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的人说,读书不是要把路越走越窄,而是为了以后有更多的选择
反对的人说,国家培养你那么久,这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31岁的黄最近火了。一条《浙大硕士学医7年弃博卖面包!爸妈蒙了:初中毕业就够了……》的消息在网上传开,“医学毕业生后卖面包”也在微博上登上热搜榜。
2006年,黄从新昌中学考入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
2013年12月,黄硕士毕业。班上有一半人出国读博士。黄也开始出国读博。在准备托福考试的过程中,他看了BBC纪录片《保罗教你做面包》,脑海里冒出了一个新的想法——“开面包店!”花300元在紫金港的港湾家园租了一间客厅,厨房就是他的烘焙实验室。
2014年,他和朋友去新疆徒步。回来后,我去一家面包店当了两个月的学徒。
2015年,他在紫金港的港湾家园租了5年房子,开了一家面积约20平方米的小面包店。
前天发现这家面包店:浙江大学紫金港太和路七彩面包店。这家店的名字叫黄,中文意思是“五彩面包店”。“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或方式,你都必须让你的生活丰富多彩。”黄这样解释这家店的名字。
这家店很小,所以两个人应该横着见面。由面包制成的各种动物形状挂在墙上。小书架上有《面包圣经》 《量子纠缠》,星云大师,吉米。
中午一点,生意高潮。顾客大部分是老客户,也有浙大的学生,大部分是女生。谈及研究生卖面包,“为什么不?学长们真酷!”
我买了蜂蜜面包和星空吐司。烤面包是蓝色的。梵高的星空形状。棍子面包被店员切成薄片。我在附近的家庭超市买了一杯咖啡,很快就吃完了蜂蜜棒。味道很好。
在浙江大学当了7年医学生的黄,在求学期间没有离开过生活半径。除了开店,他还在附近租房。
黄,1987年出生,头戴灰色贝雷帽,身穿蓝色羽绒背心,一直经营面馆。他低声说话。过完年,他一天没休息,每天从早上7点工作到晚上11点,基本站着。四个店员,其中一半是新来的,需要手把手教。饭一吃完,轮流在浙大食堂吃。“老板是最辛苦的,他每天都会来。”一位男店员说。
面包的品种有30多种,做法跟科学实验一样复杂。新来的女店员早就放盐了,黄叹了口气:“都甩了。”他自己往垃圾桶里倒了整整一壶面团。
在黄做面包的时候,我和他聊天。在此期间,他接到了两位媒体记者的电话。“面试?我要到四点半才有空。”
其实他的人气也是很意外的。“去年在知乎,有人问我怎么做面包。后来,那人说他是记者。”
对话黄晓斌
为什么一定要当面包师?
我没说我一定要当面包师。只想做点有趣的事,正好赶上
看到BBC的片子。我学的东西都可以用得上,还可以养活自己。那就可以啦,就这么简单。当初为什么学医学?
因为想了解生命的奥秘,和上帝对话。
为什么放弃出国读博?
我本来打算出国读博的,那就改变下计划而已。
不觉得可惜吗?
有什么好可惜的。
本来可以当黄教授啊。
当黄教授也挺痛苦的好不好。
你觉得自己是成功的吗?
坚持了三年,我挺成功的。我做的面包,已经比保罗(BBC纪录片《保罗教你做面包》中的主人公)更好吃了。
很多人以为,好不容易读了七年本硕,当医生不是蛮好的吗?
不是,我这个专业是做研究的。我的硕士论文是研究表观遗传学,《JMJD5相互作用蛋白的鉴定与功能的研究》(注:JMJD5是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英文缩写)。做面包和做实验其实很像,科研训练其实对做面包很有帮助。
现在盈利状况如何?
保本的基础上,稍微有了一点点盈利。
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先把这个店开好,目标是百年老店。
到现在为止,你生命中最骄傲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2014年我跟朋友两个人翻越了天山山脉。
如果不做面包,你想过现在会在做什么吗?
没有如果。
父母认可你这三年的工作吗?他们有哪些担忧?
父母觉得我这三年发展得太慢了,没有赚到太多钱。还有一个就是没有找女朋友。
3月20日晚,黄晓斌在个人公号上发文《热烈庆祝Colorful Bakery开业3周年!》——
开店都3年了,我一直觉得我开面包店是一件很水到渠成,顺其自然的事情。
发现做面包有意思,开始研究做面包,觉得开个面包店又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又可以养活自己,那就开吧。
啊,找到了一个店面,
噢,店就开起来啦!
当然,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最应该感谢的就是我那五个什么都不管的股东,哈哈。
刚开店的时候我们就定了一个百年老店的目标,相信现在只是百年路上的一个小插曲。
如果我能活到百年店庆的时候,我觉得我会好好回顾一下这开店的一百年,然后再写一篇关于热烈庆祝开店一百周年的推文,哈哈。
(都市快报 记者 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