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针对基层干部反映出的强烈群体压力和不合理负担,以及当前基层治理困境,《半月谈》策划、组织、持续发布了大量来自基层一线的原创调研报告。如《来督导督查的人比抓落实的还多》 《奇葩考核逼出年终迎检乱象》 《迎检办公室,4年装3次》 《讲课再累都不怕,就怕各级搞检查》 《以痕迹论政绩,“痕迹主义”有点过了》 《责任层层甩,基层兜不住》 《你能甩责任,我就瞎对付》 《你再压担子,我真撂挑子》 《警惕压力传导沦为“层层加码”》 《基层公务员成“高危”职业?》 《“二传手”干部恶化基层政治生态》 《夜访乡镇干部听“三盼”》 《基层干部有“五怕”,样样头疼》 《谈起休假,基层干部全是泪》 《反形式主义之举,也可能沦为形式主义》 《基层汇报材料能拧出多少水分》 《属地管理之惑:要管没权,不管“背锅”》 《滥用问责“五座大山”伤了基层干部》。
数十篇系列研究论文被Banyuetan.com和微信官方账号转发后,引起舆论强烈反响。几乎每篇报道的背景都有上千条消息,大部分消息来自全国各地的基层干部。他们在贺电中吐槽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危害和痛苦,发出了解放基层干部、松绑减负的强烈号召。
可喜的是,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过度监督检查考核等困扰基层干部的突出问题作出积极回应,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在各地引发积极反响。广大基层干部特别是乡镇干部对《通知》提出的“瘦身减负”感到欣慰、充满希望、忧心忡忡;对于当前基层治理的困境和出路,他们有建议和对策。
中央对症下药,着力给基层减负松绑
“阅读全文,《通知》可以说是一针见血,一针见血。”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新坡镇党委书记冉德龙认为,《通知》体现了中央对基层情况的精准把握,对症下药,打击力度惊人。湖南省浏阳市佘岗镇镇长罗定坤直言,中央“亲力亲为”精准发现病灶,开出猛药。
多位乡镇领导在半月谈中告诉记者,《通知》的推出,体现了中央关心干部、关心群众、努力减轻基层负担的决心。“对于基层干部来说,这就像一场及时雨”。
“频繁检查问责长期以来一直是悬在我们头上的一把利剑。这份文件的出台,给了我们基层干部一个‘安心’。”河北省歙县县委书记李俊岭阅《通知》后免去其职务。湖北省英山县陶家河乡党委书记吴树东说,中央处理各类巡察、检查、考试,切中了基层治理的痛点,让基层干部特别是乡镇干部松了一口气,敢于放手。
中央的这一“举措”,也被许多基层干部视为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新战役”。江苏省淮安市某镇镇长刘恒(化名)反映,督查考核太过猖獗,基层要做很多不必要、不切实际的工作,已经在干部群众中造成了负面影响。这个问题非常及时和务实。
《通知》明确要求县、村、厂矿、企业、学校的检查项目要减少50%以上。对此,基层干部无不拍手称快。湖北省罗田县九子河镇党委副书记罗燕说,形式主义的包袱是基层干部的伤心眼泪,中央已经处理好了,打击了当前的弊端。
河北省临漳县西阳洋乡党委书记牛继超认为,《通知》顺应民心,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干部每天不用见面填表、整理账目、拍照留痕,就能有更多的时间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加快发展、增加收入、改善环境。
就怕中央文件落不到实处,变异成新负担
采访中,不少乡镇干部向半月刊记者坦言,中央出台指导性文件是好事,但又怕文件一个文件一个文件执行不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变了形,换了个样子。
"font-size:15px;">“各级地方政府为了不被追责,总有自己的一套办事方法,制度最怕的是不执行,束之高阁,挂在墙上、说在嘴上、落实不到行动上。”河北某镇党委书记陆民(化名)说,如果还是“新瓶装旧酒”,基层只能是慢慢失望慢慢无奈,只能继续承受形式主义之痛。“还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位镇长举例说,中央曾发文说,扶贫检查除了国检,省市县不准有各种名目的检查,结果换了张皮,各种“练兵比武”来了,整得更起劲了。
半月谈记者走访调研湖南、湖北、山东、江苏、河北等省时,乡镇负责人普遍反映,属地管理、痕迹管理广为流行,在一些地方直接造成督查检查考核的过滥和变异,同时带来问责追责过度化和基层工作无序化。“如果不着力改变这种治理模式,给基层减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位基层干部说。
“在基层,官大一级压死人,上级让你干,你就脱不了干系。”江苏泰州一名镇党委书记说,乡镇没有话语权,基层干部不可能拿着中央的文件跟上面讨价还价。
甚至有些乡镇“一把手”担心“瘦身减负”的初衷发生异化:“省里面会就此督导市一级,市里又会检查县一级,最后又变成乡镇基层的责任了。如此一来,对‘瘦身减负’的督查检查又变成新负担。”“‘瘦身减负’就怕搞成新的形式主义。到时来的都是惹不起的上级单位,而且级别越高,陪同检查的人越多。”
解放基层干部,综合推进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不少乡镇干部对半月谈记者表示,此次“瘦身减负”,须坚持顶层设计与配套并重。对于中央出台的文件,地方要结合实际尽快研究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同时,期待以《通知》出台为契机,真正推进工作运行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让基层“瘦身减负”成为常态。
“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乡镇来,在一些事项上,乡镇无权也无专业人员更无专项经费。”湖北省蕲春县某镇镇长徐洪(化名)等人直言,各级各部门都应该划清责权界限,根据职责相符的原则来规范属地管理体制。
“问责要科学合理。”河北、山东多名镇党委书记认为,问责要分清主观和客观原因,不能动不动就是处分。“不管事不办事,平安无事;做得多管得多,祸从天上落。”
湖北省黄梅县独山镇党委书记马聪建议,容错纠错机制要落到实处,区别对待。不然,谁都不敢放手做事,更没有人愿意分管安全生产、信访维稳、扶贫和环保等这些容易被问责的工作。基层干部一旦出现“自保”心理,工作就难以推动。
“督查检查考核的导向也要扭转一下。”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乡副乡长易倩认为,督查检查的宗旨是为了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现在片面变成了惩戒措施。
多地乡镇负责人建议,上级对下级检查,应该设定大概次数,不设定具体检查时间。固定时间只会让下级对检查流于应付。来检查了就好好干,检查一走,该咋做就咋做。
“只有注重工作实绩,增强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才能进一步激发干部崇尚实干、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学士街道党工委书记罗政期盼,做好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减法,换来基层干部崇尚实干的乘法。
(责任编辑:段思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