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酒店微信朋友圈广告语,微信朋友圈广告怎么加盟代理

在发布信息之前,平台会跳出免责声明,律师认为没有法律效力。

头版“和TA一起睡,回到20岁”的标语被指带有暗示性。

提供同性或异性拼房服务;“和TA一起睡,重返20岁”广告语表述暧昧;律师称平台应加强审核监管

“和TA睡,回到20岁”。连日来,“同床共枕”“酒店分房”的小程序,因其“同性”“异性”模式和暗示性口号而引发争议。

新京报记者体验了“住同一家酒店”,发现这个自称第三方平台的小程序,对用户的审核程序并不严格,用户需要查看合租者的个人信息。此外,他倡导的“异性拼房子”也涉嫌涉黄。在体验中,一些异性甚至提出性暗示。

法律界人士认为,“共享酒店争房子”的平台使用了暗示性、倾向性的口号,公开鼓励“异性争房子”,可能为涉及黄河的活动提供了平台。如果因此产生民事或刑事问题,平台也应承担连带责任。

“拼房对象”可自主选择性别

通过微信,打开“住酒店”小程序后,系统界面弹出对话框,询问用户的地理位置。点击授权后,“住酒店”小程序可以获取用户的微信昵称、头像等信息。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小程序“住酒店”的首页广告中有“和TA睡觉,回到20岁”等暧昧表述,在“设定租房对象”一栏中可以自主选择“同性”或“异性”。

“住酒店”整个界面由“住酒店”、“出版”、“我的”三个板块组成。其中,“平对平”板块呈现“居住推荐”和“待平清单”。用户发布平对平需求后,可以在这个界面看到平对平的信息,系统也会在这个板块推荐平对平的对象。

“发布”部分包括三个项目:“共享床位”、“发布需求”和“预订酒店”。其中,“共享床位”和“发布要求”要求用户确定房间分配日期,对酒店位置和价格的要求,以及对房间分配的其他要求。在“酒店预订”栏,用户可以填写目的地、时间、关键词等信息。同时,他们可以直接搜索酒店或搜索附近的酒店。已发布的平面信息可以在“我的”栏中找到。此外,在“我的订单”栏中,您可以看到我的酒店订单、平面采购订单和已发布的项目(即已发布的需求)。

律师认为平台和微信方面应加强监管

小程序运营方广东亚童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表示,“童童”作为第三方酒店预订平台和用户住宿信息对接平台,不承担用户和酒店的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当用户之间发生经济纠纷和违法犯罪行为时,“共同生活”不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

对此,江苏东恒律师事务所律师蓝天彬表示,“合住一酒店,合租一房间”的所谓“免责”条款不具有法律效力。“住在酒店”作为发布信息的第三方平台,负有监督和审计的责任,应当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必要的审计,包括身份证号、手机号、酒店等信息,同时对信息的合法性进行必要的监督,对涉黄信息发布者采取屏蔽、警示甚至禁止的措施。

根据《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的规定,旅客未经允许不得留宿或转床,酒店在接待旅客住宿时也必须登记。因此,兰认为,作为第三方平台,“同房酒店”应与酒店方共同审核,完成对接工作,并登记相关信息。对于一些明显的失职或纵容,他们可能会承担法律责任。同时,兰表示,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住在一起”倡导的建房模式还有待观察。

有法律界人士指出,微信作为小程序的接入方和平台提供商,也应该加强对小程序的监管

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热线举报,一名接线人员称,该小程序是基于微信平台开发,举报应由微信平台方受理。随后,记者将体验所获得的证据截图,提交微信官方,目前已被受理。


有人匹配拼房后,系统会发来通知,称“被心仪”。微信截图


乱象1


“实名认证”信息用户自行填写


昨日,新京报记者通过“同住酒店拼房”小程序,发布一条拼房需求。填写完时间、价格等相关信息后,在“设置拼房对象”一栏,选择同性或异性“都可以”,并可选择接受拼房者的年龄。系统下方提示称,“仅限双床,同性请AA”,此外,系统还建议“异性拼房男士适当降低价格,提高竞争力”。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用户在发布需求时,仅需选择拼房日期、地区和价格范围等,而在分享已有床位时,则仅需填写日期、酒店名称和价格,不需提交其他认证信息。


发布“拼房需求”后,拼房信息会在系统中呈现,如其他人有参与意愿,则可以通过系统点击“心仪”键,随后,发布者可收到系统提示。如果发布者同样有意愿,可再次点击“心仪”,双方即“配对成功”。


新京报记者看到,两名达成一致的拼房者,如果想要进一步沟通,则需要通过“同住酒店拼房”的微信公号,进行进一步认证后,才能开始聊天。而所谓“实名认证”过程,则是由用户自行填写姓名、手机号以及身份证号等信息,并以芝麻信用积分作为保障。


平台一名客服称,“芝麻信用”是除身份信息之外,对于拼房者的主要认证渠道。不过,有金融界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芝麻信用更多是记录个人消费习惯,并不具备身份认证的功能。


新京报记者看到,完成这一实名认证过程后,“心仪”双方即可聊天,如果达成一致,则可挑选酒店,或者直接拼房,点击聊天界面中的“确认拼房”,双方即拼房成功。拼房者如何互相确认身份?“同住酒店拼房”一名客服人员称,“到店时核对身份信息就可以”。也就是说,对于拼房者的身份信息核对工作,需要用户自行完成。


乱象2


有拼房者提出非分要求


昨日记者体验发现,发布拼房需求后,系统会智能推荐20名拼房者,供发布者选择。如果购买“铂金VIP会员”,可获得无限次异性推荐、心仪,价格为半年69元;此外,如果选择每年399元的“钻石VIP会员”套餐,则可获得“无需对方心仪可直接沟通”特权,并能够查看异性的用户评价。


新京报记者以女性身份,注册“同住酒店拼房”,并发布拼房信息。发布当天中午开始,陆续收到“被心仪”提醒。此外,越到晚间,加“心仪”者越多,且全部为异性。其中,多人直接通过系统,发起聊天。


什么人在使用“同住”进行拼房?记者看到,发来“心仪”信息者中,旅行、出差等具有住宿需求的并不多,绝大多数为在京工作者,而“拼房”原因,则包括猎奇等。


一名男性拼房者称,自己在北京工作,是第一次参与拼房,“纯粹是好奇想试试”。其表示,愿意订下一间五星级酒店,并承担全部房费。


新京报记者发现,一些拼房者的目的则并不单纯,甚至直接提出非分要求。其中,一名定位在朝阳区,通过系统认证的男性拼房者,在聊天开始后就直接提出,“直接说吧,不闲聊了”,称自己具备“暖床技能”,“有经验”。当被问及什么是“暖床”,其暧昧地表示“你懂的”。


聊天过程中,有男性提出自己在北京有房,“可以去住处”。此外,尽管系统提示拼房双方不能通过微信、电话等私下联系,但仍有人提出索要联系方式的要求。


新京报记者 王煜 实习生 严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