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今日北京商业
如今,因疫情防控被叫停的实体书店,正加速阵地向线上转移。2月5日,钟将自己的实体书店搬到了直播平台,这是钟近几天举办的第二场直播。与此同时,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疫情发生以来,北京新华书店和北京图书大厦也纷纷向读者推出线上售书平台,并推出相关优惠活动,从而在实体书店开启了一波线上商品。从过去单纯的网上卖书,到直播带货、限时抢购,疫情下的实体书店正在通过各种尝试告别过去的自己。
急转弯线
2月5日,钟再次现身淘宝直播,这是继2月4日首次直播后,钟推出的第二次线上直播活动,以最直接的展示形式向读者介绍书籍等产品。
数据显示,387人观看,7740人喜欢2月4日的第一场直播,30分钟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书籍被推荐,实时观看人数持续增长,读者前往相关页面购买的提示文字开始时不时弹出。直到4小时直播结束,共有8777人实时观看,点赞数达到2.7万条,收到互动留言1万多条。在2月5日的第二场直播中,依然吸引了1829人实时观看,点赞数为2.1万。钟说,生活在家里,人们通过读书和学习来打发时间,但买不起书却成了困扰读者的难题。开通线上直播,让读者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新鲜的书籍和信息,方便以优惠价格下单,方便读者的文化生活。
众只是增加线上布局的书店之一,包括北京新华书店、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中关村图书大厦等在北京有影响力的书店和大型书店,也已经将主要阵地转移到线上。
据今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1月25日,北京新华书店、王府井书店进入临时关闭状态。但在门店关闭时,上述所有书店同时提醒读者去网上书店和微商城买书。而且你可以在网上平台上看到,很多书都是有折扣或者优惠的。以北京图书大厦网上书店为例,现阶段平台正在为《静听风松寒》图书推出限时抢购活动,读者下单时可以30.6元购买原价38元的图书。同时,针对当前疫情形势,平台还设立了健康科普知识图书展销专区,提供七折至八折的一般优惠。
无论是优惠促销、限时抢购,还是借助直播带货,都证明越来越多的实体书店加入线上销售的行列,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强化线上影响力。
市场变化
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年中国图书市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随着网购市场的发展和成熟,居民购书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图书零售额的线上占比逐年上升。2018年网络图书零售总额占比64.1%,市场规模573亿元,同比增长24.8%。2019年前三季度,网络图书零售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4.8%,2019年网络图书零售额占比将达到70%。
上述数据也向外界表明,网络图书的销售空间远未枯竭,关键在于如何挖掘潜在空间。“如果要进一步扩大线上图书销售规模,除了保证优质图书的供应,还需要更多的经营者进入市场,虽然实体书店的线上布局过程会给原有的电商带来竞争,尤其是已经形成连锁和品牌影响力的书店,必然会抢占部分消费者。但从市场整体来看,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激发市场活力,同时成为实体书店发展的后盾力量之一。”资深出版商唐勇说。
实体书店现在已经进入了抓住线上平台发展机遇,推动自身发展的阶段,这次疫情就是明证。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认为,当疫情逐渐消失,人们可以恢复日常活动时,线下实体仍需要花费一段时间让消费者缓解心理负担,逐渐放下对线下聚集消费的恐慌,重拾信心,这需要时间等待消费者改变。这种情况也让实体书店经营者意识到,即使疫情重开,也很难在短时间内重新获得读者来店的体验
需借助线上平台作为补充。随着实体书店在线上平台做得越发风生水起,这也不免令人们开始思考,是否会改变原有的市场格局。在唐勇看来,实体书店在线上增加布局是趋势之一,市场格局也会随之改变,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挖掘仍具发展趋势的线上图书零售规模。
不破不立
虽然实体书店在线上的冲锋能抵消实体店面暂停营业的部分损失,但不可忽视的是,书店经营者如今仍面临着经营负担。大兴区某民营书店负责人李琛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首先最大的支出便是房租与物业费,可占总成本的四五成,另外一项成本就是人工费,占比约为两三成,再加上其他开支及为今后进货留出一定资金以保持开业后的运营,粗略计算,每月的成本在七八万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北京市刚刚推出相关新举措帮扶企业发展。其中,北京市发改委表示,鼓励大型商务楼宇、商场、市场运营方对中小微租户适度减免疫情期间的租金,各区对采取减免租金措施的租赁企业可给予适度财政补贴。除此以外,北京市还推出延迟缴纳社会保险的服务,将1月、2月应缴社会保险费征收期延长至3月底,受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可将疫情影响期间应缴社会保险费征收期延长至7月底。
在唐勇看来,随着近年来国内推出全民阅读等一系列措施,实体书店的发展环境已有所向好,但对于部分中小型民营书店而言,仍未摆脱固有理念的束缚,但实际上已有多种渠道可成为书店的衍生发展平台,如较为常见的网店或小程序,可成为线上销售平台,还可借助微信等社交应用将读者组成书友群、会员群等,将单纯购书的读者转化为对书店具有黏性且有持续消费意愿的粉丝,借助推出具有含金量的付费内容产品或服务实现创收。而在销售模式上,也可多种并行,除了直接销售,还可涵盖借阅等模式。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郑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