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艺术学院的前身是内蒙古艺术学校,一所创建于1957年的全国重点艺术中学。1957年,在时任内蒙古文化局党委书记布赫同志的亲自倡议下,内蒙古艺术学校成立。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自治区政府报请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1987年3月27日,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艺术学校保留为艺术学院中专。
1994年,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
2001年底,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与内蒙古大学大幅度合并。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仍然延续着相对独立的运行机制,在人、财、物、校方面独立运行,形成了完整的建设体系。合并以来,在内蒙古大学“211工程”、省部共建高校计划、中西部地区高校综合实力提升计划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尤其是学位点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办学实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2004年,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开始培养研究生。
2015年8月,内蒙古艺术学院正式独立成立。
2017年1月,自治区党委任命了第一届学校领导班子。2017年12月,我们完成了学校机构设置和干部任用工作。
办学特色: 内蒙古艺术学院自成立以来,依托自治区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始终坚持以培养民族艺术人才为己任的优良办学传统,形成了立足内蒙古、传承发展以蒙古族艺术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艺术、繁荣弘扬草原文化的鲜明办学特色,被区内外誉为“民族艺术人才的摇篮”。
教学单位及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在校生近5000人,包括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影视戏剧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新媒体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思想政治与公共课程教学部等8个教学单位和1所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学科和专业以艺术类为主,涵盖艺术理论、音乐与舞蹈、戏剧与影视、美术与设计5个一级学科,文化产业管理1个二级学科和24个本科专业。目前拥有音乐与舞蹈、美术两个一级学位硕士授权点,音乐、舞蹈、歌剧、美术、艺术设计八个MFA专业学位授权点。
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特色品牌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6门,自治区级品牌专业10个,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1个,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先后创建“内蒙古蒙古族青年合唱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内蒙古动漫产业R&D及人才培养基地”、“内蒙古皮革艺术产业化项目示范基地”、“自治区高校国家艺术研究基地”、国家艺术教学研究基地、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文化部国家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研究传承基地”等。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近600人,其中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国家百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家中青年文艺工作者1人,国家文化大师和“四批”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带头人1人,国家“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有3名
层次人选4人,自治区“草原英才”人选6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团队带头人4人,自治区级“四个一批”人才1人,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1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1人,内蒙古舞蹈家协会主席1人,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1人,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主席1人。自治区教学名师2人等。对外交流:多年来,学校与国内外艺术院校、团体以及知名专家学者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往。先后与美国佛蒙特大学、美国佛蒙特艺术中心、美国伊利诺大学、丹麦皇家美术学院、蒙古国文化艺术大学、蒙古国音乐舞蹈学院、蒙古国国立科技大学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与美国肯塔基大学签署了2+2、3+1合作办学协议,并举办了中美“马文化周”、“文化艺术活动周”活动等;连续10多年举办了“中美东方之旅”艺术交流活动,并多次应邀组团前往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瑞典、丹麦、德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进行访问演出或举办作品展览,为扩大民族文化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国际影响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