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贫困的状态,我国产业工人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宏伟事业,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共和国奠定了宏伟的基础。同时,他们也将报国兴华的“基因”根植于企业和团队的“细胞”中。
作为党领导的省属国有企业,几代西方矿工把自己的生活融入到以矿报国的伟大实践中。从1957年开始,在国家号召下,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长期来到锡铁山矿,白手起家,用手工分选的原始方法建成了全国最重要的铅锌矿,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原料。进入21世纪,锡铁山矿务局进行了改革,开始企业化经营,逐步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规模和实力进一步增强。
面对连续四年亏损的窘境,公司党委通过加强作风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拧毛巾”降本增效,带领干部职工走上转型升级之路。在全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从2015年8月开始,短短半年时间,扭转了亏损趋势,第二年实现了盈利,第三年,公司走上了稳健发展之路,重新进入行业前列。
升华在新时代,我们汇聚了企业腾飞的磅礴力量,再创辉煌。特别是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为保障国家铜资源安全,解决国家铜资源供需矛盾,我们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国家工信部重点项目——玉龙铜产业改扩建项目的建设任务。在关键领域和关键时刻,用实际行动体现国有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彰显新时代西方矿工的“精神和气魄”。
在新的发展阶段,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把西部矿业建设成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企业集团。
(作者:西部矿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永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石静整理)