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著名残疾人成功的事例 残疾人创业模范

图:张飞(张鹏丁丛容)

“残疾是不幸的,但并不可怕。只要努力,也能创造奇迹,成为人生的强者!”谈及奋斗之路,南通瑞源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老板张飞这样说。14岁时,一次意外的脑出血导致他的左手和左脚残疾。逆境中,他自立自强,支撑着家人的希望。

遭遇不幸:他不向命运低头

“一个人能否有所成就,不在于他的四肢,而在于他的内心。”38岁的张飞有一个努力拼搏的梦想。他以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赢得了生命的尊严。

1983年11月,张飞出生在城南街道的一个农村家庭,小生活的到来给全家人带来了欢乐。意外的天气发生了。14岁时,一次意外脑出血导致左手和左脚残疾。此后行动变得十分不便,只读小学六年级的张飞被迫辍学。

“住院一年多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几十万元的债务。”张飞告诉笔者,为了节省医药费,他选择提前出院,在家做康复治疗。康复期间,张飞每天都在墙上走,摔倒了又爬起来。即使左脚肿了,他也只是咬着牙活了下来。经过近一年的康复,张飞终于能够独立行动,但左手却无法恢复原状,身上也留下了疤痕。“小时候,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和普通人有什么不同。长大后,我慢慢意识到自己是个残疾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张飞意识到如果自己不努力,以后的生活会更加艰难,于是他尝试右手拿筷子吃饭,单手穿衣工作.在慢慢学会如何照顾自己的生活后,他开始帮忙干农活,下地干活,在家挑担子。不过,一两年的时间,家里的农活基本上手了。

“现在来了,也没觉得有什么苦。我很幸运能活着,能活动手脚。”张飞笑着说,他总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经历。

越挫越勇:自强不息支撑脱贫梦

刚刚恢复一定行动能力的张飞,并没有闲着,一直在想该怎么办。“我是家里的顶梁柱,必须支持这个家。”24岁那年,张飞决定和父亲一起做起了水产生意。他每天早起帮助他的父亲购买和移动货物。虽然他很苦,但他没有怨言。从贫困户到残疾人,再到经商,张飞经历了各种挫折。“我还有一条腿和一只手。只要能动,我就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面对命运,张飞没有放弃。他决定自己创业。

“每一行都有艰难的经历,但如果你气馁,你永远不会成功。”张飞笑着回忆:“2015年开始承包磨头镇30亩地,把耕地挖成鱼塘,向农村商业银行和朋友借了30多万元,建起了水产养殖基地。”张飞回忆说,由于缺乏耕作技术和经验,耕作的第一年是一个大秋天。面对生活的困境,张飞从未放弃对成功的渴望,反而更加失意,更加勇敢!

“跌倒了就爬起来。”农技不足,张飞上网查询,咨询有经验的农民,求助于驻村农技人员.就这样,张飞边学边种田,不断克服左手左脚残疾带来的不便,逐渐掌握了养殖技术。经过几年的探索,2016年,水产养殖的“第一桶金”终于收获,当年水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00万元。张飞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从原来的30亩扩大到现在的100亩鱼塘,主要以螺虾、泥鳅、鲈鱼等水产养殖为主。张飞从投放鱼苗、预防鱼病到销售,无所不知。

“如今的鱼虾苗都是自给自足,80%来自后期研发。目前鱼虾苗数量已增长到1500万尾,今年力争销售水产品4万公斤左右。”张飞满是眼福

张飞日复一日的忙碌,简单而充实。直到妻子黄走进了他的生活。

谈起黄,张飞羞涩地笑了笑。他清楚地记得,黄是在2009年从广东来的

6537374530501891331" mention-index="0">如皋打工,一次偶遇两人很快相识了。说起来,黄阳娣也是一个苦命的姑娘。她的左腿残疾,行动也颇为不便。也许是张飞的踏实可靠打动了黄阳娣,又或许是二人有着相似的经历,两人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有了生活本领,爱情女神也降临了。在他27岁的时候终于结婚了,后来还有了两个女儿。成家立业后,张飞更加勤快。在妻子的帮助下,张飞开始承包鱼塘,靠养殖泥鳅发家致富,只要什么赚钱他就做什么。“每天吃着她做的饭,忙碌时有她陪着,心里特别温暖。”日常生活中,黄阳娣除了帮助打理鱼塘外,还把所有家务活包下来。每每看到妻子忙前忙后,替我分担的时候,张飞心里感到美滋滋的。婚后,张飞的水产养殖基地多了一位老板娘,“我媳妇行动也不方便,但每次都会协助我养殖、销售等业务,她肯吃苦,也很贤惠,她是家里家外的一把好手。”张飞很感激黄阳娣为家庭的付出,几年下来,夫妻二人把鱼塘经营得更加红火,后来又扩大了养殖规模,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致富能手。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片百亩的鱼塘,在张飞夫妇的精心呵护下,即将喜获丰收。“保守估计,今年产量能达到4万斤左右。”张飞信心满满地说,“今后,我还想结合当地特产,在鱼塘进行‘鱼虾’混养,进一步丰富水产养殖种类。只要一家人相互扶持、努力生活,相信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