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快手董事长是谁 快手讲创业的人有哪些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题:“希望做世界的一面镜子”——新华社记者对话快手掌门人宿华

新华社记者杨于晶

从一个制作GIF动画的小软件开始,Aauto Quicker在7年的时间里已经成为拥有数千万日活跃用户的生活分享平台。新华社记者近日走进Aauto Quicker,与创始人兼CEO苏华畅谈,聆听独角兽企业创始人背后的故事和他的创业情怀。

“把每个个体的小世界记录下来”

问:如何定位自动加速系统?这是什么样的平台?

答:自动加速已经发展到第七年了。它于2011年首次推出。它最初是一个GIF动画工具。初衷是为了帮助人们记录生活中有趣的人和有趣的事,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公开分享给大家。到了2013年和2014年,短视频被确立为记录和分享生活的主要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与照片相比,图像可以承载更多的信息和情感,是最好的承载形式。

目前,在Aauto faster上传的视频已经超过21亿条,全部都是用户拍摄的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原创视频。其实就是记录每个个体的小世界,成为整个世界和整个时代的记录。

“使命没有变,但我们达成使命的方法一直在进化”

问:转型后,Aauto Quicker目前的产品形态是否和最初的想法一样?

答:其实我们创业的目标没有变,就是帮助大家记录和分享自己的生活。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速的提高,产品形态也在不断进化。在智能手机还不普及的早期,我们的用户用手机拍照,然后通过数据线传到PC上,再分享给PC上的每个人。后来智能手机和WiFi普及,大家开始用手机拍摄分享。随着近两年3G、4G的普及,资费的降低,登山、游玩、购物等户外场景的视频出现了。去年,互联网的速度大幅提高,这使得直播成为可能。未来,会不会有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作为新的生活分享形式?我们没有定义发展的方向,我们的使命没有改变,但我们实现使命的方法一直在与时俱进。

“大家看快手,主要是为了体验更多的生活状态”

问:为什么《自动加速》有吸引力?

答:人们看《自动加速》主要是为了体验更多的生活条件。世界那么大,每个人的生命又那么短暂,不可能穷尽人生的所有可能,不可能走遍每一个地方。但是在《阿托快一点》中,你可以看到整个世界,仿佛你有了更多的生活经历。我觉得这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对短暂人生的补偿。

“我们是个记录平台,记录的是这个世界”

问:有人说人工智能有时候会推低质量的内容。你怎么想呢?

答:我们是一个记录平台,记录世界和时代,希望成为世界的一面镜子。我们后台有近千人使用人工方式或机器辅助人工方式进行审核,但总会有一小部分人从中作梗、取笑,发布一些违法、低俗、不道德的内容。我们希望平台公开分享的内容能够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序良俗的要求。

“独角兽对于我更多是一种责任”

问:你如何看待“独角兽”的身份?

答:“独角兽”是投资者给公司贴上的标签,但也代表着一种认可。实现一定的体量,公司不仅要履行公司使命,满足用户需求,给员工带来成长空间,还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独角兽”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和认可,但在我们的工作中很少被提及,对我们公司的工作影响不大。

“没有技术进步、国家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是不可能做成的”

问:能谈谈你的创业历程吗?

>

答:我从2008年开始创业。2013年底,我们在华清嘉园租了一个140平方米的三居室民宅,那里最多时有4个公司共同分享这140平方米。但我们觉得正在做的事情意义很大,并没有太在意办公环境。


当时主要的困难是市场环境,因为智能手机不普及、网速慢,大家只能记录,将视频存在手机里,都觉得这个平台用不起来。实现分享的目标,高度依赖网络环境,如果没有技术进步、国家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是不可能做成的。


“北京是个很包容的城市,各类人才都有”


问:在您看来,快手的成功跟在北京创业有关系吗?


答:关系很大,要是不在北京,我和我的合伙人也碰不到一块儿。如果不在北京,我也不会有精力去学机器学习这个技术,接触不到那么多优秀的产品人员、工程师、各行各业的人才。


我觉得,核心还是人才的聚集。企业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找到人才是最核心的。快手员工有来自外企、国企,也有苹果店的店长,还有大学老师、海外留学生等,也有高中毕业生。


相对来讲,我们关心每个人的个性胜于关心他的背景。而恰恰北京是个很包容的城市,各类人才都有。而且北京的科技创新环境让我们开阔视野,知道世界上最领先的事是哪些人在做、做成什么样子,北京已经很明显地形成了这样的氛围。


“用当下最好的技术把记录做到极致”


问:您对于快手未来形态和发展目标的构想是怎样的?


答:希望全国更多的人都能用快手来记录和分享。把这个世界记录下来,把每个人自己的小世界记录下来,并开放地分享。


人类的记录已从文字进化到影像时代。影像也一直在进化,从最早的静态照片到后来的视频,后来视频记录时间变长、分辨率变高,再往后是AR、VR这种视觉影像出现。等到5G普及应用时,可能还会出现全息影像资料。未来,视频消费设备会不会从现在的一块屏幕变成眼镜?视频采集会不会从手机变成鼻梁上的设备?我相信这些变化都会一点一点地发生。虽然时代会进化,但记录是永恒的需求。我会用当下最好的技术把记录做到极致。


“技术创新我们很乐意去做,哪怕很难”


问:您是否想过将快手进行多元化转型?


答:要看多元化是否对记录和分享这个核心定位有帮助。举个例子,我们今年就会做鼻梁上的设备。手机毕竟要用手拿着,而鼻梁上的设备可以解放双手,这样记录下来的影像资料过去是没有的。这样的技术创新我们很乐意去做,哪怕很难。


我们已成立团队进行研发,现在处于设计阶段,不久大家可以看到产品问世。这款产品看起来跟普通眼镜没有区别,普通人也可以戴上一整天,所见即所记录。这是个长远的打算,要站在3年以后来看现在这个东西应该做成什么样。做硬件很难,只要能把记录做到极致,再难我们也做。


自信 执着 焦虑——独角兽企业创始人精神“三特质”


这里,何以"独角兽"出没?——来自"独角兽之城"北京的深度调查


【原标题:“希望做世界的一面镜子”——新华社记者对话快手掌门人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