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副总经理李鸣钟作主旨发言。
南方网记者程洋8月22日,“2020中国上市公司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致力于探索中国上市公司优质优化发展路径,持续聚焦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发展问题、痛点和热点。2020年,是中国资本市场建立30周年。在机遇和挑战下,资本市场再次经历快速发展。其中,创业板改革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创业板公司833家,占A股上市公司21%
深交所副总经理李鸣钟在出席论坛时表示,与科创板增量市场化改革相比,创业板将首次同步推进增量和存量市场化改革,探索全市场注册制改革路径。一方面,创业板再融资;另一方面协调改革、发行承销、上市交易、信息披露、持续监管、退市等一系列市场机制。
创业板在中国资本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创业板公司有833家,占a股上市公司的21%,总市值9万亿元,融资总额约1.1万亿元。10家公司市值突破千亿元。同时,创业板的创新特征明显,平均R&D投资强度超过5%。90%以上的公司拥有国际或国内领先技术,约60%的公司产品和技术可以被进口替代,107家公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将增量与存量市场改革同步推进,为改革探路
座谈会上,深交所副总经理李鸣钟谈及资本市场下一步如何培育新机、开新局。他表示,深交所坚决肩负起探索注册制改革的重任。当前,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外部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创业板改革的推进体现了党中央对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凸显了创业板改革在综合改革中的重要地位。
据李鸣钟介绍,作为资本市场的一家机构,经过30年的发展,深交所近三年的股票融资额、成交量和新上市公司数量均位居全球第一,日交易量仅次于纳斯达克和纽交所,位居全球第三。
今年4月27日,中央深改委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之总体实施方案》,6月12日正式发布。6月15日和6月30日,先后受理了被审查企业和新申报企业的申请。8月24日,创业板将迎来首批18家注册企业。
李鸣钟表示,科创板是增量市场,创业板将首次将增量和存量市场改革同步推进,为全市场注册制改革探索路径。一方面,创业板再融资;另一方面,整体改革、发行承销、上市交易、信息披露、持续监管、退市等一系列市场机制。
李鸣钟认为,创业板改革的关键作用是支持创新、引领创新,帮助创新创业型企业做强做优。“培育孵化创新创业型企业,推动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企业做强做优,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截至8月20日,创业板注册制共受理企业IPO申请365家,广泛分布于52个行业,其中189家新申报企业涉及40个行业,包括新闻出版、批发零售等新模式、新业态,既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包括高新技术,以及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的模式,整体覆盖面更广。
李鸣钟表示,创业板强调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企业
李鸣钟引用一组数据显示,从IPO再融资来看,100家公司IPO融资达到920亿,再融资6553亿,合计7473亿元;从总资产规模和市值来看,100家公司上市后总资产快速增长,平均增长69倍,市值增长87亿,规模平均增长87倍。同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稳步增长,复合年增长率接近30%,R&D投资持续增加。
数读
资本市场支持创新创业作用明显
李鸣钟介绍,创业板改革将实施更加市场化的发行上市改革。发行上市条件更加市场化,允许不盈利企业或亏损未弥补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红筹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改革后的创业板将以更加包容开放的方式全面推动创新创业发展,为产业迭代搭建跳板,增强创新创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