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在工作中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我为这项工作付出了全部努力。我已经把自己从一名建筑工程师逼成了一名医疗管理专业人员。”青海仁济医院现任董事长、院长甘玉玲向记者做了自我介绍。
虽然甘玉玲不是医学生,但她的一言一行都严格按照医院的工作规则和医护人员的行为准则,工作要求几乎苛刻。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她自费到清华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习医院管理知识,一年后回到岗位。在她的指导下,青海仁济医院制定了现代化的医院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了青海仁济医院的岗位管理指令,完善和完善了涵盖医疗安全、护理服务、医疗设备质量、行政管理、后勤保障、财务和医疗保险等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并在全省民营医疗机构试点绩效分配制度改革,应用品管圈、6S等先进管理工具。把医院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工作推得越来越深……这些重大工作和重要项目的运作倾注了她全部的心血,而此时的她更是把自己从一名优秀的建筑工程师逼到了医疗管理专业。
多年来,甘玉玲把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党的善良全部奉献给了医疗卫生事业和慈善事业。2006年,她创办了青海仁济医院。在她的带领下,青海仁济医院从中心医院发展成为三级综合医疗机构,医院投资规模也从最初的2亿元积累到6亿元。事业的快速发展让这个坚强冷静的中年女人平静下来,她在思考如何用自己微薄的努力回报社会。
“如果你想一想,你必须去做。这是做人的基础。”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以同样的方式要求自己。2015年以来,在她的积极倡导下,医院政策性收费标准降低了20%,为广大患者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优惠服务,每年惠及群众2000万元。此外,甘玉玲还积极与民政慈善管理部门联系沟通,主动承担或共同承担慈善项目。累计实施“眼病防治工程”“儿童脑瘫救助工程”“慈善清虫行动”“儿童疝气治疗工程”等7个医疗免费(或一定比例救助)项目,医院累计免除各项费用1000多万元。她亲自组织或倡导各类扶贫活动400余次,参与精准扶贫、军企共建、美丽乡村建设等国家级项目,累计捐款捐物达600余万元。在她的指导下,医院开展了100多场专家义诊服务活动,免费发放药品150万元。医院成立以来,为社会提供了500多个就业岗位。多年来,为3000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支付人员费用3亿元,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甘玉玲在疫情期间向上级党组织缴纳了2万元“特别会员费”。她说:“这些事情是义不容辞,无足轻重的!今后,我将继续充分发挥党员和党支部的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尽最大努力为人民服务!”
记者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