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泰康县浔目口镇浔目村李明的鸡舍。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鸡笼,里面放着羽毛鲜艳的小鸡,看起来很可爱。
36岁的李明以前一直在外面工作。2020年7月,他从朋友那里了解到,养殖肉杂鸡是致富的好方法。几经调查论证,他投入30多万元,回到家乡养殖肉杂鸡。
“我在2020年开始创业。一个朋友向我介绍了农业。当时我手里没有多少钱。我借了一点,开始创业。在养殖之前,我去其他地方开始学习,跑了很多地方,学习了人们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农民李明告诉记者。
在创业之初,李明把多年辛勤工作的积蓄用来养鸡,买饲料,建鸡舍。他什么都是自己做的。当时因为养殖技术不够成熟,鸡大面积死亡。但李明并没有向眼前的困难屈服,而是日夜守在鸡舍,观察肉鸡的习性和进食情况,咨询相关专家,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遇到的困难。
农民李明说:“2020年下半年,发生了一场鸡病,然后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带着鸡跑了100多次,让兽医去问老师,看鸡是不是出了问题。当时鸡大面积死亡,死亡率太高,跑了很长一段路。问题终于解决了。”
由于生长速度快,肉质好,需求量大,肉杂鸡一经销售,需求量就供不应求。同时与众多一线城市签约,实现订单销售,走上产销良性循环。
“现在技术成熟了,大部分都去外地签合同了。我们当地没有,但是我们卖给郑州,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城市。我们鸡的生长周期从鸡苗进场到出栏需要60天,我的棚可以养3万只鸡。你一年能养4棚,一年2万棚左右,一年10万以上。”农民李明说。
目前,李明已经用科学的养殖管理方法,从几千只发展到3万只。虽然时间不长,但农场很出名,吸引了许多城市内外的农民向他们学习和借鉴。李明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循环喂养,摸索出了一条致富之路。
农民李明告诉记者,“下一步是升级这种设备,使其更加现代化和环保。”
撰稿:泰康县融媒体中心全媒体记者王
编辑:郑诗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