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橙湾大学校长。中国时尚风险投资领域的标杆人物。20多年全球500强企业丰富的财务经验,具有独特的跨境洞察力和深厚的行业人脉。在2017秋冬上海时装周的MODE TALKS中,颜瑜通过分享全球顶级商业案例,深入探索了世界知名服装设计师品牌从创立、成长到发展的过程,全面分析了时尚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寻找合作伙伴、打造团队、获得投资等潜在选择。
很多人都很时尚,喜欢服装、首饰和配饰,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决心和意志去打造一个品牌。跟我聊天的时候,香港高端百货的老板提到,中国大陆很多年轻人都在打造自己的品牌,因为他们代表了很多外国品牌,知道做品牌太难了。“如果是意大利GUCCI家族的第三代,他具备创立新品牌的所有条件,那么资本和家族的支持会更容易,但对他们(中国设计师)来说太难了。”我说这没有什么,对于很多年轻人,这其实就是种生活方式。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但真正有勇气创业的人其实很少,特别是创立一个品牌。创立一个品牌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要汇聚各方面的力量去组成一个团队。在荆棘坎坷中,只有一个对产品和品牌充满无限热情的人才能将这件事情坚持下去。
——凯特斯派德的品牌故事——
凯特布鲁斯南1992年从美国中西部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毕业后,去了纽约的一家杂志工作。过了一段时间,作为配饰专栏的资深编辑,她特别喜欢各种手袋,但当时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包包并不多,除了高端奢侈品,都是百货公司的大众支付。她发现市场上有一个缺口可以填补。她的冲动让她觉得自己就是那个人,但她不是设计师,也没做过包。
凯特布鲁斯南
当时,Kitty的男朋友在纽约的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他鼓励Kitty创业。他们决定将两个名字合并为品牌名凯特斯派德。这个品牌在1992年和1993年创立的时候,一共花了3.5万美元,这是她男朋友的个人积蓄。男友白天在广告公司上班,晚上帮她做品牌营销策划,就这样坚持了2年。
凯特一开始对市场做了大量的研究。1992年,美国手提包市场只有45亿美元,相当于今天蔻驰的年销售额。当时,她想成为一个奢侈品品牌,定位在200到500美元之间。那时,没有奢侈的概念。
凯特原本是一个人。她什么都自己做,自己剪图纸,找了个皮包厂帮她生产。最初的产品比较粗糙,但是理念和市场上的产品不一样。她去了一个展览会,并在旁边占了一个便宜的摊位。因为产品独特,她接到了四五个订单。并不是所有的订单都是她做的,而是选择了美国著名的奢侈品百货公司Barneys。
豪华百货BARNEYS
从几袋卖到几十袋的时候,一个人应付不了。除了男友,她还找了另外两个朋友,一个是她的同学,在法国某品牌做公关,另一个是做珠宝生意的。当时没有办法支付给他们,最后给了他们20%的公司股份。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然而,当他们邪恶的时候,他们通常会风雨同舟地一起创业。刚开始的时候,凯特的男朋友上班有收入,其他两个朋友只能花自己的积蓄,甚至拿出自己的钱补贴公司。他们第一年的销售额达到了8万美元。第四年,他们的销售额达到了600万美元,他们可以雇佣一个30人的团队。他们的产品进入了更多的奢侈品百货公司和外国买家的商店,也在150多家商店销售。

Kate Spade on purpose手工制作系列
1995年的时候他们几个人拿到了每人15000美元的薪水,1996年品牌开始赚钱,Kate的男朋友辞职跟他们一起做这个品牌。当他们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的时候,他们做了又一个大胆决定,开一家店。他们当时就想到了做一个life style生活方式类的店铺,带给人生活品味上的改变。当时在纽约的一条街上开了40平米的小店,通过摆设让人们理解品牌的审美,这家店1年实现了100万的销售,Kate说这家店的不同就是来这家店的人就是来买东西的,因为他们已经对品牌有了一些了解了,他们前来就是会来买更多的商品,他们发现开店就会带来更好的销量。

Cameron Street 超轻系列
1996年销售额600万美元,1998年销售额达到了1100万美元。
Kate的团队属于保守派,他们不向银行贷款,虽然有这样的营业额,但还是比较简朴,虽然营业额比较高,但是240万的应收账款却被压在帐上,实际帐面只有10万美元。
他们当时面临几个选择,
第一个是,投资公司收购股权,1600万美元以及咨询服务,收购40%的股份。
第二个是,大型服饰公司7000万美元100%收购品牌作为自己包的品牌线。
第三个是,奢饰品百货Neiman Marcus估值6000万,控股60%。
最后Kate选择第三个Neiman Marcus,最后以出让56%的股权,拿到3360万美元,她看中了出来资金以外,投资者会为他们带来销售渠道的优势。他们拿到钱之后没有选择离开品牌,还是跟品牌一起成长。
2004年,品牌销售额达到了1.75亿美元。

Neiman Marcus
随后品牌遇到了一些瓶颈,销售额停止增长。2006年Neiman Marcus把品牌卖给了美国当时很有名的服装公司Liz Claiborne。Liz Claiborne在06年收够了40多个品牌,KateSpade作为Liz Claiborne的最后一家收购。但是Liz Claiborne下面的品牌比较庞杂,在购买完KateSpade之后,Liz Claiborne业绩出现下滑,债务增高,进入10年的负债经营。后来Liz Claiborne的William,对公司进行调整,逐渐卖掉了公司下面的品牌,包括Liz Claiborne这个品牌,直到2013,公司下面只剩下一个品牌,就是Kate Spade。

Kate Spade 2011春夏
Liz Claiborne开始全力发展Kate Spade,2012年Kate Spade销售额达到4.6亿美元。
KateSpade团队决定要重新定位寻找增长点,原来的核心用户定位是年收入是10万美元以上的25-44岁年龄层,乐观积极充满好奇的人。如何扩大客户群呢?他们发现年轻人喜欢这个品牌却买不起,他们就决定做一个副线品牌KATE SPADE SATURDAY。

KATE SPADE SATURDAY

Iris Apfel为Kate Spade 2016春夏拍摄大片
2016年,Kate Spade销售额到达了13.8亿美元。
随着美国商场客流下降,青春领域其他各大品牌的竞争和新的品牌出现,Kate Spade的地位不像以往的稳固了。 当年卖给Neiman Marcus的时候,估值是当时销售额的6倍。在股票市场降低后,估值不到当年营业额的1.5倍。2015 年Kate Spade的销售额是TUMI的两倍,(TUMI卖给新秀丽的时候估值是18亿,是销售额的三倍)是Coach的1/4销售额,但股价等值只有他的1/6。 Kate Spade开始经受不住压力,一个上市公司最重要的是让股东赚到钱,他们决定将公司整体卖掉, 2017年5月8日,美国轻奢集团Coach宣布收购Kate Spade,集团表示,两个品牌将保持独立。
Kate Spade 2017春夏
如果你真心想做好一个品牌,作为投资人想投资一个好的品牌,作为大企业想收购一个品牌,要考虑的问题是非常深层次的,还有很多细节。今天TALK覆盖的内容或许是橙湾大学一堂90分钟课的1/3,讨论的是全年60个案例其中的一个。任何学习都需要强度和密度。只有案例,才会把品牌发展的正面和反面和各种细节呈现给大家。

Kate Spade 2017春夏
本文节选并整理于MODE TALKS现场音频

申请链接:www.shanghaifashionweek.com

@上海时装周

shanghai_fashion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