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非常重视的无土栽培技术,可以保证未来全人类的食品安全,预计到2020年,无土栽培产业产值将达到4亿美元(全球)。
近两年无土栽培在印度发展很快,因为在当地的种植技术下,每公顷只能生产17吨土地,而发达国家的产量是40吨/公顷,相当于每亩2.6吨。
国内除了少数用于种植蔬菜的大棚外,还没有使用过无土栽培技术。有文章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1技术要求比较高,推广难度大。
由于不同的作物、不同的品种、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养分的要求不同,而我国对植物营养的基础研究还不是那么透彻,营养液的调配和管理需要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专业人员来完成,这是普通工人无法广泛接受的。营养液调配所需的专用肥在市场上不容易买到。
2废弃营养液污染环境。
无土栽培会产生大量的废弃营养液,与测试系统、循环泵等配套使用。如果是开放式培养,废液中硝酸盐含量过高,容易污染环境
3.资金投入成本太高。
一亩地一次性投资可能高达5 ~ 6万元,实用的有机生态无土栽培也需要2000~3000元,这还不包括大棚的费用。
4缺乏特殊的品种选择
由于无土栽培的特殊性,需要选育出抗病、耐低温、耐弱光、优质高产的实用专用品种。
5政府支持不够。
原因不明。
无土栽培技术生产的生姜产量确实很高,但缺点是什么?
你认为不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更多讨论,可以加我微信少龙4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