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从2014年秋天开始,我回到农村老家承包了30多亩土地,开始靠种植创业。到2018年秋天,我彻底离开了这片土地。这四年的风风雨雨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经历了,但这样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坚信世上无难事。
谁都知道农民最辛苦,面朝黄土,面朝天空。辛苦一年,收获的时候可能一无所获,但农业是基础,是我们解决温饱问题的第一条战线。所以,在农业领域真的很难致富。今天,我想通过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在农村老家务农的经历。也许你能明白为什么国家在农业、农村、农民领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我们这些8090后的年轻人连富都没有。
首先来说想回家靠种地创业不是你想干就能实现的。
1)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可能会让你的思绪停留:仔细想想,你会觉得回老家种地可能真的是一种理想或者愿望。在回老家种地之前,我也经历了一年多的思想斗争。第一个要说服我自己和我媳妇,第二个是我的家人和亲戚朋友。毕竟,我们农村的现状不是热点,还需要很多艰辛。比如钱,能不能吃亏,对农业种植有没有一定的了解。这可能是征求父母同意的重要原因。毕竟我不是农业大学毕业的。另外,土地的流转成本和收割庄稼的工具都需要我媳妇和父母的参与。
2)土地流转的可能性、作物种植的选择和农业种植服务的匹配选择
2014年秋天,我正好赶上我们村大多数人选择外出打工的好时机,于是土地流转的可能性就产生了。否则,如果我们急着回老家,没人愿意承包他们的土地流转,那我们只能感慨。
那时,如果我们继续选择种植大田作物,我们最终只能努力工作一年。因为我们种植小麦和玉米没有赚到钱,所以我们回到农村老家也赚不到钱。所以当时我选择种植大蒜和花生来增加种植收入。
农业化肥和植保服务也是大农户种田成功的重要因素。幸运的是,当时和我父亲关系很好的一家农资店老板(也是我父亲最好的朋友)给我提供了便利,不仅赊账给我种子和农药化肥,而且价格也相对便宜。同时农业种植的技术也是免费上门服务,让我在家乡种田创业走了不少弯路。
3)能吃苦耐劳是创业成功的首要条件
虽然我也是大学毕业生,但基本上能在地里干农活,能吃苦耐劳。比如浇水、施肥、喷洒农药等。可以直接干农活。
为什么会在4年后退地离开呢?(目前我还种植着自己的3亩地)
1)土地出让合同已到期。由于我转让的所有土地都是我们村的土地,合同到期时,大家都不想再租给我,只好把土地还了。
2)其他村不承包土地的主要原因是:种地基本上不赚钱
在家种地四年,2016年和2017年种大蒜赚了一些钱,但忙了一年入不敷出,还是把自己一年的人工成本都搭进去了。
x;">俗话说得好“种得好不如卖得好”,即便在2016年大蒜最贵的时候我也只是挣了10多万块钱,夏季种植的农作物朝天椒又赔了2万多块钱,当时也算了一下种植30亩地一年出点所有的开支只挣了8万多块。
2018年的时候由于遭受到了“倒春寒”的影响,种了10亩地的大蒜,20亩地的小麦,赔了2万多。夏季的农作物又遭受了台风“温比亚”的影响玉米都被刮倒伏了,收获的时候真是麻烦的自己都不想再干农业了。整个2018年对于我们这里的种植大户来说真是赔钱的一年,所以在这一年我们这里出现了退地潮,地租的费用更是降到了200~~~260元一亩地。

总的来说在农村老家种地的这4年,让自己对农业的种植有了很深的了解,也验证了老一辈人常说的:“土地里刨金子是最难的”。虽然说自己没有靠种地发家致富,但是我相信在未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扶持,农业种植一定会成为一个有钱途的行业。
我是豫东小农,一个在农村老家豫东平原种地创业的大学生,希望我的经历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准备从事农业的新农人。在2021年我会以视频的方式来分享我在农村老家种地的经历。不过现在也依然在老家种地不过是种地的规模小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