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我想成为一名创业者,我是一个创业者

“马孔多”是小说中的一个地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中的所有故事都发生在这个地方。艾郭勇以“马孔多”命名自己创办的体育公司,是因为他心中还有知识分子的情怀。

那是2015年,正好赶上“中国马拉松元年”。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的马拉松及相关体育赛事有134项,比2014年增加83项,增幅超过160%。

但当时艾尚未确定公司的经营范围。作为北京一家知名媒体的体育编辑,他在体育行业看到了很多机会,也想做很多事情。跑马拉松只是其中之一。他先是用钱跑了两次小马拉松。在积累经验后,他终于在2016年拿下了大项目——,获得了北京市延庆区马拉松的经营权,并与政府签订了3/2的合同。

然而,三年合作期满后,他主动放弃了续约剩余两年的机会。他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举办马拉松赛事的瓶颈。他无法在其他地方赢得更多的竞争经营权,公司也很难做大。他开始专注于从媒体跑和跑装备。

=艾。

虽然他已经退出比赛,开始转型,但在他看来,“中国一些马拉松项目的服务水平绝对不输给顶级国际赛事。”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中国每年有近2000场马拉松和越野赛,必然会导致水平参差不齐,但总体来说,大部分都是合格的,少数可以用“优秀”甚至“优秀”来形容。

至于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对赛事公司的影响,他认同业内人士的观点,对于小型赛事公司来说,生死攸关。对于成熟的赛事公司来说,面前是阵痛。“长期来看,小赛事公司退出的市场,会被大赛事公司收割。”

艾郭勇坚信跑步行业的未来,因为“跑步是参与人数最多的运动”。

发现:

赶上“中国马拉松元年”

看好跑步产业 体育主编辞职办公司

艾郭勇喜欢运动。他在大学的时候是体育系主任。他喜欢踢足球、打篮球、打乒乓球、下棋和围棋。我特别喜欢足球。“如果你一周不踢球,下周足球肯定会出现在你的梦里。”他还有12年的媒体工作经验,当过体育记者、编辑和策划相关项目。

在职业经历中,艾看到了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公众对个人健康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体育锻炼。这样的朝阳产业当然是非常好的创业方向。”

2015年,艾站在十字路口,长期的媒体工作压力促使他有了转型的想法。“要么换工作,要么创业。”作为北京某知名媒体的体育编辑,37岁的艾最终选择了创业,因为他觉得如果自己这个年纪不创业,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他赶上了“中国马拉松第一年”,在他看来,中国的跑步行业“小何只有犀利和犀利”。当年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的马拉松及相关体育赛事有134项,比2014年增加83场,增幅超过160%。

但他没想到的是,马拉松赛事迎来了井喷发展期。中国田径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举办大型赛事(800人以上公路跑、越野、300人以上徒步)1828场,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赛人数712万人。

“如果我不创业,我想成为一名小说家或剧作家。”艾郭勇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花了10多年时间阅读和研究小说和戏剧。当他在2004年第一次读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时,他大为震惊。“半年多来,我几乎每天都想起这本书。”

这部魔幻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在艾创业之时,仍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的地名“Macondo”成了公司的名字,也成了目前跑步品牌的名字。

生存:

为了公司能活下来


4年运营了12场马拉松赛


刚刚创业的艾国永看到了很多机会,他都想尝试一下,“北京校园足球联赛”“健康助手”“高尔夫旅游”“体育出版”“体育公关”……这些保存在电脑里的文件夹,清晰地反映了艾国永最初的迷茫和探索。


体育公关业务多多少少赚了一点,给一些赛事找来体育“大咖”站台,提供媒体支持等。他组织了多次小规模跑步活动,有些经验后又贴钱举办了两届小型马拉松赛。因为公司亏损,2015年他拿了40万元出来给员工发工资。


“那时候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怎样活下去。”艾国永说,当时贴钱举办马拉松赛,目的是为了积累经验,竞标政府项目。幸运的是,2016年4月,他拿下了北京市延庆区的马拉松运营权。合同是3+2模式,3年合作期满后,有2年的优先续约权。


艾国永表示,北京市延庆区2019年有世园会、2022年有冬奥会,正好需要人气、需要宣传,举办马拉松等大型活动可以很好地将延庆推广给更多人知道。


延庆马拉松赛一年举办3次,虽然都是中小规模的,但艾国永尽力把赛事办好,找中国田协资深专家设计赛事,找奥运冠军领跑。


↑“马孔多”组织的马拉松赛事。


通过3年的赛事运作,艾国永做到了政府的期待,2019年合作期满后,延庆区政府主动提出续约。


从2015年下半年到2019年1月,艾国永的马孔多文化有限公司共举办了12场马拉松赛,其中2场是自掏腰包举办,与延庆区政府合作办了9场,另有1场是一个乡镇出钱举办的。艾国永说,办赛并没有挣到多少钱,只是让公司这几年能活了下来。


转型:


坚决退出办马拉松赛


赛事竞标不易 抵押北京房产艰难转型


2019年,艾国永谢绝了与北京市延庆区的续约,决定不再举办马拉松赛。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找到了公司新的发展方向,也意识到自己的短板,以及举办赛事的瓶颈。


他说作为初创小公司,只能举办中小型赛事。与北京市延庆区合作的马拉松赛,也只有2000人到5000人的规模。他尝试过走出延庆,去外地竞标赛事运营权,但均未成功。


“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缺乏竞争力。”艾国永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举办一场赛事,收入主要来自3个方面,一是政府补贴,二是收取参赛费,三是企业赞助。作为中小型赛事,政府补贴是大头,赞助费往往可以忽略不计。一场赛事办下来,控制不好成本就会亏钱。如果去外地办赛,跑友、媒体资源短缺,执行成本高企。而这些中小型赛事,竞标门槛不高,因此往往都是本地企业中标。


艾国永说,当别的项目还停留在“金牌体育”之时,跑步已经很早就开始了产业化运作。不过总体来说,这个产业还比较稚嫩。能够产生比较大的经济收益的,主要是两个方向,一个是办赛,一个是装备。2019年,“马孔多”从前者转型为后者。


在举办赛事上无法突围的艾国永,开始聚焦跑步自媒体和跑步装备的发展,并断然放弃了举办赛事这一块业务。但没有了赛事举办,又需要拓展跑步装备的业务,一下子让公司陷入了资金困境。


2019年1月举办完最后一场赛事之后,“马孔多”公司上半年营收惨淡,不足百万元。公司新增了不少服装专业和电商专业的同事,还需要大量采购服装,收入很少而支出急剧扩大,很快导致资金断流。


艾国永称那是“黎明前的黑暗”。最惨的是2019年5月,公司现金流为0,艾国永网贷了20万元,把工资发到了员工手里,随后又用在北京唯一的房产抵押贷款。公司最终活了过来,“幸亏下半年发力,我们把营收做了上去。”


前路:


“一年2000场赛事大部分合格”


坚信跑步产业前景 看好装备与跑媒融合发展


“据我所知,中国部分马拉松赛事的服务水平,绝对不输于国际顶级赛事。”艾国永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如今,中国马拉松、越野赛一年近2000场,难免会水平参差不齐,但总体来说,大部分是合格的,少部分的办赛水平可以用“优秀”甚至“卓越”来形容。


↑艾国永与跑友一起参加活动。


关于这次甘肃黄河石林越野跑事件对赛事公司的影响,艾国永与一名业内专业人士专门有过探讨。“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对小的办赛公司来说,眼前是生死关口。对成熟的赛事公司来说,眼前有阵痛。长远来看,小赛事公司退出的市场,会被大赛事公司收割。”


艾国永坚信跑步产业的前景,“从全球范围内来说,足球是第一大运动,因为足球迷最多;但跑步是参与人数最多的运动。”


因为出身媒体,2015年创业之初,艾国永就同步运营公众号,2018年又成为跑圈极早运营抖音号的公司。目前,“马孔多”的跑步新媒体有3个品牌,即马拉松助手、全民跑步、石春健-跑步你问我答,在全网拥粉近300万。


艾国永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公司的定位是跑步装备与跑步媒体融合发展。跑步装备的销售,为跑步媒体的发展提供资金;跑步媒体做跑步知识与资讯的免费输出,为跑步装备导流和塑造跑步品牌的正面形象。二者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我们公司的使命是做中国跑步文化的推广者。”艾国永表示,目前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大部分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用在了跑步装备上。随着公司夯实资金力量,会在跑步媒体上投入更多,让跑友们不花钱就可以得到科学的跑步知识;让不跑步的人也能为了减肥、为了健康而跑起来。


作为初创公司,艾国永清楚“马孔多”的弱点就是资金不足,公司只能采取“小步快跑”的策略,“让资金以最快的速度滚动,保证公司发展的健康与安全。”艾国永表示,2021年公司体量将力争在跑步垂类品牌中位居中国前三。


他的人生,已然与跑步再也分不开……


红星新闻记者 杨灵 图据受访者


编辑 彭疆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