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棉三创意街区附近的菜市场,棉三创业街区

人民日报记者付梓梅扎斯

远远望去,参差不齐的屋顶和陈旧的红砖墙隐约可以看到厂房的样子;近看,简约的工业风格与时尚的设计相互辉映。这是位于天津市河东区的棉3创意街区。

"以前是天津棉纺三厂."56岁的韩是原天津棉纺三厂的一名员工。现在他是cotton 3创意街区的清洁人员。他这里有很多关于过去的宝藏。“我以为棉纺三厂轰隆隆的时候,我是纺纱车间的推纱工。”

第三棉纺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0年的犹达纱厂和宝城纱厂。1950年,两厂合并,更名为天津第三棉纺织厂。

“我是1985年进厂的,后来被分配到一个十几平米的平房宿舍。”韩说,成家以后,家里一直挤在那间平房里,生活很不方便。

随着城市的发展,2007年第三棉纺厂整体搬迁至东丽经济开发区,旧厂房空置,使得生活在这里的工人生活更加不便。“大家都很期待拆迁改造。”韩回忆说。

“不仅是第三棉纺厂,海河东岸的很多传统工业企业都搬离旧址进行改造发展。遗留下来的旧厂房、旧仓库与不断变化的城市景观不协调。”天津市河东区产业促进局负责人表示,第三棉纺厂占地面积仅十几万平方米。如何处理这些旧工厂?

在河东区考察后,决定不拆,修旧如旧,变“锈”为“秀”。“保护性改造的关键是要有主题、低成本、全要素,既提高了周边群众的生活质量,又让改造后的旧厂房与新入驻的产业发展相匹配。”河东区委书记范说。

2013年,天津住房集团开始对第三棉纺厂旧址进行保护性改造。“我们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的建筑结构和旧砖墙,只通过加固梁柱和屋顶来保证建筑的整体安全。”参与改造运营的天津棉三创意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强介绍。

棉3创意街区看起来和以前一样古老,但内部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走进其中一个车间,分为两层,以钢化玻璃为墙,空间通透明亮。2020年12月,“天津市第三棉纺织厂”被工信部认定为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

如今,滑板公园、动漫电影衍生设计制作车间、美术馆等120多家企业入驻绵3创意产业区块。

“目前的棉花3创意产业区块非常受欢迎,活动时有举办,观看起来也很舒服。”韩说,2013年,他和家人告别了几十年的老房子,搬进了勉3创意街附近60多平方米的新房。周边道路和绿化也得到改善和提高。“环境大变,日子更幸福了。”

“将旧厂房改造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坚持多看多用的原则,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新空间,为新产业集聚留下足够空间。”范介绍,河东区现有49家老厂中,具备改造条件的有23家。“河东区每年都会对一两个老工厂进行改造,实现产、城、人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