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呈贡大学城的烧烤美食城,每天夜幕降临,这里的烧烤市场挤满了人和附近大学的人以及吃烧烤的居民。
宋子龙和赵云华共同创办的名为“冰格烤生蚝”的小店门前排起了长队,成为烧烤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
独特美味吸引八方“食客”
云南某高校的几名女学生告诉本报记者,她们每天都会来“冰格烤蚝”店品尝烤蚝和土豆。因为味道独特,这家店成了他们经常光顾的烧烤店之一。
在“兵哥烤蚝”现场,本报记者注意到,“食客”几乎都是附近高校的学生,除此之外,附近还有村民和居民。
两个在小学教书的老师边喝饮料边吃新鲜出炉的扇贝,说:葛冰烤的扇贝味道好,服务好,经常去店里“早试”。
几个正在喝啤酒吃牡蛎的男生兴奋地介绍,他们都是北方人,吃牡蛎是他们的习惯,说吃牡蛎有“女人的美容站,男人的加油站”之说。
一位上了年纪的“老顾客”说,吃牡蛎有“女人的美容站,男人的加油站”,虽然夸张,但也凸显了这种食物的营养价值。
宋子龙介绍,他们的烧烤店虽然很久没开了,但因为味道独特,价格合理,很快吸引了大部分老顾客光顾。
来自安徽的老兵宋子龙说,2000年退伍后,他曾在上海做过快递和餐饮,但由于缺乏经验,创业屡屡失败。
今年8月,他只身来到昆明,经朋友介绍,与赵云华一起在呈贡大学城烧烤美食城开了一家“冰格烤蚝”店。
“做烧烤很难,但每天晚上看着火热的商业场面,我的心就会踏实起来。宋子龙说,烤牡蛎是沿海地区的一道特色小吃菜,现在这种“小吃”已经成为从云南很多地方进口的“美味”。
他介绍说,烤牡蛎,一种特色小吃,是由新鲜的牡蛎用木炭烘烤而成。烤牡蛎很简单,只需在刚刚撬开的牡蛎中放入大蒜、姜末、酱料等调味品,然后直接放在火上烤即可。
这种烧烤方式最大限度保证了牡蛎肉的新鲜度,增加了牡蛎的野味感。这样的“小吃”在烧烤城市和路边烧烤摊非常受欢迎。
让宋子龙“自豪”的是,由于他在调料制作上的不断创新,尤其是自己研发的油新品种,烤出来的生蚝、龙虾、土豆等家常菜香鲜可口。
规划全国开办百万个“兵哥哥店”
目前,他虽然已经退役19年,但本报记者所描述的“兵哥哥”仍有“军人的味道”。
黝黑的脸庞,短短的平头,坚毅的眼神,挺直的腰身,穿着褪了色的迷彩服,清新的风走路的节奏,印证了一个“军人”做事的勇气和执着。
宋子龙说,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包括我的性格和灵魂,都在部队,相信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2000年底,宋子龙不情愿地离开了火热的军营,退役回国
了家乡。但不甘于寂寞的他回到家乡没呆几天,便到了上海,在一家快递公司谋取了职业,由于勤学苦干,很快得到公司上层领导的赏识。
正当公司上层领导准备提拔他时,他毅然决定选择离开自己创业,先后做过物流、机票代理、餐饮等,虽然在上海创业未成功,但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自己到昆明开办“兵哥哥烤生蚝”联盟店奠定了基础。
如合伙人赵云华所说,他此前没想到和一位退伍军人合伙创业,后经多方了解与接触,发现创业人宋子龙是一位干实事的人,从他身上透射出一位“退伍老兵”想做事的梦想,于是他们很快达成了合作协议。
由于开办“兵哥哥烤生蚝”烧烤店,宋子龙与赵云华进行了精心规划与设计,包括店名、场所、产品选择等。
值得一提的是,当“兵哥哥烤生蚝”烧烤店出现在呈贡大学城烧烤美食城时,15元10个生蚝的价格之举,一举打破了原昆明市所有烧烤生蚝业的高价,成为昆明第一家以合理价格满足消费者的“生蚝烧烤店”。
“我们之所以以此价格来满足消费者,是因为我有战友在沿海一带养生蚝,进价低于其他烧烤店,所以价格自然降了下来。”宋子龙一边讲述价格竞争,一边自豪地介绍自己入昆的创业之路。
由于“兵哥哥烤生蚝”店在呈贡大学城烧烤美食城的“一炮打响”,“兵哥哥烤生蚝”在昆明农业大学旁、龙泉路、昆明古城等地的生蚝烧烤店、烧烤摊也相继开业。

目前,宋子龙和赵月华开创的“兵哥哥烤生蚝”连锁店已达10余家、其中自建8家、联盟店达5家。
随着连锁店的扩张,一个拟在全国邀请百万退伍军人加盟,在全国各地开办“百万个兵哥哥烤生蚝店”“兵哥哥快递店”等连锁店等的庞大规划正在筹划。
按初步规划,只要是退伍军人并想自己创业的“兵哥”,一旦加盟他们,不收加盟费,同时,对想创业而缺资金的退伍“兵哥”,他们还可以提供资金进行帮扶。
根据规划,“百万退伍军人创业联盟”,不仅涉及烧烤、快递等,还包括餐饮、加工、种植、养殖等,这个规划虽然“庞大”,但只要具备恒心与毅力,宋子龙坚信用5至10年的时间能实现这个“蓝图”。(记者 张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