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珐琅,是珐琅的品种之一,一般指铜胎景泰蓝珐琅,又称“景泰蓝”。用其他金属做轮胎,如金胎、丝珐琅等。掐丝珐琅的制作过程也叫掐丝珐琅。
在开始今天的介绍之前,边肖想给大家看一些临夏博物馆的景泰蓝珐琅藏品照片。
清代嵌珐琅双凤香炉
清代珐琅花景泰蓝瓶
披釉蓝色牡丹图案炉
填充丝珐琅黄色植物纹高脚杯
捏丝珐琅白龙戏珠瓶
透明丝珐琅黑鱼子酱图案瓶
在查马古城的景泰蓝珐琅博物馆里,90后工匠杰娟正在制作景泰蓝景泰蓝珐琅画。
景泰蓝工艺起源于元代,从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它盛行于明代景泰时期,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景泰蓝名为“铜胎丝珐琅”,俗名为“珐琅”,又称“镶嵌珐琅”。其工艺繁琐,制作工艺精湛,通过十几道重复的手工步骤,就能制作出色彩斑斓、光彩夺目的指尖艺术品。由于其历史意义和工艺,景泰蓝于2006年被国家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2年的一次偶然机会,谢娟被景泰蓝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从那以后,她致力于艺术创作。
2017年,她带着自己的“景泰蓝工艺”来到了查马古城。与景泰蓝瓷瓶、手镯等“烧制”作品相比,婕娟更喜欢用景泰蓝工艺来作画,并通过改进,将铜线换成了银线、铝线。制作的画不需要烧制,可以用胶水粘起来,用薄膜覆盖,因此得名—— Cuasi美术馆。
用工艺美术的手法画出图案,再用铜丝捏出各种图案作为画面的轮廓,用天然石英石作为填充图案的原料,重复的过程需要极大的细心和耐力,三四个月就能完成一副180 cm的手工作品。
/p9.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521bd978d4eb41dc856bb1179997173f" />


7年之余的时间,解娟制作了七、八百余幅景泰蓝工艺掐丝珐琅画,是临夏市益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临夏市河州香包扶贫车间、临夏市手工编织巾帼特色产业联盟带头人,临夏市手工编织培训基地、临夏市妇女巧手馆负责人,甘肃女企协临夏分会会员。2018年,她荣获临夏州“巾帼创业能人”称号,她的景泰蓝掐丝珐琅作品荣获2018年天元杯创新大赛三等奖。2019年第二届天元杯文化创意大赛三等奖。2019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2019年河州牡丹文化月个人贡献奖。













、




















、


荣获2018年第一届天元杯
文创大赛三等奖(作品)

荣获2019年第二届天元杯
文创大赛三等奖(作品)

掐丝珐琅以精美艺术形象、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文化内涵,成为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随着技艺的不断深入,解娟对掐丝珐琅釉彩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她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项古老的技艺注入一丝丝“活力”,让这项传统技艺代代传承下去。90后美女解娟,掐丝——如你般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