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复兴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第四届省园博会筹备工作,全力打造以沁河生态区、康虎生态文明示范区为核心的韩熙生态区,努力把复兴区建设成为天蓝地绿、水美空气清的城市后花园和旅游目的地。本报今日刊发通讯,重点报道该地区努力推进韩熙生态区建设、实现绿色发展的典型故事。请注意。
近日,记者来到复兴区沁河生态区,从沿河的涡河村驱车而上。沿河铺设了一条崭新的柏油路,时而蜿蜒起伏,时而过河架桥。沿途有桃园杏雨、建筑园林、兰婷洪飞等十大景观节点。展现了开合有序、动静交汇的滨河风光带,碧水绿岸的美景令人惊艳。
沁河沿岸绿美的变化,是复兴区生态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复兴区委、区政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生态优先发展方案,倾力全区,汇聚全社会智慧,使这个传统工矿老区面临巨大的生态变化。前不久,中共九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全力以赴推进韩熙生态区建设,为复兴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生态优先方案新在哪儿?
今年7月初,市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加快第四届省园博会筹备工作,突出自然生态,做好微地形治理,全力打造以沁河生态区、康虎生态文明示范区为核心的韩熙生态区”。这意味着,在加快西部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基础上,我市将把韩熙生态区打造为全市重点生态工程,重新定位复兴区生态优先方案。
建设韩熙生态区对于推动区域绿色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实施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将推动复兴区从“工业污染区”向“绿色生态区”的彻底转变。
7月13日,复兴区委九届六次全会决定,聚焦“两园一廊”,率先建设韩熙生态区。全会强调,要把韩熙生态区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高标准谋划,高站位推进,把握总体部署设计,编制工作推进方案,明确韩熙生态区建设的空间理念、总体布局、功能定位、具体目标和实施路径。
区委书记潘利军指出,建设韩熙生态区,是市委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省委决策部署、科学把握发展趋势的重要决策,也是实现复兴区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使得复兴区在城市重大战略布局中的功能定位更加清晰,能够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集聚优质资源,谋求优势地位,提升复兴区在全市乃至全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复兴发展的影响力、集中度和辐射力。
按照市委要求,复兴区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线,以建设“绿美复兴”为抓手,以康虎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
据了解,园博园建设正大力推进,遵循“双城整治、生态优先”的理念,紧扣“山水邯郸、绿色复兴”主题,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一流河北、邯郸特色”的要求,科学规划设计,优质高效建设。区负责人李表示,距离省园博会开幕还有一年时间,复兴区已进入倒计时状态,突出倒排工期,以开博促建,争分夺秒,大力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年底前完成90%的绿化和景观建设,为各项场馆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园博园及七村、勾践周边的环境整治和包装改善也在加快,漳秦引水工程加快推进,为沁河、贺铸河、罗源河补充水源,保障园博园用水。
为加快推进园博园建设,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潘利军亲自把办公桌搬到项目指挥部,工作在一线,整理论文,随时咨询研究,解决了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了高效的推进机制。
记者在康虎生态文明示范区看到,微地形改造和基础绿化工作已基本完成,新建成的百里森林观光大道串联起各区域和周边村庄,一座大规模、有绿肺、有生态氧吧的美丽城市正在崛起。目前,该区已进入全面提升阶段,接下来将在“精致、精致、精品”方面下功夫,持续提升绿色景观,完善基础设施,按照5A景区标准,分步打造六大片区和各类景观节点。今年秋冬季完成剩余4000亩植树任务,实现片区2万亩绿化目标,启动康庄大道西段
观岭山区域的绿化和景观打造,使其与康湖生态文明示范区交相辉映。沁河生态片区开园在即,一幅“九曲沁河,二十里风景画廊”的美丽画卷将呈现在邯郸西部。该片区致力修复沁河生态,发展休闲旅游业,打造生态片区、湿地公园、滨河景观。目前,青年路至南水北调主干渠的一期工程河道疏浚、景观绿化、配套建设等工作已全面竣工,并沿河打造了10个景观节点,下一步将重点对文化、环境、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综合提升。通过合作或外聘的方式,建立专业化的运营团队,开园接待游客。同时,迅速着手启动北牛叫水库至青年路段的二期工程建设,确保年内初具雏形。
未来复兴啥模样?
根据我市总体规划,邯西生态区围绕“三山两湖一河”进行绿化攻坚,“三山”即紫山、佛山、观岭山,“两湖”即康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和西湖园博园,一河是沁河生态片区。
“除了三山外,两湖一河都位于复兴区,并且为邯西生态区建设的重点区域。”该区农业农村局侯晓旭介绍,生态区建设坚持科学规划,精雕细琢,致力打造传世精品。以造林绿化为例,复兴区按照错层、异龄、混交的栽植理念,高中低树木、乔灌花草搭配,不同树龄的树木差异种植,不同树种的树木混交种植,这种模仿天然林的栽植技术在国内非常先进,目前雄安新区也是按照相似理念造林。
在邯西生态区打造过程中,复兴区将继续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与“绿美复兴”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通过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模式,让农民与生态区共同发展,实现更多的获得感。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景观提升,开拓生态旅游文明发展道路。
在沁河源景区,几名游客带着孩子在河边钓鱼、抓虾,玩得不亦乐乎。据景区管理人员介绍,如今生态环境提升后,不仅为市民提供了绿色休闲空间,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增收,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来复兴区自驾游、周末游。来复兴区旅游的张先生表示:不敢相信,过去煤灰漫天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不仅天空越来越蓝,树木也越来越多,随处可见美景,一个崭新的生态旅游区正在邯郸西部形成。
“未来的复兴区将是宜居宜业宜游之地,既是生态区,也是居住区,还是旅游目的地。”潘利军坦言,越干力度越大,越干标准越高,越干群众的期盼越多,起初的工作是植树绿化,修复生态,如今目标是建设邯郸城市后花园,长期规划是以景区标准,建成京津冀旅游目的地。 (实习记者成军刚 通讯员王学军)
来源:邯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