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酒为代表的时尚酒正进入市场沉淀期。
从2017年开始,以江为代表的青年白酒开始流行,让时尚白酒成为一种现象,一夜之间涌现出数百个白酒品牌。但2019年,青春酒似乎很快触及天花板,市场上没有新品牌出现,融资冷。
对于青春酒来说,退烧后的前路是怎样的?
青春小酒退烧?
青春酒始于蒋,尤其是语录瓶的出现,迅速让蒋成为网络名人产品,并立即获得资本的青睐。2014年、2015年、2017年,江小白先后完成A、A、B系列融资。
江的成功给市场带来了无限遐想,吸引了无数追捧者。在最红火的2017年和2018年,市场上涌现出200-300个青年酒品牌,有的模仿蒋的语气,一本正经地讲着金句;他们有的有个性化的包装和名字,但有浓厚的社会氛围;有些品牌是知名葡萄酒公司的防御性产品。
然而,2019年以来,青春酒的热度突然下降,一方面市场上的酒新品牌被打破,之前涌现出来的品牌大多如昙花一现。在淘宝等电商网站上搜索发现,小酒大部分都消失了,甚至店铺都下线了。
另一方面,小酒的融资情况并不理想。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近三年白酒业务融资项目有12个,但白酒项目只是古小酒项目,小酒大多还在裸奔。
据山东文和旺酒业总经理肖介绍,时尚白酒的问题在于年轻消费者没有真正被理解。目前,有很多白酒产品都有年轻化、互联网化或个性化的概念,但大多数在包装形式上仍然是个性化的。在品牌推广和互动方面,仍然使用传统的白酒产品。
抛开新瓶装旧酒的问题不谈,葡萄酒行业分析师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青年酒业定位于年轻群体,但这个群体本身不爱白酒消费,市场教育难度大,所以只有少数品牌发展得好。尤其是热度爆发后,市场表现平平,时尚白酒本身盈利能力差也限制了这一品类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行业从业者不再盲目追求小酒。
2019年的春糖,在一场名为梁大侠的前沿高粱酒品牌发布会上,创始人热情洋溢地谈到了武侠文化和白酒,互联网风格的ppt也非常漂亮。但是,台下的经销商看起来不再是如痴如醉,而是暗暗盘算着能卖多少,能赚多少。
江创始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行业正进入一个平静期。与新兴的互联网行业不同,白酒是一个具有典型长期价值的行业。新品牌的出现和融资行为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短期经营行为。事实上,在市场方面,小酒既没有迅速爆发,也没有降温。所谓的爆炸和降温,不能以大家是不是追风来判断。行业进入平静期可能是好事,但有利于追求长期价值的企业积累。
时尚白酒的前路?
青春酒的教育并非无效。在北京北苑小区的一家小烟酒店,老板小舒正在整理货架上的江。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每周店里都能卖出30-40瓶江小白,买家多为年轻人。
据CBNData) 《2018天猫酒水线上消费数据报告》,90后、90后的年轻消费者正逐渐成长为线上酒类消费的主要驱动力,他们的白酒消费低档次、小包装。
然而,此前的罗兰贝格报告显示,2017年,30岁以下的中国消费者消费了52%的啤酒、13%的葡萄酒、11%的预调酒、7%的调味啤酒和仅8%的白酒。
这也是白酒行业的一个现状,年轻人
不再把白酒作为第一选择。业内曾估算,青春小酒的市场可能在500亿左右,相比于7000亿的传统白酒市场规模仅仅是很小一部分,行业此前如此看好,也是看中了其抓住年轻消费者市场的可能性。但目前来看,青春小酒并不是白酒年轻化的最终解决方案。
陶石泉认为,白酒的年轻化大家都还在探路,中国酒类消费正在进入一个新酒饮时代,全球烈酒市场呈现一种相互融合的状态,而国内则是白酒占据绝对主导。未来随着90后、95后消费主导市场,烈酒消费将变得多元,产品也将转向利口化和高品质,同时还要拥有更有感情链接的品牌。
在他看来,青春小酒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一个品类,虽然小瓶酒还是江小白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江小白的品类也不是小瓶酒,小瓶只是一个包装规格。白酒行业正在呈现头部企业+小而美的市场格局,目前白酒企业很多,但市场并不需要这么多白酒品牌,存活的关键在于能否给用户和市场提供独特的产品价值。
因此,江小白也正在淡化与青春小酒的关联度,一方面将重金投向全产业链,以提升产品品质,另一方面则将产品线转向“纯饮+淡饮+混饮+手工精酿”四个方向。在原有传统白酒产品之外,推出系列酒精度更低的25度淡饮产品和基于洋酒消费习惯的混饮,目的在于更迎合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并且大量赞助与年轻人有关的营销活动,让江小白越来越像一家针对青年消费群体的酒精类饮料公司。就像在江小白的厂区外墙上,经常可以看到巨大的涂鸦,而不是传统白酒酒企的宣传标语。
在蔡学飞看来,时尚白酒现阶段是中国白酒市场的重要补充,肩负着年轻群体白酒教育的责任,但是考虑到中国白酒的社交属性与饮用场景,时尚白酒只可能是特定人群的特定产品,不会成为白酒的消费主流。但长远来看,时尚白酒会逐渐切割白酒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大多数名白酒企业来说,白酒年轻化并没有如此急迫,主流方式还是在探索低度化。业内有一种声音认为,白酒消费和中国文化深度捆绑,随着年龄的增长,年轻消费者还是会回到传统白酒消费的主赛道上。此外,年轻化和中国传统的商务宴请市场格格不入,也意味着不会有丰厚的利润。
但在陶石泉看来,这也是一种机会,他认为江小白尽管不会达到头部名酒企业的毛利率,但运营效率和费用率是领先的。而茅台、五粮液等头部白酒企业的优质优价战略,也给质优平价的二线品牌留出了很好的发展空间,只是需要长时间坚持战略。
(责任编辑: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