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枝江市财政局,枝江市创业中心上班没

各地财政

辽宁省财政厅:推进政府采购合同融资 助力中小企业复工复产

2020年3月11日,辽宁省财政厅召开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为进一步推进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助力全省企业复工复产。派驻辽宁省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平台(以下简称“融资平台”)的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大连银行、朝阳银行等9家银行派出授权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围绕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平台政策,回答融资平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银行开展业务提出建议和要求:特别是一是鼓励银行扩大业务范围和规模。,抓紧与市财政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全面推进政府采购合同融资业务;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二是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向中标者提供了降低贷款利率、放宽信贷条件、增加融资额度、简化贷款审批程序等优惠政策。三是推广保函业务。鼓励银行开发投标担保、履约担保等金融产品,通过融资平台接入政府采购信息管理系统,方便供应商及时办理相关业务,降低投标成本,减轻企业负担。

融资平台运营以来,已成功发放贷款64笔,贷款金额5500万元。下一步,省财政厅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更多金融机构进入融资平台,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更多选择。

黑龙江:出台百亿稳企稳岗基金管理试行办法 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送来“及时雨”

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省中小企业的影响和冲击,省政府3月7日召开专题会议决定对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中小企业稳企稳岗基金,其中,省级基金规模60亿元,市县基金规模40亿元。3月13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中小企业稳企稳岗基金管理办法(试行)》(黑政办发〔2020〕5号,以下简称《办法》)发布,标志着全省中小企业稳岗稳岗基金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办法》旨在通过财政政策与金融、产业、就业政策的协调联动,充分发挥资金的引导和策动作用,帮助中小企业获得更多信贷支持,促进形成多重效应。《办法》明确了稳岗基金的主要用途、运作原则、使用方向、运作模式、工作程序和政策期限。在使用方向上,重点支持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物流、电商平台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企业;吸纳就业岗位较多、资金暂时遇到困难的中小制造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建立脱贫档案的贫困户;大学毕业生和其他创新型企业家。在运行模式上,省级中小企业稳定基金由省财政厅管理,在省级中小企业稳定基金管理使用专班指导下开展工作。主要有三种运作模式,一是通过贷款担保风险补偿政策,支持担保机构与银行合作,撬动银行放大对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对贷款损失发生担保代偿的融资担保及省级再担保机构给予风险补偿。二是通过补助激励政策,对符合政策支持条件的企业给予补助。三是通过周转金借款,对暂时面临资金困难的中小微企业续贷倒贷提供应急周转支持。实施期限为自发布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

下一步,省财政厅等相关部门将迅速推进基金政策落实,让企业早受益、多受益,尽早享受政策“红利”,密切跟踪基金使用情况,及时调整完善政策。


厦门市财政局:出台加强“稳就业、保用工”若干措施,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针对在厦企业复工复产招工难、用工难的问题,日前厦门市人社局、厦门市财政局印发了《关于立体施策加强稳就业保用工若干措施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提出了四方面若干条“真金白银”的稳就业、保用工措施,有效期截至2020年12月31日。


本次发布的《通知》支持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和规上工业企业增产增效。对1月份以来至疫情防控结束,厦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厦门市统计局2019年年底规上工业企业名录为准)工业总产值现价同比不下降的,按照结束当月企业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每人50元、单家企业最高50万元的标准补助企业


对于生产经营受疫情影响、坚持稳就业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相关部门将通过失业保险费稳岗返还政策给予精准支持。还通过支持运用“企业用工调剂”机制和政策、开展稳岗技能培训、和协商工资待遇等方式,帮助企业减轻资金周转压力。


为支持重点企业多渠道解决复产扩产用工需求,疫情防控期间,该《通知》对搭乘国内大巴、动车、高铁、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返厦返岗,符合市总工会2020年“平安返厦”活动相关条件的,参照其出发地(户籍地、常住地)来厦最优路线全程票价(动车二等座)标准,在厦门市总工会“定点定额”补助后,由厦门市人社部门予以补差。


为鼓励厦门本市未就业的困难人员和2019年底在册且办理时间半年以内的失业登记人员到缺工的重点企业务工,该《通知》对2020年2月10日至疫情结束后6个月内,在同一企业稳定就业满3个月(以就业登记和缴交社保为准)的,给予个人一次性1500元奖励;在同一缺工重点企业稳定就业满3个月的市外省内首次来厦务工人员(包括登记失业6个月以上人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给予个人一次性1200元奖励


此外,《通知》支持企业通过“用工调剂”方式解决缺工问题,支持通过厦门市内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含劳务派遣机构)开发劳动力资源,支持加强校企合作,开发院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普通高校)实习生实训生资源,并分别予以一定奖补。《通知》对与厦门市开展劳务协作的有关工作站给予一次性10万元就业服务经费补助。厦门市还将在毕业生招聘基地城市等院校中筛选一批重点院校,搭建毕业生招聘、柔性引才、科技成果合作、学生实习见习合作平台。


山东财政:紧急筹拨资金3.35亿元 支持畜牧业恢复生产


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支持畜牧业加快恢复生产经营,山东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加快恢复农业生产确保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鲁政办字〔2020〕18号)要求,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于2月底前紧急筹拨资金3.35亿元,缓解畜牧业经营主体资金压力,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


一是拨付贷款贴息补助资金7930万元,对52家生猪养殖、屠宰企业2019年度流动资金贷款按照2.175%的贴息率给予贴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二是先行兑付2019年度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2.56亿元,直接拨付全省82家集中无害化处理厂,保障病死畜禽及时得到有效处置。


下一步,各级财政将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支持畜禽规模养殖场提高良种应用、设施设备、疫病防控、粪污处理水平,支持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运行、省际间动物隔离场和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体系建设,将牛、羊、家禽等畜禽品种纳入无害化处理补助范围,利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对规模养殖设施敞开补贴、应补尽补,推动畜禽规模养殖,创新生产经营方式,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财政厅:强化防疫物资保障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实体经济带来冲击,尤其是给中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流动性不足、用工难问题突出,恢复生产、产业发展困难增多,口罩、防护服等重要防疫物资极度紧缺。疫情当前,湖南省财政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以服务企业发展为使命,责任在肩、冲锋在前,强化防疫物资保障,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全身心战“疫” 筑牢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网


物资供应充足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基础和保障。面对防疫物资严重短缺问题,省财政积极落实中央和省支持防疫物资重点生产企业(简称重点生产企业)扩大产能和中小企业复产的各项政策措施,保障防疫物资供应。


紧急拨付防疫资金。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确保财政资金第一时间拨付到企业。2月1日拨付省通信管理局疫情防控大数据分析平台扩容项目补助资金400万元,2月2日、5日拨付口罩、消杀产品等重点生产企业原材料储备资金共计1160万元。科学有效支撑疫情态势研判、防控部署及流动人员监测,缓解了企业资金紧张。


参与联席办公解难题。派员驻省防疫物资保障综合协调组集中办公,及时掌握省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产能、产量、销售及调配情况,主动了解企业生产中的困难,紧锣密鼓研究重点生产企业补贴政策和资金拨付事宜。


打好“组合拳” 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渡难关


为推动企业生产发展,助力经济平稳运行,省财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紧急支持应急保供。省财政将对重点生产企业紧急采购储备原材料、实施技术改造增加产能,核酸检测试剂生产企业扩大产能,以及其他具备条件的企业转型生产疫情防控重点产品且质量达标的,按技改或转产设备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支持企业提升产能、防疫物资持续生产,确保供应不断链。


进一步优化支出方向。此次疫情冲击暴露了我省产业结构的一些“软肋”,如湖南省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在全国属于中上水平,但医疗器械及防疫物资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基本没有N95口罩和防护服生产企业,也缺少相关原材料生产企业。为补齐这一“短板”,省财政厅及时会同省工信厅调整优化资金投向,更加重视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与医药、医疗器械、防疫用品等关系民生的基础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整体应对风险能力。


注重合理调整结构。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受疫情冲击影响较大,为确保我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省财政及时调整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的结构,适当加大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及长远良性发展创造条件。


当好“排头兵” 助力联点企业强化疫情防控


企业复工复产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新压力和新挑战,为安全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2月11日,省财政厅按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向蓝思科技派出驻企防疫联络组。


作为拥有9万多职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蓝思科技的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防控风险多。省财政厅驻企防疫联络组以问题为导向,多措并举帮助企业妥善处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系,做到帮忙不添乱、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确保防疫复工两手抓、两不误。截至3月10日,联络组已为企业累计发放防疫中药包27600份,协助企业对1400多人次一线防疫员工和重点人群开展核酸检测,帮助企业做好员工招聘流程优化、秩序维护等工作,协调华菱湘钢技术专家深入企业解决口罩生产线安装调试问题,引导企业申报财政惠企帮扶资金,有效促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措施落地落细,帮助企业有序恢复生产。


湖北省南漳县财政局:落实“三保”责任 保障疫情民生


疫情防控期间,湖北省南漳县财政局第一时间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全力保障民生,累积划拨防控和民生资金29397.05万元,协调督办捐赠资金2554万元,提高资金支付进度和使用效益。


一是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投入。截止目前,筹措财政性资金160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908万元,省级财政投入371万元,县级投入322万元,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要求,及时办理资金划拨业务;统筹县红十字会、县慈善会等捐赠资金2554万元,根据捐赠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及时下达指标、督办支付进度,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


二是落实困难群体疫情期间价格临时补贴政策:对全县4501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两个月的价格临时补贴143.97万元;对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和确诊新冠肺炎患者20873人,发放两个月价格临时补贴590.17万元,合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734.14万元。


三是按月及时发放困难群体生活补助:发放一季度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526.39万元,每月10日前发放两个月社会救助资金2219.30万元,合计发放困难群体生活补助2745.69万元,确保疫情期间重点群体人员基本生活保障不受影响。


四是兑现疫情期间特殊困难群众生活物资补助:认真落实鄂财办发[2020]8号文件规定,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生活物资资助工作,对全县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和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体2539人,按照城市500元、农村300元标准,给予生活物资资助;对特殊群体中确认患新冠肺炎的,按照2019年12月底的补助水平增发一个月救助金,发放资金816.23万元,进一步确保了疫情期间的生活保障。


五是落实“三保”政策:为确保疫情期间人民群众的支出保障,落实各群体工资待遇政策19653.41万元: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3月待遇支出2229.41万元、发放企业职工养老保险2-3月待遇10904万元、发放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2-3月待遇支出6500万元,落实失业保险两个月待遇支出20万元,在落实保费减免政策的基础上,多方筹措资金保障工资按月到位;上解市级工伤保险统筹基金114万元,便于适时结算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工伤(亡)保险基金结算;同时,考虑到疫情期间,各医疗卫生机构全力投入救治导致医疗收入大幅度锐减的实际情况,提前预付3至4月份的医疗保险基金3946万元,及时分配各基层医疗机构保障正常运转。


六是助推企业复工复产:为全面助推企业复工复产,确保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对经核实的全县101家500人以下企业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发放稳岗补贴资金76.58万元,发挥失业保险“保障生活、促进就业、预防失业”的功能作用。


湖北省枝江市财政局:“出实招”助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随着枝江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逐步降温,湖北省枝江市财政局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有关要求,坚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及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和服务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一、按下“资金支持快捷键”,及时化解复工难题


市财政局主动作为,积极筹措资金,第一时间发放复工复产企业补贴资金,协调解决企业流动资金不足难题,全力以赴保障企业复工复产期间资金。一是发放吸纳就业补贴,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鼓励农民工就近就业,对疫情期间开工生产、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资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截至目前,全市共安排奥美医疗等9家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402万元。二是发放稳岗补贴,缓解企业经营困难。及时做好我市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失业保险参保企业稳岗补贴返还工作,落实稳岗补贴505.01万元,涉及256家企业22408人。三是化解疫情期间保供企业流动资金不足难题。通过市金桥担保公司降低担保费率、信用担保或银行展期、续贷等多种方式,对参与防控物资生产、生活物资保供及关系民生发展的重点行业和企业进行摸排,分类精准扶持。对枝江北山超市等5家企业通过降低担保费率支持银行贷款1830万元;对枝江市劳士德纺织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通过银行展期续贷660万元。


二、打好“政策落实组合拳”,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市财政局结合本职、立足市情、突出重点,出台“政策组合拳”,切实减轻复工复产企业负担。一是落实税收减免优惠政策。一方面加强财政收入形势分析,强化财政收入征管,另一方面抓好税收减免优惠政策落地落实。协同税务部门通过财政信息网、企业复工复产驻厂联络员等多种形式开展税收政策宣传,让税收减免优惠政策落地落实。通过对14家复工复产企业抽样调查,预计税收减免优惠52800万元。二是落实社保费阶段性降费政策。预测2-6月全市落实社保费阶段性降费7795万元,其中:企业养老保险落实906家企业/27485人/7190万元;企业失业保险落实904家企业/30083人/385万元;工伤保险落实901家企业/29181人/220万元。三是落实金融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按照财金〔2020〕5号文件精神,对2020年新增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实行中央名单制和地方名单制,分别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按50%给予财政贴息支持。目前,我市已上报28家企业,奥美、三宁等四家企业与银行对接落实贷款56400万元,财政贴息1090万元。


三、做实“服务企业春风行”,贴心解决实际困难


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真心实意为企业服好务。市财政局在疫情防控期间主动作为,下沉一线、深入企业,积极开展“三送一解”服务,为企业复工复产出谋划策、解决难题,切实当好特殊时期的“店小二”,让企业增强信心、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近期,市财政局深入企业对接复工复产工作11人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5件。


湖北省洪湖市财政局:危难时刻显身手 财苑巾帼别样红


新春伊始,新冠病毒肆虐荆楚大地,在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出“动员令”、吹响“集结号”之际,湖北省洪湖市财政局董琼、吴文婷、何艳红几位女同志以大局为重,临危不惧,迎难而上,忘我工作,发扬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展现了财苑巾帼勇挑“半边天”的卓越风采。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财政局成立抗疫物资采购专班以来,面对凶险的疫情,董琼、吴文婷、何艳红舍小家顾大家,主动请缨,勇上一线,已在工作岗位上不分昼夜连续工作20多天。按照组织分工,她们负责防疫物资采购和捐赠的统计核算建账工作。董琼每天要完成数百条防疫物资数据的录入、审核、汇总,但她没有退缩,没有怨言,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加班加点,以过硬的专业水平高质量的完成工作任务。吴文婷在收集防疫物资资料和数据核对工作中,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在帐务中总是将单据仔细审查,与库管人员及时沟通了解情况,将每一笔入库、出库,每一个数字都核对的仔仔细细,严格按财务规定力争做的更好。何艳红负责防疫物资政府采购的内控管理和数据审核,对出现的有疑和有误的数据及时联系相关部门、相关人员进行跟踪排查,直到发现无任何差错才将其汇总成册,确保各数据报表准确无误,保证及时准确地为领导汇报防疫采购物资使用情况。每天长时间操作电脑,偏头疼、肩周炎、腰肌劳损的毛病使她们时常感到疼痛,有时同志们劝她们休息休息,但她们只是笑笑说声没关系,揉一揉、活动活动,继续忍痛坚持工作。据统计,她们所经手统计采购和接受捐赠的防疫物资口罩、防护衣、体温计、护目镜、手套、消毒液等医疗物品及生活物资40多个品种,采购金额约1800多万,防疫物资建账做到了日清月结,帐目清楚。


危难时刻显身手,财苑巾帼别样红。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董琼、吴文婷、何艳红始终坚守在疫情一线,彰显了财苑巾帼的奉献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来源:中国财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