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西点冷饮加盟店10大品牌 糕点加盟店10大品牌

今年过年,天津老字号桂顺斋糕点大受欢迎。吃过的人都说桂顺斋回来了。桂顺斋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末,距今已有约100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桂顺斋的品牌通过公私合营得以保留。20世纪70年代末,桂顺斋的第一家门市部在和平路重新开业,这是天津人心目中的第一家点心店,被老百姓称为“桂艺门”。

清末至民国时期,天津著名的糕点、南威店有香德斋、桂顺斋、玉胜祥、一品祥、清源斋、润生祥、新华、聚华祥、玉胜祥、龙昌兴、桂芳斋、全利祥、沂顺河、天祥、林佶稻香村、全济俊发、紫阳观、大庆莱、德力祥等,50年代公私合营后,多数店铺合并,香德斋、桂顺斋、一品祥等老品牌得以留存。

当时,和平路桂顺斋第一门市部的店铺面积为1670平方米。除了八块特色饼,还有什锦年糕、奶油咸面包、肉丝番茄酱饼、桂花片等小吃。

上世纪70年代,老桂顺斋遭殃,牌匾被拆,门窗柜台被放火,瓦砾一片狼藉。到了1979年,店里只剩下一个角落,上百个蛋糕不见了,干鲜果品寥寥无几,店员们无精打采地守着摊位。

经理马万里拿着铺盖卷住在店里,没日没夜地走来走去,修理商店,当柜台。曾被贬为“四老”的桂顺斋牌匾,作为可靠的“老字号”挂在店门口。大字的霓虹灯站在熙熙攘攘的和平路上,曾经被判定为“停办待修”的糕点重新出现在河湖之中。

但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加工厂,食品厂的主食还是卖的。顾客说:“有那座庙,就没有上帝。”1982年,马万里在和平路桂顺斋第一门市部后面建了桂顺斋糕点厂。副市长王光英为前店和后厂的开业剪彩。

此后,桂顺斋又恢复了传统,糕点工艺精湛,选材考究。除了白皮、桃酥、硬皮等主食外,还逐渐增加了饼干、姜汁叉、沙琪玛、绿豆糕、小茶食和酥合子、何首乌、卷饼、京八片、一桃、紫来红、芙蓉糕、云片糕、金丝麻花等20多种西式糕点,如酥、酥、软、甜、奶油松花糕、疙瘩糕、葡萄牛排、塔米、酥花糕、奶油布丁等20多种。柜台前从早到晚人来人往,每个月能卖出十几万斤。

一进桂顺斋,就能闻到一股香味。为什么呢?因为这家店的原料是浓郁的粉末、鲜蛋、蜂蜜、香油、花生油。尤其是小磨的芝麻油,一等芝麻粒饱满,经过筛选、烘干、烘烤、过筛后,会变成成熟的半成品,不糊、热、无烟,然后送到小磨进行研磨。小磨的特点是转速低,温度在40以下,出油率只有40%,但磨出来的油香味高,色泽鲜红。

/>

当时桂顺斋还出了一位明星售货员——0006号售货员纪佳君。她接待顾客眼勤、嘴勤、手勤。根据顾客的表情、眼神体察顾客心理,主动问需、介绍商品,为顾客当参谋。她拿货快、秤量准、包装严谨、捆扎牢固、包形美,顾客称她为“四季如春的姑娘”。


除了糕点,桂顺斋的其他产品也不少,夏天冷饮部有奶油巧克力冰搅凌、雪花酪、酸梅汤、桔子汽水、格瓦斯。另外更绝的,还有正月十五的元宵,五月初五的粽子,八月十五的月饼。


桂顺斋的采购员,秋天就进山买红果,购进香蕉、桔子,为元宵馅准备鲜果,生产红果、可可、枣泥、香蕉、桔子等八种馅的元宵,绝对称得上天津第一。


桂顺斋第一门市部三位姑娘,曾在比武大会上表演“包粽子”。递绳、拿叶、裹叶、填米、包米、捆绳六个动作一瞬间完成。五分钟,她们分别包了五十八、五十四、四十八个粽子。当时老市长李瑞环在比武大会上兴致勃勃地检查,风趣地说:“照这种速度,我们家吃粽子,包三分钟就够了。”桂顺斋还恢复了传统,卖粽子用荷花缸笼屉篦水。


月饼更是花样百出,百果、五仁、五脯、提糨、麻饼、甜肉、可可、豆沙、火腿、枣泥、香草、蛋黄、玫瑰、菠萝、文冬、桔子、双酥、翻毛、自来红、家常烙等各种月饼,简直就是马三立相声里说的“十变”。


后来一度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大桥道、桂发祥,包括民营的欣乐、祥禾饽饽铺等糕点店后来居上,桂顺斋也因为品牌有些混乱,加盟店较多,夹带私货的就多,无法保证质量,渐渐失去领先优势。直到今年春节,桂顺斋在不断恢复传统的过程中终于抓住机会,一举翻身,再次成为天津糕点行业的头牌,老天津人终于又找回了从前的味道。(文:何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