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年轻人不仅是新消费体验的主力军,也成为这些全新职业中的“岗位能手”。
作为“五五购物节”青少年专场活动,由上海市团委发起的2020上海互联网青年生活节评分会场设置了“新青年新趣味玩法”主题活动,发掘展示一批最具青春气息、最时尚的新产业、新业态。
发布会上,上海市团委、美国青年团评论发布了《沪上青年五五新消费新职业大数据》(以下简称《大数据》)。《大数据》显示,密室、室内游乐场、蹦床、采摘/农家乐、茶馆、DIY手工作坊等。已经成为上海十大热门剧种。一批全新的业态,如鸭舍、冲浪馆、蹦床馆、汉服体验馆等也在上海涌现。
Xi安的小鸭体验馆里有4只科尔鸭。人的视觉数据图
《大数据》也表明,95后已经成为上海新兴玩法消费的主力军,占比57%。夜间经济加速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上海年轻人主导的夜游订单比节前增长了128%。
在全新业务的背后,出现了许多新的职业。
比如上世纪90年代后,王天伦在“鹿王溪”音乐手迹工坊成为了一名DIY创意开发者。
在她的工作室里,她可以制作八音盒、四弦琴、拇指琴、木笔、赖等手工作品。“手工作品注重创意。今年,我和我的朋友们可能会花几个月的时间来开发如何自制手摇音乐盒和促进教学。”
据了解,成立于2019年的美团大学将推出“新职业成长计划”。未来美团大学将与国内1000所高校达成合作,带动1亿生活服务从业者向数字化发展。
美团点评副总裁方貌表示,新职业的蓬勃发展见证了上海在线新经济的爆发力。美团点评希望通过新员工成长计划形成正向飞轮效应:借助新职业等新就业形式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通过培养新型专业人才促进更高质量就业,激活商业形态创新活力,促进消费升级。这些升级将进一步推动上海更多新业务、新职业的诞生和成长。
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丁波表示,作为“五五购物节”青年专场活动,上海互联网青年生活节平台不断发现和展示一批最青春、最时尚的新消费模式和新就业形态,吸引更多青年尝试体验,为青年就业开拓新思路、新空间。
下一步,团委将主动对接市商务委、市人社局等委办,为消费新业态整体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特别是在岗位培训、技能认证、职业发展等方面。探索建立新职业发展联盟,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广泛团结从事新职业创业的年轻人,搭建消费新业态发展平台。同时,团委将通过各类青年竞赛平台,进一步发掘新职业、创业方面的优秀青年人才,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晋升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