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情绪与情商的关系,创业与情商之间的关系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学与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玉楷认为,高校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但一些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主要强调创业操作模式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创业情商的教育和培养,会导致部分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挫伤其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因此,他建议高校在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要重视情商培养,全面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素质和能力。

让情商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情商是情商,具体包括培养情绪自我认知、情绪管理、自我激励的能力,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和对他人情绪施加影响的能力。李玉楷表示,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重视大学生情商的培养,并将其有机融合,有利于从责任感、合作能力、意志品质三个方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责任意识。,李玉楷表示,情商培养中的自我认知能力体现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责任感的培养。目前部分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需要全面,表现在对自己的专业水平、个人能力和爱好缺乏清晰的认识,尤其是缺乏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规划个人职业生涯的能力。他建议,通过情商培养,让学生认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增强责任感,自觉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大众创新创业”需求结合起来,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创新创业的远大理想,积极投身创新创业热潮,为祖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培养合作能力。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部分自我意识强,缺乏同理心和团队意识,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单干”。但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本质上是团队成员之间、团队成员与社会之间的接触、沟通与合作的过程。良好的合作和沟通能力是创新创业成功的前提。李玉楷说:“通过情商培养,高校可以增强学生理解和感受他人情绪的能力,提高亲和力和表现力,消除与他人的沟通障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合作能力。”

磨砺意志品质。谈到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时,李玉楷说:“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艰巨性的过程,从最初的项目选择和团队磨合,到实践阶段的项目运作和资金筹集,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困惑。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挫折。有些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的心理准备,特别是如果抗挫折能力不强,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企业家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尤为重要。”李玉楷建议,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情商的培养,帮助学生学会保持乐观的心态,管理负面情绪,学会自我解压,更好地适应创新创业实践。

针对高校创新创业进行情商培训

“青年在国家兴旺,青年在国家强盛。”培养适应社会和生态需求的创新人才

细化情商培养举措,培育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让每个人都成为成功的企业家,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责任感。李玉楷认为,部分大学生在选择创新创业的过程中缺乏社会责任感,有的认为创新创业的目的是追求经济利益,享受生活自由;有的违反职业道德,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在充分考虑学生创新创业需求、国际经验和地方政策环境的同时,更加注重情商培养的渗透,细化情商培养的目标和措施,如:大力宣传创新创业成功典型人物,积极回报社会,树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先进典型, 通过典型案例教育引导他们,增强他们创新创业的责任感,真正让每一个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有头脑、有境界。

依托创新创业社团,提升合作交流能力

。李宇凯说:“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创业者会面对各种沟通交流和项目展示,如何清晰表达和精彩呈现,显得尤为重要。此外,面对不同性格、能力和观点的团队成员,创业者如何凝聚团队,整合资源,这些都需要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高校可依托创新创业社团,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创业热情。高校同时可以开展一系列有益于提升合作交流能力的社团活动,如企划书设计大赛,商战对抗赛,模拟风投答辩会等。通过社团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密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在沟通中提升表达,在团队中加强合作。


设计实战训练模块,塑造坚韧意志品质。爱因斯坦说过:“钢铁般的意志力和优秀的性格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马云也曾经坦言,创业历程中坚韧意志是核心的要素。可见坚韧意志品质的塑造是创新创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科学设计实战模拟训练模块,能够精准发现大学生的情商短板,及时调节心理状态,缓解心理压力,正视困难挫折。李宇凯建议,高校在创新创业模拟实训过程中,做好周密安排,构建“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和素质拓展课程群,有机地将情商培养贯穿创新创业教育始终。通过实战训练和素质拓展,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增强创新创业的心理调适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