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老挝做生意 老挝市场商机怎么样

中老经济互补性强。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装备水平处于全球产业链中间,性价比较高。老挝正处于工业化初期,急需中国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两国在农业、基础设施、制造业、能源和旅游业方面的合作潜力巨大。中老铁路的建成通车,将进一步促进双方在建材、服务、物流、餐饮、生态农业种植加工、矿产、轻工等领域的合作。同时,随着老挝法律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外资,特别是中资企业在老挝投资,对法律服务和咨询服务的需求很大。旅游、商务接待、翻译也是老挝未来需求量很大的行业。

1.农业

农业是老挝政府鼓励外国企业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也是中老投资合作的重点。

2017年11月,中国习近平主席访问老挝,会见老挝总统本扬时,本扬表示,老挝在农业方面有很好的自然禀赋,但受制于资金和技术。习近平说,农业可以成为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中国不仅可以帮助老挝充分发挥自然优势,还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摆脱贫困。

老挝有良好的农业发展条件。一是人口密度低,耕地面积大。老挝人口密度只有每平方公里27人,耕地约800万公顷,农用地约470万公顷。二是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三是气候优良,日照长,雨量充沛,极其适合粮食、经济和热带水果的种植。老挝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土豆、咖啡、烟叶、花生、棉花、咖啡等。

中老农业互补性强。一方面,老挝虽然农业资源丰富,但农业发展水平低,工业技术水平低,人才匮乏,市场狭小。另一方面,中国在农业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具有优势,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中老两国政府重视推动双边农业合作。2016年,老挝总统本杨访华时,双方签署了《中老联合声明》。《中老联合声明》指出,双方应加强农业交流,促进无公害农产品贸易合作;继续加强在作物育种、农业机械和生物质能源研发领域的合作;要扩大两国地方合作,特别是边境省份交流合作,充分发挥云南与老挝北部在中国的合作机制作用;结合禁毒合作,大力发展边境地区替代种植产业。

中老铁路带动两国农业园区建设。近年来,在中老铁路项目带动下,中老农业园区建设合作项目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如“云南-乌多姆赛农业科技示范园”“广西-赞比亚果蔬新品种试种基地”“重庆(老挝)农业综合园区”等。据了解,老挝农林部正在与一家中国企业合作,计划依托中老铁路,建设集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中老农业产业园,将成为东南亚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农产品交易平台。

未来两国在四个方面潜力巨大:一是粮食作物机械化种植合作,二是绿色有机农产品项目合作,三是木材加工项目合作,四是可再生沼气能源合作开发。

2.制造业

在中老共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背景下,老挝也在努力抓住这一机遇,带动当地工业化和外向型制造业发展。自2016年以来,老挝政府不断促进工业发展,特别是手工业和加工制造业

老挝在发展外向型制造业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优势。老挝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国家,是对其当前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判断。不过,这可以视为中老产能合作的有利条件。根据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的贸易协定和许多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最不发达国家可以根据普遍贸易待遇(普惠制)在进口国享受出口产品的优惠关税豁免。同时,边境贸易也是WTO贸易协定中免除最惠国待遇的贸易形式,这也为毗邻的中老两国通过加强边境贸易提升双边经贸合作水平创造了条件。

两国制造业合作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

工程机械

随着中国政府对外援助项目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工程公司参与老挝的国家建设,这为中国工程设备制造商创造了机会。中国工程装备企业可积极与老挝当地经销商合作,积极开拓老挝市场,为老挝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工程机械产品和服务。

农业机械

我国的农业机械、农具、农药、化肥、农业运输等生产技术都达到了一定的技术水平。老挝每年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农业机械、农具、农药和化肥。中国公司可以直接转让这些相关产品

移到老挝,为企业带来新的竞争优势。


汽车


随着老挝经济的增长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老挝对汽车的市场需求量正逐步增长。由于老挝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当地人偏爱皮卡车型,皮卡占据着当地50%的汽车市场份额。目前,老挝当地的汽车消费品牌主要来自日韩。近年来,中国的福田、力帆、吉利、江淮、奇瑞、比亚迪等汽车品牌已进入老挝市场。虽然市场占比不是很高,但由于性价比突出,受到市场欢迎。


医疗器械


老挝的医疗卫生事业逐年发展,国家职工和普通居民均享受免费医疗。当前,老挝仍依赖发达国家的政府赠款来购买少量医疗器械产品,但这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本国医疗卫生事业所需的医疗器械。老挝医疗器械市场的开发潜力很大。


3.交通基础设施


老挝是东南亚唯一内陆国,公路运输占全国运输总量的82%。但老挝交通基础设施落后,道路交通发展水平落后于其他东盟国家,亟需改造升级。


受中国“互联互通”提议启发,老挝提出“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战略设想。随着中老铁路和“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老挝已将这一设想上升为国家战略,让交通不便的老挝通过互联互通成为连接周边国家的枢纽,特别是成为中国与东盟地区互联互通的一个重要节点。老挝政府将鼓励国营机构与民间资本联合投资以及申请国际援助来完成这一目标。


4.能源


老挝的电力来源以水电为主。老挝水能资源丰富,除自用外还可出口,内陆河开发效益好。但受限于资金和技术,老挝的水电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老挝少部分村、县尚未通电,还有很大的电力发展空间。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老挝还有100多个偏远山区没有用上电,14%的家庭没有用上电。


“水电富国”是老挝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老挝政府高度重视本国水电资源开发和利用,提出要将老挝建成“中南半岛蓄电池”的目标,为实现摆脱国家贫困和逐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提供战略依托。目前,中老两国在水电领域合作顺利。老挝政府欢迎更多有实力的中资企业来老挝开发水电资源。


5.旅游业


老挝地处湄公河区域,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共拥有1900个旅游景点,其中包括1000个自然环境景点、534个文化遗产、大约300个历史遗迹。老挝秀美怡人的景色和纯朴自然的氛围,使旅游业成为继矿产业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老挝政府预计2020年赴老游客将达到620余万人,旅游业收入达近10亿美元。


为推动旅游业发展,老挝出台了多项具体开发旅游市场的新举措,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及跨境联合旅游化成为老挝开发旅游市场重要策略之一。中国是老挝非常看好的市场。2017年1月,老挝加快推进北部三省琅南塔、乌多姆赛、琅勃拉邦与中国西双版纳地区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推动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


2017年2月,为吸引更多邻国游客赴老旅游,老挝进一步简化邻国游客申请签证程序。根据规定,中国游客仅需持护照或通行证即可入境老挝。老挝已与超过500家国外旅游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开放了15个国际旅游口岸。


目前老挝直飞中国有多条航线,中老之间开通的直航有力促进了双边合作的迅速发展。2021年中老铁路将竣工,届时有可能会有更多的中国游客坐火车来老挝旅游。


2017年10月,老挝政府启动“2018老挝旅游年”活动,不少项目是针对中国游客推出的特色旅游产品,力争实现吸引500万游客、旅游业收入达9亿美元的目标。中国政府表示将支持老挝开展“2018老挝旅游年”活动。


6.物流


由于基础设施不足,老挝的物流成本较高,已经成为各类运输部门发展的主要障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国投资。调查显示,老挝的物流成本与东盟其他国家相比高出一倍。在这一背景下,老挝亟需发展现代物流业,促进相关经济的发展。


目前,东南亚地区还没有一个大型的物流配载中心,各个国家通过不同渠道进行物资交流,物流运输成本较高,时效性和服务质量较差。


而老挝地理位置优越、政治稳定、社会安宁,具有成为东南亚地区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加之近年老挝经济发展迅速,随着中老铁路的建设运营,地处内陆的老挝将成为一个交通转运中心,非常适合物流企业在这里建设配载中心。


7.互联网经济


对老挝而言,互联网经济还是个新概念。据老方数据,老挝的互联网使用率只有15.7%,国内没有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应法律和知识技术,缺乏完成网上支付的电子银行、信用卡体系等。


但随着老挝通讯与互联网的跳跃式发展,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普及十分快速。这个电子商务的“荒漠”国家正成为“互联网+”经济的蓝海,发展互联网经济的需求巨大。


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水平现处在世界前列,在老挝发展电商等互联网经济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随着中老铁路为代表的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进度,帮助老挝从“陆锁国”转变为“陆联国”,加快国际物流效率与降低成本,老挝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当前,老挝市场正吸引着大量中国青年前来创业。


(本文选编自:新华丝路国别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