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凌晨,家住雁滩区镇江冲村的黄香芳和丈夫一起进城买年货。家里的新衣服,鸡,鸭,猪肉,水果糖果.很快,这对夫妇就大包小包地回家了。“去年年底我们摆脱了贫困,所以我们必须买更多美味的食物,一家人将愉快地庆祝新年。现在我们俩都有工作,收入稳定,明年的生活肯定会更好。”黄香芳笑着告诉记者,去年她通过家里的灵活就业项目实现了在家就业,丈夫也申请了工作,这离不开好的政策和区就业局的帮助。
2017年,雁滩区就业局巧妙决策、精准发力,以宣传推介、平台推广、培训强化、典型引领等“五大工程”引领就业服务工作。为了创造就业和创业的新局面,振兴杜妍,它汇集了新的思想和理念。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98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37.24%,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27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41.11%。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25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41.6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对635名青年工人进行技能培训,完成目标任务的141.11%;品牌培训16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8%;培训创业人员470人,完成目标任务261.11%,通过率达到100%;推动41名大学生实现创业,帮助海归实现创业130人,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组织企业206家,开展送岗下乡活动32场,举办扶贫招聘会25场,开展扶贫培训507人次,实现转移就业4525人;建成国家就业扶贫基地企业2家,就业扶贫示范村1个。
宣传促动工程
雁滩区就业局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氛围,通过巧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和上门服务,做好宣传和政策传递的结合。
细化宣传内容,以日历、清卡等为载体,使就业创业政策和信息通俗易懂,让群众第一眼、第一眼就明白,使宣传长期发酵。车水马龙中悬挂横幅标语,led电子显示屏上昼夜滚动就业创业政策,政策宣传不间断,氛围不单调,政策绽放新活力。
借助政府门户网站、QQ群、微信等新媒体平台,雁滩区就业局扩大了宣传范围,增强了宣传工作的时效性,使宣传立体化、多样化、便捷化,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政策。同时,充分利用“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设立政策咨询点,发放政策宣传资料,增强公众意识和关注度,使宣传贴近群众,确保宣传到位、信息可得、服务到家,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舆论氛围。采取“区、乡、社区(村)”三级联动模式,形成政策宣传齐抓共管、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到群众家门口的局面,解决政策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平台推进工程
通过“两建两建”,打造创业园区、就业平台体系、就业扶贫基地、创业孵化平台,夯实基础,推波助澜,有效服务创业就业。
紧紧围绕雁滩区“一线经济带”战略,按照第一产业创业、第二产业创新、第三产业创意的发展思路,发挥工业、农业、文化旅游优势资源,返乡产业创业园、返乡Moder
以“一人就业,一户脱贫”为主题,整合资源,搭建就业平台。全年围绕13个乡镇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25场,提供就业岗位4149个。充分发挥两个国家就业扶贫基地作用,广泛开展扶贫就业培训,开展焊工、钳工、电工、裱糊、保洁、保安、服务员等培训。并在培训后直接上岗。通过驿站,吸纳了贫困群众,3000多名当地群众外出务工。
依托岩滩产业园省级孵化平台,为高校创业者提供全面、专业的孵化服务,大力实施“提升创业能力、拓展创业政策、推进创业孵化、优化创业服务”四大行动,加快构建“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创业政策、创业孵化、创业服务”五位一体的工作格局。目前已吸纳20个创业项目入园孵化,7个成功孵化项目带动40余名高校毕业生创业。
培训夯基工程
结合劳动力的结构、状况和就业培训意愿,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劳务品牌培训、创业培训、扶贫培训,充分发挥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基础性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是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创业+技能”培训。通过举办送培训下乡活动,在联络、兴隆等13个乡镇举办了农业种植、GYB创业培训等扶贫培训班,开展培训13场次,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507人,带动5名贫困人员自主创业。二是做好大学生SYB创业培训。积极开展政校合作、校地合作,在四川理工学院开展高校毕业生SYB创业培训8期,培训学员240人。三是做好青年劳动者插花式培训。在卫坪、邓关等乡镇举办了花卉园艺、计算机操作等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培训学员208人。四是做好劳务品牌培训。在自贡市飞鱼职业学校开办了钳工培训班,培训学员60人,在自贡龙锦职业技术学校举办了彩灯制作培训班,培训学员100人。
贴补奖励工程
充分挖掘激励贴补政策活性,点燃就业创业火花,通过发放创业奖补大礼包、培训补贴大礼包、保就业补贴大礼包,进一步刺激创业就业。
不断加大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等方面政策保障力度,实施发放创业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对在校大学生和高校毕业生毕业5年以内创业的给予每个项目1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全年扶持创业高校毕业生41人,发放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41万元。鼓励贫困家庭劳动者创业,对创办、领办创业实体的,给予1万元奖励,全年扶持贫困家庭创业13户,发放补贴13万元。
针对有培训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者,免费提供一次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并给予参加培训人员每人每天50元伙食、交通补助。2017年,扶贫培训乡镇全覆盖,举办扶贫培训班14场次,培训贫困人员507人,补贴资金12.3万元。
同时,大力开发乡村公路维护、保洁保绿等过渡性公益性岗位,对21个贫困村每个村开发过渡性公益性岗位6-9个,其他村每个村开发过渡性公益性岗位2-5个。2017年,已开发过渡性公益性岗位871个,实现就业871人,发放补贴378.72万元。
典型引领工程
不断完善、落实创新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创新服务方式,不断优化创业就业环境,树立创业就业典型,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和谐、和谐促进发展,全区上下正在形成“一人创业,带动一片,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可喜局面。
积极引导业主把产业链条延伸到乡村,既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区就业局搭桥牵线做出口鞋业务的丽鹰鞋业,率先在联络镇高滩村通过“企业+专合社”模式,动员组织一批闲散在家,又心灵手巧的农妇到专合社做鞋面、粘鞋帮和编鞋带等手工活。此后,逐步将鞋业代加工外包模式扩大至刘山乡、瓦市镇、沿滩镇、富全镇,为460名居家人员搭建居家灵活就业平台。2017年,全区通过产业链延伸,把车间设在农院,把岗位送到农家,解决当地村民就地就近就业达5300余人。
树立创业典型,引领创业道路。去年,推荐1名创业培训讲师参加全国创业培训讲师大赛。推荐10名创业典型参加首届“天府杯”创业大赛自贡赛区比赛,其中,1名选手夺得赛区第一名,并成功晋级全省决赛,3名选手取得自贡市十强的好成绩。自贡网讯(李清远 记者 曾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