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1024外滩演讲成为互联网强监管时代的导火索。加强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成为2021年以来国民经济工作的重点。互联网巨头的问题逐渐从反垄断层面上升到数据主权和国家安全层面。政府监管和互联网巨头之间的博弈和平衡最终会是什么结果?
本系列将围绕互联网巨头崛起的背景、互联网公司的原罪、新时代互联网的救赎之路三个部分,详细分析互联网巨头究竟会迎来终结狂欢还是彻底自我救赎。
文章比较长,建议大家先收藏再看。
一、全球互联网时代的开启
互联网的发展和兴起源于计算机,尤其是个人电脑的普及和应用。自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但在前三个阶段,每台电脑都只是一台电脑,它们之间没有任何交互。
第四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器件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芯片。由于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以及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融合,催生了个人电脑广阔的市场和应用前景。20世纪70年代后,各种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和各种应用软件应运而生,IBM、英特尔、微软、苹果、甲骨文、惠普等诞生或崛起。随着个人PC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真正应运而生。
1969年11月,美国国防部开始建立名为ARPAnet的网络,起初只有4个节点,1975年扩展到数百个节点,进入正式运行阶段。1983年,ARPA与美国国防部通信局成功开发了面向异构网络的TCP/IP协议,解决了不同计算机网络下的交互问题。TCP/IP开始成为通用协议,推动了互联网的诞生。
很难想象,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是由30年前的一个人推动的,那就是英国人TimBerners——万维网之父李。1989年,蒂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络浏览器——万维网,并制定了URIs、HTTP、HTML等互联网技术规范。但他放弃了为“www”申请专利,并于1993年将万维网的源代码免费开源,允许任何人免费使用和改进开发,使得万维网得到最大化的传播,真正的开启了互联网时代。
1994年4月,网景(Netscape)公司成立,它发布了一款可以实现文字和图片预览的web浏览器,短短8个月,便取得了8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1995年8月,成立16个月未曾盈利的网景上市,当日股价从14美元涨至75美元。巨大的财富效应,引得全球无数创业者与资本开始涌入互联网,疯狂的互联网泡沫时代开启了,Google、ebay、亚马逊、Yahoo等等都诞生于这个时代。
二、中国抓住了最大的历史机遇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这一刻起,中国人民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奇迹。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将技术与信息市场也作为培育重点。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使中国人民终于有了抓住新技术革命与全球化机遇的机会。
80年代改革的成败和宏观调控的得失,为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在1993年万维网开源后,1994年4月,中国安装首条64K的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位于北京的高能物理所架设了中国第一台WWW服务器,推出了第一个网站www.ihep.ac.cn和英文网页,此刻在亚洲还没几个Web网站出现。互联网时代开启的那一刻,中国人第一次与欧美列强站在了同一时间起跑线。这是中国另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接下来的二十多年,中国逐步成长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在数字经济领域走在了全世界的最前面。
1995年前后,网景、雅虎的造富神话,催生了欧美疯狂的互联网泡沫。大洋彼岸的中国年轻人们,在巨大财富效应的驱动下,拉开了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序幕。搜狐、网易、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等都在此期间相继诞生,开始书写自己的漫漫征程。他们不会想到,20多年后,互联网会如此彻底地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中国人的方方面面。
三、人口红利、改革红利与经济红利孕育了世界级的中国互联网巨头
2000年纳斯达克指数涨至5048点,互联网泡沫到达顶峰。泡沫时代的开创者网景与微软在纠缠了5年后,网景一度把微软送上了反垄断的铡刀之下,微软面临被拆分的结局。虽然微软与司法部达成和解,但人们对互联网的信心已经不复存在。安然丑闻的爆发,让泡沫之下的互联网企业财务问题被连带着暴露出来。至2002年10月,纳斯达克指数跌至1114点,跌幅78%。无数互联网企业灰飞烟灭。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亦不能幸免,一时间,互联网已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来说,他们是幸运的。因为随着中国入世,经济开始腾飞,人民的生活水平飞速提高,电脑、手机开始普及,互联网企业开始逐步找到盈利的商业模式。
相信很多人的记忆中,移动梦网就是乱扣费的代名词。但正是这个移动梦网,给了泡沫之中的互联网企业生存下去的机会。腾讯、搜狐、网易、新浪等等,通过与移动梦网的合作,互联网企业找到了从用户收费的途径,终于获得了难得的现金流,拿到了熬过寒冬的资格。

2003年的非典,无意间引动了电子商务和网络游戏的爆发。这一年,淘宝网上线,京东转型线上,《传奇》正在铸就传奇,QQ游戏开始试运营。中国的互联网,在泡沫之中,背靠中国市场,开始在更多的领域与中国经济共同腾飞。
2007年1月,重回苹果掌权的乔布斯发布了第一代iPhone;2008年9年,谷歌发布了免费开源的Android1.0系统。全球互联网从PC时代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从此告别了网线的束缚,随时随地都可以连入互联网,彻底颠覆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
2009年初,工信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中国的手机网民规模从2007年的5040万暴涨至2013年的5亿。2013年底,工信部正式下发4G牌照,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至2020年12月已达9.86亿。而且2020年,中国经济规模已突破100万亿元。庞大的用户规模与市场体量,催生出了独属于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奇迹。
智能手机的普及要求更好的操作体验与网络体验,催生了互联网通信及应用的创新,并彻底激活了WEB1.0的广告基因与WEB2.0时代的UGC模式(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原创内容)。时至今日,互联网企业仍以广告为主要变现方式。2019年,阿里巴巴广告营收为1746亿人民币,字节跳动广告营收超过1400亿元,百度腾讯京东分别为780亿元、683亿元、426亿元。五大巨头占比高达80%以上。

虽然泡沫过后一地鸡毛,但是,掌握最大流量入口的巨头们,仍然能够成为笑到最后的赢家。各个场景下曾经的奋斗者或者胜出者,要么是巨头本身,要么归属于巨头的生态体系,为巨头的帝国贡献流量与利润。截止2020年11月底,阿里巴巴总市值7575亿美元,腾讯7085亿美元,中国的互联网已经形成了AT寡头格局。
根据新财富统计数据,截止到2020年,阿里和腾讯已经分别构筑10万亿市值的生态帝国。全球586家独角兽公司中,阿里投出了44家,腾讯投出了52家。中国前30大APP,70%隶属于阿里和腾讯。

在过去六年里,阿里每赚100元,会拿出80元进行投资,而腾讯更为极端,是全部拿来投资。阿里以控制“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为目标,重点在电商新零售、媒体娱乐、物流、生活服务及健康领域布局。
腾讯则是重点出击,成为了美团、京东、腾讯音乐、蔚来、58同城、虎牙直播、阅文集团、同程艺龙、搜狗、GLU移动、蘑菇街等11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还是拼多多、贝壳找房、B站、唯品会、四维图新、富途控股、长亮科技等的第二大股东。
AT当前所构筑的20万亿生态体系,在未来5年,成长为百万生态亦非不可能;但也有可能盛极而衰,来一场最后的末路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