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沙拉轻食,轻食创业背景

文 余音

“轻食不能减肥,它只能减掉我钱包与精神的重量。”

虽然大部分人都已认清现实,但似乎并没有影响“轻食风”越刮越猛。

《2021中国轻食沙拉行业投资决策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轻沙拉的消费者数量将达到1180万,预计2021年将达到1816万。此外,轻食是2020年门店数量保持增长的少数餐饮品类之一。

“轻食”成为消费新宠。/视觉中国

有意思的是,以前吃清淡食物的受众大多在30岁以上,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党加入了吃清淡食物的行列。

看到这部分年轻人的需求,很多高校食堂推出了清淡的食品套餐,不仅卫生安全,而且老百姓也买得起。

然而,很多学生还是为此而汗流浃背:“食堂的便餐能‘打败’旁边的拌饭、螺蛳粉、红烧牛肉面吗?”

别想太多,食堂里的轻食压根不需要参与食物界的斗争。

校园里的轻食,格外“香”

尽管

现在高校食堂的餐饮种类十分丰富,但对于年轻的大学生而言,街边的炸串、麻辣烫往往更香。




一份针对超过115万在校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数据监测显示,2020年我国大学生肥胖率为5.5%,大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率达到30%。




其中,饮食不均衡、爱吃重油重盐的食物、缺乏体育锻炼等,都是导致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炸鸡、汉堡、薯条、奶茶……越“油”、脂肪含量越高的美食,人们越爱吃。/图虫创意




为了给学生多一种饮食选择,让他们有条件给自己“刮刮油”,近几年很火的轻食,开始走进高校食堂。




今年扬州大学食堂推出的轻食套餐,可谓赚足了学生党的目光。根据报道,扬州大学有六个校区食堂,现在已经有七个窗口推出了轻食套餐。




慕了,别人家的食堂推出轻食套餐。/微博视频截图




食堂推出的轻食套餐,大多以杂粮作主食,既能减少学生碳水的摄入又能补充膳食纤维。荤素合理搭配,大都采用蒸、煮的烹饪方式,少油少盐,十分健康。




这样的套餐共有十几种可选,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选配。




从菜色上可以看出,食堂的轻食比起外面的轻食餐要朴实很多。紫薯不会切成小块,生菜不会撕成小条,没有罗勒羽衣甘蓝等轻食菜,更没有精致的摆盘。




食堂的轻食餐追求营养均衡,只是外表略显朴素。/微博视频截图




本以为食堂的轻食打不过外卖轻食,更打不过其它珍馐美味,结果扬州大学食堂的工作人员表示,为了缓解排队压力,他们现在都开始推出线上订购服务了,足见其受欢迎程度。




究其原因,一方面,食堂出品的餐饮更有卫生保障。




前段时间爆出“轻食店工作人员不戴手套分装食物”的新闻后,有多少人开始对自己精致的轻食外卖产生心理阴影?




浏览外卖平台可以发现,最近几年,轻食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这些轻食店大多是专门的外卖店,不设堂食。




看完这个现场,手里的外卖顿时不香了。/来源西蜀网




在长沙大学城,就有一条藏在巷子里的外卖街,里面的每个店铺都只是个拥挤的厨房,没有精美的装修,甚至连干净整洁的标准都达不到。




想到自己的外卖是在这样的店里被做出来,就觉得实在可怕。




另一方面,食堂轻食的价格非常适合学生党




比起精致摆盘,更吸引学生的是轻食套餐的价格——4元起。虽然根据食材不同,价位也有所差别,但最“奢侈”的套餐也仅售12元。




点过轻食外卖的朋友都知道,20块出头的套餐,一般就是放了三四块肉的蔬菜沙拉,性价比很低。种类搭配丰富、食材选用精致、适合减脂的轻食餐,价格普遍在40块钱以上。




花这么多钱还吃不饱,心里难免不是滋味。/微博视频截图




相比之下,食堂的轻食可以自己选材,价格也更加透明。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学生的自主选择。




无论是因为有身材管理的意识,还是在胡吃海喝后想自我调节一番,轻食这个选择,食堂都是给对了。






精神上的轻食,嘴巴里的快餐




虽然校园里的轻食餐办得红红火火,引来人们的诸多称赞,但校园之外的轻食餐饮似乎正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




首先,对于消费者来说,目前市场上对轻食的概念还没有统一。




什么才是真正的轻食?




轻食这个词是舶来品,它最早指的是17世纪欧洲贵族的下午茶。由于那时的晚餐时间很晚,所以人们在下午时就用红茶、咖啡、甜点、面包一类食物安抚自己的辘辘饥肠。




后来,轻食的概念又传到了日本。




这时,轻食不仅是可以闲坐品尝的食物,还成为了上班族填饱肚子的快餐,比如关东煮、饭团、三明治等制作简单的食物。




总之,轻食最初的定义就是能让人很快地填饱肚子的食物。




这样说来,中国早就有了很多轻食,各地的特色小吃都在其列。/图虫创意




如今,轻食的概念已不是快餐,而是指低卡路里、低脂肪、高纤维、制作简单、原汁原味、健康营养的食物。




人们认为,这样的食物不仅更健康,而且能够减肥。




但是,人们在理解轻食的原定义与现定义时,还存在诸多矛盾的地方:




比如不符合人们减脂要求的面包,到底还算不算轻食?轻淡到可以看做水煮菜的麻辣烫,到底是垃圾食品还是健康轻食?




B站UP主“李困困困了”录制了自己一周轻食挑战的视频,想分享自己的减肥过程与成果。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她的确每天点一餐轻食外卖来吃,但其中一些套餐压根不符合减脂需求。




比如快餐店里常见的黑胡椒牛肉意面,因为前面加了“低卡”二字,就化身轻食。看过食物的卖相——飘着一层油的黑胡椒牛肉酱后,大家压根不懂卡路里低在哪里。




边吃边安慰自己,“低卡黑胡椒牛肉意面,吃得再多,也不会胖”。/@B站“李困困困了”




还有不是全麦的全麦面包、香到流口水的咖喱鸡……不得不说,这些轻食的热量看上去比一般的家常菜都要高。




果不其然,一周过去后,UP主的体重丝毫未减




所以这到底是“轻食减肥太鸡肋”,还是人们的理解太混乱?/@B站“李困困困了”




其次,对于轻食商家来说,他们被一边喊着“追求轻食”,一边在烤肉店大快朵颐的消费者搞得晕头转向。




新周刊记者走访了广州商场里的一家轻食店,从菜单上看来,这家轻食店是以沙拉为主。




比如金枪鱼藜麦沙拉、鸡胸肉紫薯沙拉……都是以低脂、高蛋白的肉类搭配低碳水的主食,再辅以西兰花、罗勒、秋葵等蔬菜。




这样的沙拉,价格在48-68元不等。




还是因为轻食的口号喊错了。




然而在周末的用餐高峰期,店里只零星地坐着三四桌客人,而这仅有的几位客人也并没有以沙拉做主餐。他们点了意面、牛扒等食物,沙拉只作为配菜出现。




所以,现在的轻食店大多不是纯轻食,它一样会向高热量的快餐低头,否则这仅有的三四桌客人可能都不会出现。






如果不是为了减肥,轻食还挺好吃




同样是轻食,为什么开进学校就能成为“网红餐饮”,开在外面就活不下去?




还是因为轻食的口号喊错了。




为了减肥,嘴里的轻食还香吗?/图虫创意




近几年,“无糖”“代糖”“0热量”成为影响年轻人选购食品时的关键词,市面上出现了以此为招牌的饮料、酸奶、零食等各类产品。




这样的食品给了人精神上的慰藉:没关系,这样的饮料和零食吃多少都不会发胖的。




然而不管再“无糖”“低卡”,饮料和零食本身就是减肥者应该“屏蔽”的产品。




轻食餐=减肥餐,也是这样的伪命题。




喜欢吃轻食的人,总会给自己不断洗脑:减负、减肥、减负、减肥……/微博“滤镜粉碎机”的视频截图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看似营养均衡的一份轻食,其营养价值并不高




根据轻食业内人士透露,一斤生菜可以做四五份餐。胡萝卜、黄瓜都是擦丝,其实并没有多少。




况且,这些食物都是生的。想想下锅时的一大盆青菜,出锅时就变一小撮,你还觉得自己的“草”吃得够多吗?




另外,商家也知道轻食寡淡无味,入口实在困难,所以不得不用西式酱汁增味。而西式酱汁大都是用糖、黄油、芝士等原料调出来的,热量可能比我们平时做饭用的酱油都要高。






日前,博主“滤镜粉碎机”针对外卖平台上多款轻食餐进行热量测评后发现,其热量在426.86--742.54大卡不等,如果追求吃得饱、口感好,热量可能会更高。




可笑的是,麦当劳的巨无霸汉堡+可乐的套餐,热量只有639大卡。




到底谁才是减肥餐呢?/微博“滤镜粉碎机”的视频截图




当轻食失去了“减肥”的滤镜后,它还剩什么?




作为食物,它不具备口感竞争力。




首先,生冷的蔬菜实在不适合我们的“中国胃”。




从小,我们吃饭时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饭要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慢慢地,我们的确会把热腾腾与香喷喷联系在一起。




有人说,我们也喜欢吃凉菜啊。没错,但它的作用只是为了给吃主菜前的人们开胃,或者是在我们吃了热菜后用来“爽口”的小菜,并不能作为主食。




还是有大部分人吃不惯轻食餐。/图虫创意




其次,轻食里的肉一般会选择脂肪含量少的鸡胸、牛腱等肉,比较干柴。加上低油低盐的要求,很容易暴露肉原本的腥味。




这样的一餐吃下来,火锅、烧烤对我们的吸引力又在不知不觉间猛增了。




在价格上,它也无法令人满意。




一位轻食业内人士曾这样解释高昂的定价:做轻食的成本很高啊。




“生菜,我们都选用5-8元每斤的意大利生菜。面包,我们都用全麦无糖无油的顶级面包。”




的确,说起轻食的食材,老板们都会义正辞严地抛出“国外进口”“有机”等词语。但是,为什么要一味地追求国外蔬菜呢?




或许意大利的生菜真的好,但是我们的国产蔬菜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呀。




长春一高校也推出了“减脂餐”,这菜看着就新鲜。/视觉中国




以此来给轻食打上中产烙印,恐怕结果就是轻食越卖越贵,顾客越来越少。这个恶性循环永远不会休止。




从高校食堂轻食餐的成功中就能看出:人们不抵触轻食,但并不需要轻食减肥,更不愿意为没有烹调过的食物花冤枉钱。




外面的轻食店可以参考一下,别再想着跟“阳间食物”作斗争了,轻食还是作为补充性、调节性的食物比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