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兰洽会项目落地】
筑巢引凤聚客商 积蓄动能促发展
兰州交易会项目落地建设,是甘肃招商引资的一个缩影。在为期一周的聚焦兰州交易会落地项目的采访中,记者看到,重大产业项目的成功落户,成为兰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通过实地走访,记者真切感受到了兰州交易会的巨大魅力和兰州市优化环境、招好商、招大商的良好氛围。
要筑巢引凤,必须有好的树枝。近年来,兰州市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建设发展的生命线和源动力,紧紧围绕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强化招商意识,加大工作投入,创新招商方式,提升服务水平,成为全省招商引资的领头羊。同时,我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投资项目落地。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挂牌成立“甘肃省投资项目代办服务中心”,落户省政务大厅,为我省投资项目提供保姆式、一站式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马如娟实习生张惠琼
西固华夏文化展示中心项目
兰州经济开发区 “管理+服务”抓好大项目
“目前园区有37个项目,涉及医药的企业有21家。空港北园以生物医药产业和电子科技信息产业为主。在过去的两届兰州交易会上,生物医药产业被引入。签约项目已开工建设,其中3个项目已建成投产。”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研究员、空港北高新园区管理处处长范玉红告诉记者,该区利用甘肃省中药材优势进行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在第25届兰州交易会上,兰州经济开发区北空港园区仍将以生物医药产业项目招商为目标。
兰州经济开发区空港北高新园区位于兰州新区东北部,规划面积18.14平方公里。主要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一直致力于打造“西医谷”。近日,记者在这里看到,众多医药生物企业成功入驻园区,“西医谷”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聚的产业谷初见成效。
“年产1.5万吨中药材及提取物生产项目位于兰州新区卫30泾14号路口。是甘肃慈济药业有限公司实施的企业投资项目,总投资3.867亿元。”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于2018年开工建设,计划2020年竣工。占地188亩,主要由5个中药材生产车间、1个黄芩生产车间、3个中药提取车间和1栋办公楼组成。配套建设道路、绿化、给排水、供电等附属工程。目前,办公楼、生产车间主体施工已完成。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总收入达2.7亿元,利润6500万元,利税3000万元。
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3月。200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9.53平方公里。位于安宁区核心区,是甘肃第一个国家级经济区。2018年,根据兰州市委、市政府相关意见,空间布局调整为“一区六园”,重点开发建设空港北高新园、安宁园、西固园、红古园、皋兰园、皋兰生态等6个二级公园
兰州经济开发区坚持“管服务、抓大项目”的理念,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夯实发展支撑。实施项目分类管理,建立投资项目、重大项目、新项目前期工作三个清单。2019年共规划项目121个,总投资872亿元,其中今年计划139亿元。密切关注项目开工和复工。1-6月,经开区70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51个新开工项目中33个开工,开工率64.7%,16个项目入库,开工率和入库率48.5%。第22届、23届、24届兰州交易会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39.17亿元,已建成投产6个。同时,慈济药业、虫草保健产品线、蓝药抗肿瘤药物原料合成车间、口服固体制剂车间进展顺利。
实现项目团队
化服务,2019年以来,兰州经济开发区召开指挥长调度3次,团队办公室调度4次,2个市级团队项目均已开复工建设;在机场北高新园区对6个新建项目组建了区本级项目团队,加大服务力度推进项目前期。红古 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循环发展
近年来,红古区坚决贯彻“项目终生服务制”,实现一站式办理,不断提升项目前期孵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使得宝方炭材10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项目、碧桂园玖珑湾项目、中植有机生态农业循环产业等一批大项目相继落户红古,为红古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30天项目快速落地建设
“在红古区委、区政府的全力支持配合下,环评手续仅一个月就办理完成,确保了项目的快速落地。”兰州中植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邓育龙说。
记者在兰州中植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0万平方米生猪养殖场看到,正在建设中的场区有公猪舍、分娩舍、保育舍、生产舍等。“建成后,猪场会实现自动喂食、自动清粪、自动空气循环换风等自动化。”
邓育龙介绍,中植有机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项目是2017年第23届兰洽会签约项目,由金华市中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计划占地1000亩,其中猪场场区占地450亩,投产后可年出栏商品猪超过10万头。同时,配套建设线上线下畜禽交易中心,5000头种猪繁育中心等,其余550亩为有机种植用地。
目前,中植农业的这一项目累计到位资金2.366亿元,建筑面积26540?的地基、钢结构已完工,1000?仓库已完工,已投入使用;1550?圈舍四栋已完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315千伏安配电室、主线路200米、支线路1500米全部完工;4公里自来水管已完工。
近年来,红古区委、区政府全力打造三大产业园区,积极营造亲商、爱商、富商的营商环境。以近三届兰洽会未开工项目及2018年重点线索项目为突破口,抢抓“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区”机遇,坚决贯彻“项目终生服务制”,开展“一窗受理、集成审批、一次办结”的全流程服务,实现一站式办理,实现项目快速签约落地、快速建设投产。
兰洽会项目开工良好
“别看这里现在还是一片荒芜,但项目建成投产后,产品将辐射俄罗斯、东北亚、东北地区、京津冀地区等,拥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可解决劳动就业1000人左右。”在宝方炭材10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项目指挥部,副指挥张文钢说。
据悉,宝方炭材10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项目于2018年6月签约,由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27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6亿元,在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古园区内建设年产10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线,一期计划用地500亩,总生产能力773638吨/年。
红古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借助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网络媒介宣传招商、节会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定向叩门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促成了太平洋建设集团、碧桂园集团、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中化工工程集团环保公司等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中国民营500强、上市公司的成功落地,为红古发展增添了新的动能。
截至5月底,第二十二届兰洽会红古区签约项目14项,总投资80亿元,开工率为100%,实现到位资金69.67亿元,资金到位率为87.09%;第二十三届兰洽会红古区签约项目12项,总投资68.6亿元。已开工11项,项目开工率为91.67%,实现到位资金37.25亿元,资金到位率为54.3%;第二十四届兰洽会红古区签约项目13项,总投资64.69亿元,已开工11项,项目开工率为84.62%,实现到位资金28.58亿元,资金到位率为 44.04%。
除此之外,红古区还着力在产业建链、延链、补链上下功夫。围绕装备制造、城市矿产、生物医药等方面,凝练项目10类70个,投资估算共计468亿元。
永登 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加快项目进度
6月26日,虽然天空下着小雨,但永登县兰洽会签约项目施工现场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红狮工业固废水泥窑协同综合利用项目,是第二十四届兰洽会签约项目,是由兰州红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亿元,利用兰州红狮水泥现有1条46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和烟、气排放及收尘系统,新建厂房3500平方米,新建贮存池1000平方米,购置破碎设备、混合设备、智能控制等设备,形成年协同处置13万吨工业固废能力。”红狮工业固废水泥窑协同综合利用项目经理袁益林介绍说。
兰州红狮水泥有限公司是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建设,与原甘肃黄河桥交通水泥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以生产高标号水泥为主的大型民营企业。注册资金2.63亿元,实际总投资10多亿元,是目前甘肃省内最先进水泥生产线。现已投产1条日产46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及配套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开业以来上缴税金8525万元,解决当地600多人就业。
兰州金鹏源建材物流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房鹏接受采访时表示,这里将建立快速流通的多元化物流园区,包括五金区、板材加工区、型材区、建材区、仓储区和石材区。园区交通便利,地处出城入园交通枢纽地段,且一马平川,为项目后期持续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土地资源。
“近可达兰州、兰州新区、永登、白银、景泰,远可达青海、西藏、宁夏、河西、陇西等地区。”房鹏说,为配合物流园发展,园区特建立仓储区配送中心、集散分拨中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 9 万平方米钢结构主体工程,厂区内道路基本完成,开始修建厂区东侧 5 万平方米的厂房。项目建成后年新增经济效益销售收入 5000 万,税收 1000 万,劳务用工达 1500 人。
“第二十三届兰洽会省市专场永登县签约项目16个,签约总资金66.27亿元;第二十四届兰洽会省市专场我县签约项目7个,签约总资金45.1亿元。”永登县经济合作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彬告诉记者,一直以来,永登县巩固深化“招商引资百日大会战”成果,持续开展项目凝炼储备、对接洽谈、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四大攻坚行动,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做优经济存量、做大经济增量,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为建设新时代更高质量的陇上强县提供强力支撑。
永登县立足资源优势,围绕主导产业,突出十大生态产业,充分发挥县级领导招商带动作用,夯实乡镇、产业园区招商,深化产业行业招商,开拓社会化、市场化招商。王彬告诉记者,永登县聚焦“三个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创新型、成长型、具有上市潜力的企业,积极开展多批次、大频率、高密度的招商引资活动,深度挖掘一批线索项目。
榆中 一站式服务为项目保驾护航
“项目前期,榆中县政府与我们进行了及时有效地沟通,大家同心协力,促进项目的及早建成。”甘肃通韵快递电商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庄建宁说。
庄建宁所说的项目是我省新成立的快递分拣中心,辐射甘肃整个地区,在服务电子商务方面,该分拣中心服务的快递企业已经实现覆盖甘肃全省,将有效地解决农村电商 “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位于榆中和平工业园区徐家营产业园的甘肃通韵快递电商产业园项目是第 23 届兰洽会签约项目,项目总投资 4 亿元,占地约 150 亩,计划建设集“快递企业运营中心(区域转运中心和分拨中心)、电子商务仓储(含冷链仓储)集散中心、园区配套服务中心(综合楼)、快递监管服务中心”四位一体的综合型快递电商产业园区。
庄建宁告诉记者,项目建成运营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1.2亿元人民币,上交税费1000万元人民币,每年可带动餐饮、包装、住宿等行业产业链约5000万元人民币,解决约1500人的就业问题,还可带领行业发展,提升快递业的整体水平。
近两年榆中县兰洽会签约项目数量多,项目体量大。“为更好地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解决好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榆中县经合局着力从前期对接洽谈、手续办理、开工建设等多个方面实行全程一站式跟踪服务。”榆中县经合局副局长吴建霞告诉记者,榆中县及时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协助解决项目在推进过程中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
“紧盯榆中生态创新城规划引进高铁小镇、欢乐谷、人工智能、新材料加工、新生物医药、科研院所、科创服务、生态恢复等项目,按照‘生态优先、创新驱动、业态引领、人才汇聚、特色功能’的五位一体原则,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以最大的诚意、最好的政策、最优的服务,积极对接引进大型央企、3个500强及国内知名企业,参与到生态创新城基础设施、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生态绿化等项目的建设中。”吴建霞如是说。
为此,榆中县主动出击对接了上海红星美凯龙商业综合体项目、铜锣湾集团商业综合体项目、北京凤凰城集团新型孵化科技创业园项目、北京音乐舞蹈学院兰州分校项目、上海政法学院丝绸之路电影学院等项目,形成重点线索项目18个,总投资130亿元。邀请了远洋集团(世界500强)、泰康集团(世界500强)、中青投集团(中国500强)、北京凤凰城集团、上海展志集团、深圳市无人机协会、铜锣湾集团、中深集团、华西航空教育产业集团等企业来榆中实地考察。
安宁 全力以赴推进项目落地建设
位于兰州市安宁区北滨河西路沙井驿兰州立达国际家居建材博览城地块的砂之船(兰州)奥莱项目,由华尊立达房地产开发集团及砂之船集团共同联手打造,是安宁区政府引进的第24届兰洽会签约项目。目前,这一项目16万平方米基础建设已全部完成,计划于今年10月盛大开业。
“项目建设后,预计提供2000-2500个就业岗位。”兰州砂之船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招商运营总监王智斌介绍,该项目将建设成为集中高端奥特莱斯商业、城市生活馆、影院、特色餐饮、休闲娱乐、中高端商务办公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型、标志性建筑,倾力打造具有区域领先水准的兰州城市商业名片。这一项目将改变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推动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安宁区乃至兰州商业发展产生强大的驱动力。
除此之外,位于安宁区安宁西路的兰洽会签约项目安盛国际酒店,已于今年1月1日开始试营业,解决就业200余人,现阶段酒店试运营状况良好,日均客住率高达70%,每月营业额约计150万元。
数字显示,安宁区第23届兰洽会签约项目16个,项目总投资124.8亿元,截至5月累计到位资金56.75亿元,资金到位率45.47%,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安宁区24届兰洽会签约项目7个,项目总投资54.7亿元,截至5月累计到位资金32.60亿元,资金到位率59.60%。
为推进招商引资,安宁区采取明方向,围绕调整结构抓招商;强基础,提升服务效能抓落地;走出去,拓展招商渠道促发展;抓关键,破解征拆难题促建设四大措施,推动全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安宁区准确把握产业转移规律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投资机会大量涌现的特性,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开展理性招商、精准招商,力争引进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目前,砂之船奥莱、盛达集团、华邦集团、西部机场集团、居然之家、中集集团、上海荣光集团等大企业和五矿集团、联想集团、保利集团、物美集团、中车集团、正威集团、中海集团、万科集团等500强企业都在该区投资了项目。
为更好地推进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建设,安宁区建立重点项目资料库,及时掌握投资方的困难和问题,靠实项目协调与审批责任,加快手续办理进程。特别推出“指挥部模式”和重点项目领导包抓责任制,全力以赴推进项目落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