资金吗?
  • 经济发展了,创业为什么却更难?
  • 刚毕业就创业,你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感觉如何?
  • 思维方式都不同,看下,你适合创业还是打工?
  • 创业失败的人,后来哪去了?
  • 这是在中国创业的第一核心要素,不懂就别创啥业了
  • 这四类人暂时不能创业
  • 什么是中国的价值投资?
  • 为什么轻易不要“开个小店”?
  • 拥有好的创意,可以开个小店么?
  • 开个培训班怎么样?还有,晚托班呢?
  • 学校旁边开个快餐店,行不行?
  • 职业经理人,能不能开店,或者开公司做生意?
  • 开个小店,如何结束?街上的商店一般都是怎么关掉的?


  • 创业跟副业是不同的,副业是参与别人的主业,理论上还是打工范畴。但创业可是自己做老板,万事亲历亲为,多风险并存,给客户、市场以及各个管理部门打工,更不容易。


    我有篇文章,最近得到了很多点赞、收藏和喜欢,如下你看。




    其实我的本意,并不是让你去算你老板同学的收入,而是告诉你创业和生意的区别,尤其年数的重要性。


    无论你去哪家公司,或者某人说她、他家开公司的,你直接问“公司叫什么名字”即可,我给你一个判断标准:


    2020年当下,一家企业注册之后,能够在第4年还继续运营的,100家里剩下10家,也就是36个月淘汰率90%,这叫市场检测,也叫行情大考;继续,活到第6年的概率大概2%,也就是剩余的10家中能挺得过这第四第五年政策大考的,几乎是百里挑一,这叫政策波动考验


    第一个叫市场考验,主要在成立初期的第一第二第三年,实际上还可以拆分,比如第一年淘汰率就接近50%,第二年继续淘汰剩余50家里面的30家,第三年淘汰10家还剩10家,这前三年叫做杀青期,也叫止损期


    比如你投资了一个100万的项目,到了第四年才开始赚钱,销售额纳税后减去成本>0,这才是赚钱。这里没做过生意的人是不能理解的,包括做财务的人,纸上谈兵等于个屁。


    为何呢?


    因为你原始投资100万,正常情况下第一第二第三年你要分别继续追加50万、30万、20万倒贴进去,才能期待第四年的盈利比如50万、第五年的大赚比如150万,到了第六年你的状况才是之前的200万成本都收回来了,还多了家年盈利能力≥150万的公司。这才叫老板;否则,之前都是花你自己的钱让别人叫你“老板”,好听一点。


    当然,这前三年的市场考验结束之后,第四第五年也不是那么容易度过的。


    前三年为难你的是行业风险、项目变化、产品升级、市场波动、价格行情、竞争对手的举报和价格战、员工举报和官司诉讼等风险


    后面这两年的之所以叫做政策风险期,则是工商、税务、环保、教育、消防、城管、市容市貌、劳动保障、大政方针等,包括你这生意所在的行业政策、行业标准的变更、所在地拆迁、市政等等


    比如你开地摊,前三年还行,第四年又开始捉你了,你怎么办?你躲起来了,但之前每天200人的客户流量还会来,只不过找不到你了,取代你的是另一个刚开始做的商家,之前眼红你的人,你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也可能“一刀杀”谁都不让开,这都叫政策风险。所以,政策考验的后两年,也叫杀猪期,政策考。


    通常来讲,前三年是最重要的,我们判断一家企业会不会突然倒闭,主要就是看它注册时间有没有超过36个月,第二参考则是有没有超过60个月。


    过了5年,此后的才是运营风险、转产可能、行业颠覆、口碑管理、公关危机以及现金危机等等自己生意不作为以及上当受骗的风险,这些好多了,大多数自己可以把控,甚至提前布局,不会动不动倒闭了,还能通过再融资和上市以及兼并和出售等方式,将自己的公司当作金融资产卖出去,亏损你也当作盈利包装下,会有人买的。


    大家别弄错了,以为刚创业才有人来投资你,不对,你一家企业运营到第六年时还活着,这才会一直有人要来跟你谈合作、买你的股权、整体买走你的公司。创业公司怕自己活不下去,才见人就说自己吸引了第几轮融资。


    现在查谁都很方便,让你问你开公司貌似大老板的亲友公司名字,或者让你面试前查下即将去面试的这家公司,网上一查即可,主要看“企业注册年数”。




    所以,任何一个人告诉你他做啥生意,你直接问他的公司名,一查就能知道他的老底了。


    成立1-3年内,都叫岌岌可危,随时倒闭,也就是老板跑路。你记住,3年内,都是创业,基本都在倒贴钱,不叫生意。


    成立了4-5年,这才勉强叫做生意,不过也得看他能不能挺到第六年。


    以后你遇到任何同学,说他做生意的,做了七八年了,那他是老板,无论大小,赚钱了,已经过了市场考、政策考。


    再另一位同学说“今年我刚开始做XX行业,”那这位同学做的不叫做生意,他和他老婆正处于夫妻老婆店创业阶段,随时倒闭。老婆如果不参与他的创业,他就是随时会离婚。没有办法,创业很多风险,25岁的女朋友会跟你一起摆地摊,35岁的老婆可不会跟你创业去,别说摆地摊了。


    以上,可以这么说,中国第一次有人通俗易懂将“创业≠生意”说得如此清楚。


    但是,即使创业这么艰难,还是有人要去创,或者问“我有创业冲动,怎么办?”“我头脑一发热开公司了,怎么办”“我创业失败了,怎么办?”......


    你看,我幽哥就是专门收治“疑难杂症”的,有些甚至“病入膏肓”。只有打脸了,才知道真知的宝贵。


    受一位资深群友的委托,他刚创业不久,希望如下感言能发送并分享给各位师弟学妹看下。也就是,即使闲余资金尚可、阅历和工作经历多、甚至行业经验丰富的师兄,也非常容易在“创业”二字上铩羽而归,你更要谨慎。


    师兄裸辞创业的心得


    作者:宋师兄



    幽哥,打脸的事可以讲了。


    之前想创业,听您正确的指引入职稳主业,再发展副业,但是我进上市公司总监职位入职1个月,觉得还是想自己干,直接裸辞开干,放弃了个好单位和刚刚的职位上升。


    当时老觉得中年上班焦虑,一躁动出来干了半年,认清现实了[捂脸]。


    那些平时看上去过的不错的老板,真实情况是起早贪黑,全年无休,要不就是为收款熬白了头,搞不好房产都抵押了,为生意运转。


    我自己做,发现生意可以成交,但能否风险控制,不爆雷,就由不得你了。


    咱们大部分行业,你并没有高深技术,好客户狼多肉少,都盯着,从他人嘴中分肉多难?


    好做进去的客户,为什么别人盯得少?因为有雷。


    很多老板收不了手,一原来投进的都无。我们这么算,你想保证2万纯利,毛的你就得赚5-6万,除去开销和公关,才余两万。


    而大部分行业毛利是10%,意味着你每个月要做60万生意才行,按付款好坏拉平点,月结60天,那就是说你做了近200万的生意,才能有毛利20万,纯利10万,每个月才能保证2-3万结余成自己的,还要劳心劳肺,起早贪黑,祈祷客户别倒,否则爆雷,资金链断裂,你投入的近200万就停下,后面何时收完款,鬼知道?


    如果你不想受起早贪黑的苦,承受巨大风险的抗压能力,乖乖的上班吧,一二万工资幸福指数绝对的比他们高多了。


    我己被套进去了90万,现在及时止损,后面慢慢的收吧。


    昨天去深圳拿到了个OF,小台企,又从50万回到了年薪20来万的打工生活。哪怕骑驴找马也好,再不弄,简历都花了[流泪]
    这个一定要告诉学弟学妹们,他们更理想化,血汗钱的教训,之前想着不工作,理财每个月也有一两万吧块维持生活,要不意识发现早,老本干完,现在最坏打算损失40万(也许能再收回些)。


    创业成功的机率太小,慎重。能成的人,能吃非常人的苦,心比常人狠。
    生意可以做,找准方向,从副业开始,抱紧主业,伏
    待机会,隐忍,务实才重要。富二代,官二代,能玩命,能有天才创意的人除外,大家摸下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
    你亏200万,眨眼功夫。存200万,对很多人,一生都难。


    好在我留住了一部分不动用的资金,守住了家庭风险原则红线,但头发白了一把。


    以上宋师兄的感言,你看下图最后我跟他交流的部分。




    人生不翻车,就能跑赢大多数同学。


    现在,经验丰富的师兄都在创业上翻车了,你更要谨慎。


    类似的例子太多。有了创业经历后,接下来你求职都陡增难度。


    你看下一位,老家创业失败,去了深圳,不知道找什么工作,迷茫中。




    接着,接近中年、已婚未育,贸然裸辞全家创业,无非就是夫妻老婆店,还失败了。假如是你,你怎么办?




    不分男女,都有这个冲动,甚至在小城市,更有对“老板”文化的迷之信仰。


    其实可以理解,小城市二元结构,体制外工作艰难,唯一面子上能跟体制内工作相抗衡的就是“我做老板”,还好面子。




    上面这位,不远千里,赶到台州“朋友”的公司合伙创业,你看看,现在简历怎么写?之前已经跳槽多次,现在又增加了两段,创业大半年失败了+碰到疫情求职半年未果。这几次的“离职原因”你如何向HR解释?


    再看另一位学弟,在留学咨询行业打工,认为自己可以创业。




    看到没有?他准备回老家开个留学中介,创业的主要原因是,老家东营的人均GDP在全国数一数二,也就是老家经济发达,而老家目前还没有竞争对手




    这就是错把GDP当作了人均收入,此外,别人不来开这类生意,不是行业巨头忘记了布局。


    小城市开留学中介,就跟你跑农村去卖高端进口食品一样,明珠暗投。


    这都还没说你是否有创业的要素,只怕你将过去几年打工赚的钱全贴进去,再亏掉父母凑给你的100万,都不够。


    好了,不多聊了,你说,就快2021年了,我有创业的冲动,怎么办?


    凉拌。内心冲动即可,别付诸行动,最好别创业。


    大家看我这个建议,连通常收尾的“除非......情况”都没有,说明对你的建议之诚恳的程度。你还不如看下表,研究下打工期间哪些日子可以去休假吧。




    当然,你也可以预计下2021年有什么跟职场相关的大事会发生,拖延的奥运会能否如期举办,疫苗什么时候轮到你种植......鸡汤年代已过,你要务实。


    其他不多言,大家多关注职场蛙的文章,祝你事业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