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金华市浦江县的潘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该村位于青山绿水之间,地理位置独特。时间的无情流逝并没有侵蚀盘周家村古雅的自然风貌。至今仍有十几座明清时期修建的大殿,保存完好,殿内悬挂着灯笼和彩球。大大小小的横梁结构新颖宏伟,积淀了浓厚的历史文化。
相传他们的祖先从北方迁移到这个地方,从此拉面诞生了。手工面条制作技术代代相传。如今村里有500多户1600多人口的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煮面。随着社会的进步,村里的手工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其中“一面”更是名声大噪,并参加了国内的很多综艺节目,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浦江曾经有这样一个古村落和这样的面。在盘周家村,有一种手工面,也叫长寿面。一斤面粉能拉伸100多米长,韧性很好。即使用来跳绳,面条也不会断。
还有一个关于长寿面的故事:清朝时,盘周家村的著名学者周坤先生经常用这种面条招待文人骚客,在他的村子里出了名。有一次,他的学生戴殿思把这张脸带进宫里,受到宫里的称赞,因此在江南享有很好的声誉。
可惜来的时候雨下得很小,看不到院子里晒太阳的壮观景象(虽然我也带了一架小飞机来航拍)。于是,在村民的带领下,他们在室内观看当地人如何制作长寿面。
方法总是比困难更难。虽然空间拥挤,但排列有序。为了模仿阳光温度,在室内放了几个取暖用的“小太阳”,略显可爱。但是在这里我有一个小问题。这样烤出来的面条味道会不会和自然晒出来的不一样?
拐了几个弯后,我看到两个稍微大一点的村民在做最后的挑选和包装。这种长寿挂面美观,便于保存。好奇地询问,他们每天要“打包”200公斤左右。
一公斤一袋,五袋一盒,一盒40元,价格对于手工制作来说并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