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道格关于“新教育”系列观察文章的第一篇。以日常接触到的一个新鲜案例(商业咨询方向),分析当下如何投资教育行业。
壹:基本大势的判断
为什么此刻要投资教育行业?首先,这是老生常谈了,现代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就是教育综合实力,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中国未来发展对于教育的需求是刚性的,并且是高品质的。
其次,说实话,互联网技术引发的这场革命,已经把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得面目全非,甚至颠覆了很多行业的传统逻辑,作为反映社会时代变化最新状态的重要行业,教育行业也需要适应这种变化,进行一次重新的迭代,值得重新再做一遍.
最后,目前政府已经在宏观层面和具体政策层面开始了教育变革的调整。对K12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规定以及对市场化教育服务机构非垄断性的相关细化规定,实际上影响了这个行业的新变化,机会来了。
因为每一次重大政策变化的深入影响,都事实上会带来行业存量市场的剧烈变化,优胜劣汰的同时,带来的是新的整合机会,有企业退场离开,就有新兴的企业进入的机会。
那么迎接变化的核心突破口在哪里呢?主要有两点。
第一,针对全新的互联网技术变革,带来的全新理念,全新技术工具,全新的商业模式的深度掌握和合理应用,并且能够在适应新用户群体的需求和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渠道模式、教育过程、教育流程、教育手段等的优化升级,降本增效,直达教育的核心目的。
第二,针对已经存在多年的杂乱的分散的混乱的存量教育市场,进行一种整合基础上的优胜劣汰,以结束低门槛,低效率的野蛮生长状态,重新焕发市场教育服务机构对于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市场化手段的优胜劣汰要真正应用到这个行业的变革过程之中。
要实现这样的核心优势,就要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这种应对策略的前提是市场变化带来的明确信号,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行业市场正在从野蛮增长向标准化发展演变,整个教育模式处在进行全面升级进化的历史机遇期中,互换的是规范的实力企业和服务机构的进入,绝非是小打小闹的投入模式;
第二,尽管互联网技术似乎为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但是教育行业本身发展的天然规律,比如长期投入,见效周期长,需要情怀层面的坚守,同时有利国利民的历史担当的天然属性,决定了投入其中的正确心态很重要。
可以采取的具体策略大致有两点:
第一,标准化操作,系统思维,综合操作的综合能力很重要。
第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长期投资,有节奏、慢变量持续努力投资,非常重要。
以上是对教育行业新机遇的基本认知判断,也是进入创业的一些前提条件。下面是一个具体的案例,看看如何操作一个具体的创业项目。
贰:自上而下的硬整合服务平台
政党条件:
1.长期关注教育行业的发展,也是孩子的父母,在K12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关注;
2.某教育城以投资的形式运营,作为二房东,取得了良好的运营效果和投资回报;
3.长期运营的教育城在物业管理和营销品牌传播策略方面积累了经验,拥有了初步的团队;
"font-size:15px;">4、拥有较长时间的投入教育领域创业的情怀和决心,勇气可嘉,也能够找到身边志同道合的投资人和创业者合伙人。如此而已,该如何进行进一步的业务推进呢?
基本策略建议:
在当下的具体市场情况下(参见以上论述),采取如下基本策略:
1、以一个整合平台,自下而上的方式进入到行业,与已经具备头部领先地位的自上而下的巨头,诸如新东方、好未来等巨头错位发展,错位方式两种,其实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其二是从硬服务运营升级到软服务运营和线上软服务服务到线下优选落地策略的不同顺序。
2、采取渐进式发展模式,利用高效的资源整合方法,抓住核心要点,进行整合运营,步步为营,一个个教育城的项目扩张,拿下一个市场就彻底占领一个区域的方式策略,锁定一个区域(华南广东广州)开始起步。
3、抓住运营活力的核心逻辑,用户流量入口和硬服务运营(教育城模式)提供的核心优势,进行逐步的从硬环境到软条件的升级,重模式却是高效的运营策略。
具体执行策略规划:
以教育城运营经验的积累为核心原点,包括通过集约化的集中化场景运营方式,一体化运营降低租金曾本的总体投入方式,降低每个教育城租客商户的投入成本;通过整合各种软服务内容,提升教育城商户的运营效率,包括提升获客效率,提高运营效率以及提升品牌知名度等等服务,培育一批优质的教育服务机构。
同时,以选择目标对象与教育城教育培训机构目标用户完全一致的群体,K12受众为对象,进行投资和整合,或者自营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在于教育培训相对应的玩乐的场景和体验中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方式,获得这部分用户群体的关注和接受,并且形成一个用户群体的集中入口平台。
具体的执行策略是开发满足学生学校场景、培训机构场景、家庭生活教育场景外,日常户外活动场景,诸如周边游,自驾游,游学,实践教育,科学教育类的产品和服务,形成这部分用户群体关于玩乐的产品和服务,在一个区域形成一个创业项目品牌(投资、整合、或者自营),并拥有全区域的最大的有效用户群体的用户规模。
抓住了这样的一个目标用户群体的流量入口,用作为未来拓展各个具体区域的教育城落地项目的用户导入服务,则是获得教育城项目核心竞争力和护城河的重要抓手。
此为第一阶段的核心任务,主要完成的是教育城核心产品形态和服务业态的最小化模型打造,并且完成相关配套服务能力,同步加强软服务的开发,具体体现在获得一个与教育城目标用户群体完全一致的用户群体为目标的,并且不同场景消费的产品和服务品牌,获得用户流量入口,作为反哺和服务教育城核心产品用户流量导入的核心产品。
这都是硬服务能力的积累和核心要素的掌握努力,第二阶段,需要进行软服务能力的升级,主要体现在对存量的教育城商户的教育服务产品本身提供更多维度的升级服务,包括整合的师资培训,流量用户导入服务,教育特色内容开发,整体上的营销品牌打造等等一体化的服务。
则完成应服务能力积累和教育城网络搭建之后,随着提供的软服务能力的具备,则这个项目的投入方实质上成为了一个K12校外培训教育服务的整合服务平台,是一个典型的S2b2C的赋能服务平台。
通过提供基础的教育城线下培训场所,有效用户的营销导入服务,以及配套的2B教育服务内容开发、人才培养、营销品牌打造、优秀项目孵化服务,完成存量K12校外教育培训服务机构的整体服务提供,以实现自身的平台价值,最终完成了一个根植于区域市场的,统一的K12校外教育培训服务集中供应赋能体系,通过市场化手段,自上而下完成了社会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叁:当下的操作
在形成了基本的发展轨迹设计之后,当下要进行的具体工作包括如下几点:
1、通过投资、整合或者自营方式,经营打造一个区域的K12受众群体的周末旅游体验产品品牌,形成对于目标受众群体的一种连接。
2、开始筹划和建立项目的品牌名称,并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做一个2B媒体,输出相关的规划设想,以引发同路人的响应,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志同道合的同道人。
3、选择时机,借助资本的力量或者增加投入的方式,进行教育城模式的第一个、第二个规模复制,开始建立落地的教育城服务网络,拓展业务规模,积累运营经验。
4、同步连接更多的教育行业软服务能力提供的资源和合作伙伴,建立协同网络,开始建立起初步的服务供应商体系生态。
以上是一个现实执行中的案例,虽然只是进行早期的规划发展阶段,其中的策略应对方式等等,已经能够从中发现可能的投入新教育的创业机会空间,以及可以落地的具体策略路径,看似很商业的机密内容,但是相较于执行,这样的策略建议的价值并没有想象中的大。
教育行业,更多是做出来的,不是规划出来的,投入教育行业,蕴藏无穷的商业价值,却未必如一般商业领域的光鲜靓丽,选择进入需谨慎。
欢迎有志于新教育领域的创业投资的同道中人加入讨论(微信号:dog20150813),欢迎勾搭。(完)
往期回顾
001、人民回收互联网
002、财新的付费阅读
003、何谓新媒体
004、新旧媒体博弈简史
005、《吐槽大会》吐出了什么
007、经过杂交进化的才是真的新媒体
006、李诞红了你却焦虑了
008、服装业的X光片
009、互联网巨头的明天在哪里
010、接班换代,解构与重构的新时代
011、回首2018,常态战胜了新
012、经济周期魔咒带来的恐慌
013、BAT巨头,人到中年
014、2019,知识服务圈的鄙视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