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铁匠披萨后厨,创业中国人铁匠披萨

王蕊通过共享模式受雇于“新公司”。记者陈雨雪

将轴钉拧在零件上,然后将90个零件逐一固定到不倒翁上。昨天接近中午的时候,王蕊已经在生产线上安装了10台投掷器。按照这个节奏,一天能完成20多个投掷者,不下于一个技术工人。昨天是她在宁波海伦乐器配件有限公司工作的第三天.

王蕊是北仑齐欣街大港社区一家装饰五金厂的装配工。连日来,她一直通过“共享员工”的模式受雇于“新公司”。

疫情下,部分企业长时间未复工,“闲置”员工面临住房贷款等各种生活压力,而部分企业已复工,但复工员工不足,生产能力和效率无法提升。为了解决这样的供需问题,我市部分企业开始对接资源,一批“共享员工”应运而生。

“新公司”在职,每天能赚200元

“我去年刚买的房子,每个月要还3600元的房贷。不知道公司什么时候复工,急着留在家里。现在有了工作,可以贴补家用,心也踏实了。”昨天上午10点,记者在宁波海伦乐器配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见到了王蕊.她一手拿着电钻,一手拿着零件,通过轴钉固定在旋转锤上,动作流畅,操作熟练。

因为工资是按件结算的,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所以记者一有机会就采访她。她戴着口罩说话,但眼睛总是盯着零件,手也没有停下来。

王蕊今年33岁,老家在河南南阳。他在北仑已经十几年了。夫妻二人都在大港社区的企业工作,有一个儿子,今年9岁。

多年来,王蕊换了几份工作,最后在一家装修五金厂安顿了四五年。在这家企业,她是生产线上的计件工,组装零件,基本工资2000多元,多劳多得,月薪5000多元。再加上丈夫的工资,夫妻两人一个月挣一万多元,所以过着非常富裕的生活。

去年,他们拿出多年攒下的所有积蓄,咬紧牙关买房。最后,他们在这个城市有了自己的家,这是他们的压力和动力。

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家庭的生活节奏。一家三口在河南老家过春节,正月初四匆匆赶回,一回来就隔离生活了14天。隔离解除后,他们看到企业还没有复工,心里很着急。“企业还是给我们发工资,但毕竟计件工资收入没了,但我们还要吃饭还房贷。”

王蕊说,前几天看到大港社区发布的“共享员工”招聘信息,没多想就报名了。和她在一起的还有几位在宁波海伦乐器配件有限公司工作的同事.

原来是个组装零件的计件工。现在,他组装了钢琴绕口令,过程也差不多。这对王蕊来说并不困难,经过简单的训练,他很快就上手了。她早上7点上班,下午4点下班,现在一天能组装20多台绕线机。

“与技术工人相比有差距吗?”“我是技术工人!”听到记者问,她微微抬头,自信地说。

在这里工作每天能赚200元,但是我老公的生意最近又复工了,白天把儿子一个人留在家里,中午吃泡面。这是王蕊唯一感到内疚的事情。

28名“共享员工”上线,流水线产能提升7%

“闲散”员工因共享模式先上班,缓解了暂时的困顿。对于复工企业来说,也解决了“用工荒”的迫切需求。

采访中,宁波海伦乐器配件有限公司的王磊告诉记者,他们的订单是年前爆发的,因为现在还有60多名员工因为疫情没有返岗,特殊时期招不到工人,而且

作为全国第一个工业社区,大港社区有500多家企业,截至2月16日,已有176家企业复工。未回答

工企业的员工有临时入职的需求,已复工企业又出现“用工荒”,为此社区党委建立求职清单和用工清单,通过在企业微信群发布信息等方式搭建平台,巧妙对接资源。


目前,社区已有4家企业达成合作,“共享员工”60多人,主要从事产品包装、打包、处理辅料等简单工种。


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出于复工防疫考虑,第一批“共享员工”经摸排,全都是未有重点地区接触史,未有感冒、发烧等症状的安全人员。双方企业在建立临时合作时,由社区的法律顾问全程提供涉法咨询、用工对接等服务,同时明确薪酬发放方式、上岗时间及工作义务等。


不少餐饮行业与商超携手 探索“共享”模式


事实上,这个“共享员工”模式也并非局限于生产制造型企业,这种抱团取暖的用工方式眼下被越来越多企业采用。记者了解到,我市不少餐饮企业也与商超携手互助,实现精准对接。


“目前已经有十多家企业跟盒马、三江购物在宁波的门店达成用人合作,总共有100多人。”2月17日下午,记者联系到了三江购物的人力资源负责人熊裕泽。他告诉记者,这些企业多是餐饮娱乐行业,包括云海肴、铁匠披萨、甬尚人家、探鱼、向阳渔港、神采飞扬等。疫情影响下,这些行业何时复工还未知,员工都处于“闲置”状态。


“为了保障大众生活必需品的采购需求,我们宁波门店都是正常营业的,但因为员工无法全部到岗,缺口比较大。”他解释,2月6日公司就开始通过各种人脉关系以及餐饮协会等渠道,寻找“共享员工”。


“招募令”一出,陆续有企业、个人联系上门。“出于疫情防控考虑,这批员工我们都摸排过,他们现在主要分布在各个门店从事理货工作,操作易上手,经过一个上午的培训就能上岗。”


用工前,三江购物与企业或个人签订了临时合同,如果对方企业复工,“共享员工”可以马上回去。“其实我们与这些企业是互补的,并不存在这个顾虑。如果餐饮行业都复工了,说明疫情也差不多解除了,我们自己的员工自然能全部到位。”


熊裕泽坦言,加上这批“援兵”,超市目前的用工缺口还是很大,可能还缺四五百人。他坦言,人手紧缺的问题可以通过加班加点或缩短营业时间去尽量克服,当然他们依然欢迎更多企业加入到这个特殊时期的用工合作中来。


宁波晚报记者陈烨 通讯员陈红 金添盛


来源:中国宁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