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零基础自学灯光设计师,灯光师是青春饭吗

说到舞台灯光,你会想到谁?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照明工程师。以前大家都以为照明工程师的工作就是搬抬技术员。直到更多的人在幕后被看到,公众对照明工程师的认识逐渐改变了——灯光师更深层的身份其实是艺术家和设计师。

作为舞台灯光设计的灵魂,如果灯光设计出现问题,灯光工程师将首当其冲。2020年湖南卫视金鹰晚会上,《死光》连明星豪华阵容和神仙价值都救不了,灯光工程师被网友和粉丝诟病。但是,舞台灯光效果的好坏,真的都是灯光师一个人的事吗?

厂商——被忽视的灯光设计师

舞台灯光参与者和设计师是唯一的吗?不,其实还有厂商。

照明设备制造商是一个参与者和设计师,很容易被忽视,隐藏在照明设计师的背后。

如果舞台灯光是否美观、氛围是否浓郁取决于灯光工程师的设计,那么厂家生产的产品就应该在支撑灯光工程师实现某种灯光设计的元素中排名第一。灯光厂商的产品,与灯光师的设计同等重要。

2018年,为向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10周年献礼,“梦幻鸟巢”大型交响声光电视听音秀,灯光工程师拟以灯光、激光、投影为主题,为观众提供惊艳动感的彩屏舞美特效。

当时这种效果最终完美呈现,离不开创新的双面无级变脸头灯和蔡红照明提供的灯具双面设计。稳定的灯光为这场演出提供了坚不可摧的弹药。

今年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盛典,为了每一个节目的效果,央视专门定制了对色温色调和效果有特殊要求的灯具,也完美地完成了它的使命,甚至有网友在微博上大喊:“舞台效果这么好,没有灯光是无辜的!”

font-size:15px;">灯光设计要想好,产品创新少不了!


舞台灯光行业的资深“大腕”周正平老师曾在采访中提及:
“其实技术的进步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极大地影响了灯光艺术创作的构思。因为一般你想实现你的艺术,要通过具体的灯具和调光器材来实现,这反过来会影响我们的思维......艺术创作总是希望自己使用的工具能够随心所欲,现在基本达到了随心所欲的状态,这是我现在最大的感觉。”这就是在强调产品技术创新了,毕竟“创新是第一动力”。



现在的灯光产品创新主要是两大方向和趋势:一种是完全(革命)的创新,一种是在产品细节上的创新。
理论和大方向其实没有差错,可是很多厂商仍然走入了误区:通过观察与搜集市场现下流行的灯具,然后一窝蜂地也跟着生产和仿造,甚至有些产品只是“整个容”就喊着创新的口号。但站在使用者的角度,除了新颖,其实更关注的依然是使用效果是否有改善,例如“新品”灯光现场使用是不是更便捷和稳定,切换图案是不是更快更顺畅等。



产品创新是建立在产品质量上的改革,本质是顺应性能和参数进行突破与大胆想象,而不是单纯改变外观或是弃质量于不顾。


交流从来都是发展的桥梁



既要创新又要贴合使用者的需要,这就要求厂商更多地聆听用户所需,与业内的灯光设计师交流意见,做符合市场需求和客户体验感的产品。



中国舞台美术协会副会长梁溪清老师在接受慧聪采访时曾说过:
“灯光设计师与厂商之间还是应该多进行交流,”要将互相的理念都传达沟通到,这样可以互相推动。
而周正平老师也曾对厂家提出过建议:
“希望厂家和用户一线灯光设计加强沟通和联系,多听听客户的反馈,扩大交流。”
两位老师的话都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交流。



站在灯光师——一位使用者的角度,如果只是表面上的互相寒暄,不过是一种虚无的社交,要像做好一件事,需要的不是这样的“交流”,而是要更深入地对于某一个具体内容进行交流,哪怕是很小很细节的交流。现在部分企业制定了一个标准,这个标准首先解决了操作人员在短时间内对设计的要求,他可以马上去选择。比如红色、粉红色,有几十种,相应地,你最希望用到的颜色能够最快做出选择。



例如挂灯,怎样能让灯光的使用更加人性化和便捷?或是对光更加方便?灯光师在安装时,悬挂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拥有辅助功能的灯光产品很少。如果一个灯具要挂在地上,可放在地上太低,放在箱子上又太高,这该怎么办?此时就需要这些灯具具备一些辅助的功能,而不是只能取决于设计师不同摆放角度的选择,厂家对这些东西的研发就很少。



光从这一点,许多舞台总设计师以及灯光师认为,对周边设备的研发就势必要加强,而这有时却是因为厂家研发和设计师之间有脱节,双方不是那么了解,相互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显得更有必要。



编后语:


舞台灯光,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艺术设计。灯光师与厂商之间要建立起相当的默契,灯光师基于设计需求,可以为厂家提供创新方向和思路;而厂商则根据设计需求,为灯光师提供实现设计的工具。灯光师设计师和厂家齐头并进,相辅相成,双向的奔赴才是走向光明未来的最好方式。




转发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