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景晖聊财经,龙生聊财经

2020年可能是我们都想重启的一年。

疫情给中国大地蒙上了阴影,也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尤其是线下行业。

那么在这个特殊的时期,2020年的房地产走势会怎么样呢?会有新的趋势和突破吗?而房地产行业的从业者应该如何应对?

由幸福里主办,中国住房经济协会、头套地产、Tik Tok地产协办的 《春风化“疫”|房产众声 幸福同行》 系列深度访谈栏目,启动。

第一期【直击行业】,让我们听听房地产行业的CEO和大咖们如何解读疫情下的整个行业。

01

整个楼市短期内陷入冰冻状态,一季度受影响较大

中原地产中国副总裁兼原萃CEO刘天旸认为:

此次疫情对需要面对面交易的行业受创特别明显,楼市也在此行列。

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售楼处和中介店全部关闭,后期才开始营业。此时顾客大多关心疫情,无法出门看房。这一现实势必会对房地产交易和行业短期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21世纪不动产中国区总裁兼CEO卢航先生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它:

不少房地产从业人员都不是本地人员,比如说北京的经纪公司的经纪人可能来自东北、河南等外地,并且从外地返回之后要有一个隔离期。

因此,从短期来看,无论是从经营现场还是从经营人员的角度来看,传统的房地产销售都无法实质性地进行。

知名房产自媒体“重庆新一线城市浮云观察”认为,

在土地端,一批高负债、快周转的激进型房企将趋于保守,土地市场维持平淡,难以复苏;开发商兼并潮进一步加剧,所以全行业“大鱼吃小鱼”乃至于“大鱼吃大鱼”的现象将愈演愈烈。

3.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86c1ed03ab8f41cf9f8fa4a294a52668" />

02

需求依然在,市场会回暖




无论是从业者还是消费者,最近都在关心:疫情后的房价是否有变化,以及如何变化。




千麦规划联合创始人、大胡子说房创始人李俊怀认为,


楼市在短期内后续会受到疫情的影响进而出现价格的微调,但是长期来看,楼市的基本面仍然健康,无须过度担心。


为此,李俊怀老师的整体判断为:短期内2-3个月,楼市看疫情。中期半年内,楼市看政策。长期1年左右,楼市看城市基本面。


景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胡景晖表示,对于2020年全年度的房产走势,抱有充分的信心和乐观的态度:


随着务工人员的返回,整体行业是在好转的。从行业节奏上看,一般都会延后一个季度,因此,关键就在于看二三四季度能否弥补一季度的损失,从时间上看还是很充裕的,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


知名房地产自媒体子木聊房分析,


大概率会被推至疫情结束后一段时间,会出现一个窗口期,大概在五一节前后,全国楼市会迎来一次集中性反弹,成交量上涨,房价会短波上调。


知名财经评论员刘晓博的观点是:


强者恒强,大城市依旧是最好的选择。


或许疫情让大城市病暴露得更加彻底,更高的人口密度使得人们对病毒扩散的恐慌较其他城市更甚。




但是,大城市所能聚集的资源,也让其他城市望其项背,大城市总能聚集更优质的资源,强者恒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




大城市,依旧值得选择。




03

房产线上服务或许迎来新机遇




疫情期间,我们发现直播和手游愈加火爆,各家开发商也开始琢磨如何在线上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服务,那么对于房产而言,能否实现线上看房呢?




知名房产自媒体“佳爷房谈”创始人王佳认为,


“线上售楼处”无法完全取代真实的售楼处,但是不可否认,线上会越来越重要。


知名房产自媒体“真叫卢俊”创始人卢俊认为,


疫情冲击最大的其实是全行业的信心,所以后续会是信心缓慢爬坡逐渐回升的过程。




而在这期间,线上服务迎来了新机会:




作为地产线上营销专家,卢俊对目前开发商纷纷启动的线上销售持续进行关注。他认为目前开发商线上销售的举措还没脱离传统营销的窠臼,需要在观念上进一步变革。




目前开发商各种线上销售,其实还是延续“把看房从线下延续到线上”的思路,但这种思路并不适用于当下,因为观众是有记忆度的,从看房到买房一定是重度沟通的,这种直面交易其实是无用功。




当下大家需要的,是有记忆度内容,是让人在线上记住你,为疫情后的需求释放来做准备。




04

风雨同舟,共抗疫情




伤痛之下,我们看到的是一线医护英雄的担当和坚守,我们看到的是各方朋友的温暖和支持,我们看到的是全国各个城市并肩作战的凝聚和信心。




房产众声访谈旨在借助房产各界人群的眼睛,呈现疫情之下的中国房地产全貌;



通过他们的声音,道出疫情过后的中国房地产去脉。




祝愿阴霾散尽,星河长明,春风化“疫”。


风雨同舟,共抗疫情!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