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成立11年来,已经接受了395项专利。这是中国第一家无人驾驶船企业。在中国绝对领先,在世界第一梯队。”珠海云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云舟智能”)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张云飞表示,全球无人艇领域核心专利近800项,约占总数的21.7%。
近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以“大湾区的大未来”为主题,走访了云洲智能、珠海奥达科技研究院、横琴新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等多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在珠海的代表性项目,探讨珠海在科技、税收等领域加码粤港澳“软联通”的举措和成效。
珠海特区改革开放40年来的快速发展,与粤港澳合作密切相关。
近年来,珠海与港澳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珠海将目光转向政策、规则、标准的“软联通”,致力于加强粤港澳三地在科技、税收等领域的规则衔接,提升珠海营商环境的“软实力”,吸引港澳创新人才和高端要素。
2021年3月,广东发布《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提出以营商环境改革和与港澳规则衔接为突破口,推动多项重大改革创新取得实效。“十四五”期间,珠海将率先打破粤港澳经济运行的规则和机制,推动更高水平的制度性开放。
粤港澳携手打造珠海科技创新新高地
在深圳长大的张云飞,从内地大学毕业后,前往香港科技大学(HKUST)攻读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2010年起,他扎根珠海,与三位HKUST博士生共同创办了云舟智能。
“香港的大学在尖端科学与工程方面学术水平很高,而广东是工业腹地,有大量来自企业的尖端技术需求,所以香港和广东可以直接互补。”张云飞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在珠海以企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支撑下,云舟智能R&D人员将在港学习转化为一系列世界领先的无人艇产品,参与制定了国内现有的全部9项无人艇行业标准。
已取得行业领先地位的云舟智能,致力于打造海洋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得益于珠海高新区对粤港澳协同创新的支持政策,港澳海洋科技企业入驻云舟智能总部——象山海洋科技港五楼海洋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办公面积不足200平方米,可免租金。
除了直接吸纳港澳高校毕业生,珠海还积极与澳门高校开展科技创新跨境合作。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先后在横琴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其中澳大利亚珠海大学科技研究院(“珠澳研究院”)落户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
该研究所的微电子R&D中心成立于2019年。目前已有澳门大学近十位教授进驻,在模数转换器、电源管理芯片等集成电路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截至2020年底,该中心承担了包括M
珠海横琴新区税务局副局长荣梅告诉南方财经记者,2013年,横琴率先全面实施“香港人香港税、澳门人澳门税”,补贴在横琴工作的港澳居民个人所得税差额。标准是实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与根据香港、澳门税法计算的其个人收入应纳税额的差额。目前个人所得税差额部分累计补贴超过1.5亿元,使港澳居民实际税负与港澳基本持平。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正式出台,成功将横琴的经验推广到包括珠海在内的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个城市,促进了大湾区和港澳人才实际税负的衔接。
t-size:15px;">根据该政策,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对在珠海市工作的境外(含港澳台)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在珠海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已缴税额超过其按应纳税所得额的15%计算的税额部分,给予财政补贴,并对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此外,珠海通过开创智能办税新模式,着力于解决港澳地区纳税人的办税难题。2016年,横琴新区税务部门首创V-Tax远程可视化自助办税系统,纳税人、缴费人通过线上视频进行远程操作,即可跨境、跨省、跨市、跨区在线办理超九成涉税费事项。
截至目前,V-Tax等线上途径办理业务超过31万宗,办税平均等候时间提速48%。该做法于2020年2月起在广东全省推广。
“横琴新区税务部门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造更多可复制推广的‘横琴经验’,持续优化升级税收营商环境,助力加快推进粤港澳深度合作。”横琴新区税务局局长黄勇表示。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