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知乎创业历程,创业是一个什么的过程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记者高捷)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上个世纪就提出了“数字鸿沟”的概念,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似乎可以通过“动动手指”来缩小“数字鸿沟”。知乎创始人周源表示,成立知乎的初衷是让更多人跨越不同的知识领域,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观点。

在成为知乎创始人之前,周源有过一段不成功的创业经历。“在我第一次创业失败的那一天,我把公司剩下的所有东西,包括桌椅、电脑和白板,都给了陪伴我走到最后的团队成员。事实上,它并没有被发送。最后一个月,他们没有工资,但还是要继续坚持。”周源说。

然而,从第一次创业开始,周源积累了很多经验。他最大的收获就是拉起了一个团队。团队里有些第一次创业失败的人还在知乎工作。

周源的年轻李大海就是其中之一。“周源突然打电话给我,说他站在路边,发现知乎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李大海回忆说,周源上次创业失败没多久,所有和他一起创业的小伙伴实际上都找到了工作。于是周源一个个打电话,动员他的朋友重新加入知乎。

2011年,经过短短20分钟的介绍,周源获得了150万元人民币的天使投资,随后他们在三里屯获得了一张免费办公桌。经过几个月的设计和代码编写,知乎上线了。

目前,作为每天更新的知识型问答社区网站,知乎用户前十大行业涵盖互联网、计算机软件、高科技、金融、高等教育、电子商务、信息媒体、创意艺术、金融、地产建筑。“有问题,去知乎。”周源告诉记者,他认为知乎还远没有完成自己的定义,还会不断丰富和发展。

“北京这座城市有冒险精神。在学校、咖啡馆和地铁里,年轻人之间的对话都传达了一个信息:你应该做点什么。许多企业家被这种氛围所吸引,让一些不同的事情在这里发生。”周源说。

经历过失败后,周源意识到创业的生活依然像“打怪兽升级”,但并不是以Game Over结束的游戏。周源认为,对于那些坚持梦想的人来说,不要忘记你的主动性思维,“机会总是有的”。改革开放以来,创业者可以找到良师益友、志同道合的同伴、眼光独到的投资人,参与市场考验,让自己发光发亮。

截至2018年8月,知乎注册用户数已超过2亿,回复数达到1.2亿。这些讨论涵盖25万个话题,用户可以在知乎找到围绕工作、生活、学习的专业可靠的答案。

在评价新程序让知乎成为更好的平台的同时,周源打造了平等的企业传播文化,坚持不以低质量内容换取流量的原则,希望自己不要成为知乎发展的“天花板”。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和李大海有一次爬到我们家的屋顶上,说将来要做什么。我告诉他,我想象中的一件事是,有一天我可以和各种科学家一起成立一个超级科学院,来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问题。”周源说。

如今,知乎平台汇聚了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和专业人士。正是这些普通人互相帮助,在社区中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对记者来说,这是一群有梦想的程序员构建的理想主义世界。

“2016年,我去美国参加了一个会议。在大会上,我们向一些美国同行展示了知乎产品。其中一些人看到知乎咨询需要付费的问题时非常惊讶。他们问这个产品研究的是哪个美国产品。我告诉他们,这是我们自己的产品,因为我们有大量的网友,创造了新的需求,科技公司会做出这样的产品来满足需求。”周源告诉记者,只要问答是用户之间非常基本的沟通方式,知乎就能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创新更多好产品,让生活更美好。(参与撰写:曲孟、纪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